一夜安眠,如同给过度耗损的精密仪器进行了一次彻底的保养校准。第二天清晨,顾殇醒来时,感觉萦绕在眉宇间的那股沉郁之气散去了大半,思维也恢复了往日的清明与锐利,只是少了几分焦躁,多了几分沉淀后的沉稳。
他没有立刻冲向工作室,而是和叶羽琋一起,慢条斯理地吃了顿简单的早餐。阳光很好,透过窗户洒在餐桌上,气氛宁静。
到达工作室时,比平时稍晚了一些。团队成员们已经各就各位,看到他们进来,纷纷投来关切的目光。顾殇只是微微颔首,便径直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他没有像前几天那样,立刻打开推荐算法的监控界面,而是调出了过去一周社区运营的总结报告,以及用户反馈的详细分类数据。他看得很快,但很仔细,目光掠过那些鲜活的玩家语录、问题描述和功能建议。
随后,他召集了程序组的核心成员。
“算法迭代的优先级,暂时调整。”顾殇开门见山,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当前模型性能已达到可接受阈值,维持现有版本,进行稳定性优化和bug修复。”
阿明等人愣了一下,有些意外。他们都知道顾殇对那个算法投入了多少心血,也清楚他对其性能的不满。
“老大,那……下一步的优化实验?”阿明试探着问。
“暂缓。”顾殇的目光扫过众人,“集中资源,优先解决用户反馈最集中的三个问题:构件库搜索功能的重构、画廊作品合集的开发、以及协作建造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他报出的这几个方向,都是近期社区和反馈渠道中呼声最高,且对提升玩家体验立竿见影的项目。它们的技术难度或许不如推荐算法深,但涉及的面更广,与玩家日常使用关联更紧密。
团队成员们迅速领会了意图。这是从“攻坚尖端”转向“夯实基础、优化体验”的战略调整。虽然有些意外,但仔细一想,这确实是当前更务实、也更符合玩家期待的选择。
“明白!”
“收到!我们立刻开始评估技术方案!”
程序组迅速行动起来,讨论的重点从晦涩的数学模型转向了更具体的功能逻辑和交互设计。
叶羽琋得知这个调整后,来到顾殇办公室,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将一杯新煮的咖啡放在他桌上,然后轻轻抱了他一下。
这个拥抱很短,却充满了理解与支持。
顾殇接受了这个拥抱,抬手轻轻回拍了一下她的后背。一切尽在不言中。
转向之后,工作室的工作重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程序组开始频繁地与策划、美术沟通,讨论搜索功能该如何设计才能更符合玩家思维,作品合集应该支持哪些管理功能,协作建造可能会遇到哪些数据同步和权限管理的难题……工作室里讨论的声音更加多元,也更加贴近“人”的视角。
顾殇依旧忙碌,但他不再将自己封闭在纯技术的世界里。他会参与策划的讨论,听取他们对玩家心理的分析;他会仔细查看美术提供的设计稿,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提出建议。他的决策,开始更多地融入对用户体验的综合考量。
这种转变,如同给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注入了润滑剂,虽然速度似乎没有追求极限时那么快,但运行得更加平稳、顺畅,也更少磨损。
叶羽琋看着这一切,心中安定。她知道,顾殇没有放弃对技术的追求,他只是将这种追求放在了更广阔的坐标系里——一个以玩家价值和体验为核心的坐标系。
航向已然微调,船只正朝着更温暖、更具烟火气的海域驶去。星辰大海的征途,不仅需要探索未知的勇气,也需要服务已知的耐心与智慧。而他们,正在学习如何更好地平衡这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