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阳光透过云层,洒下丝丝暖意。洐王与瑞王并肩而行,朝着洐王府缓缓而去。一路上,瑞王不时询问着轩辕国的风土人情、朝堂局势,洐王皆耐心解答,言谈间,两人对彼此国家的了解又深了几分。
“轩辕国地大物博,人才济济,此次贺寿,想必各国使臣都会大开眼界。”瑞王感慨道。
洐王微笑回应:“安岳国亦不遑多让,瑞王殿下亲自前来,足见贵国对此次贺寿之重视,也让我轩辕国深感荣幸。”
说话间,洐王府已近在眼前。朱红色的大门庄重威严,门前的石狮子威风凛凛。刚下马车,便见柔儿在丫鬟的搀扶下,站在门口翘首以盼。她身着一袭淡粉色的长裙,外罩一件白色的狐裘,虽身怀六甲,却依旧温婉动人。
见到瑞王,柔儿的眼中瞬间泛起泪光,她快步走上前,福了一福:“皇兄,一路可还顺利?”
瑞王连忙上前扶住她,眼中满是疼惜:“柔儿,你如今有孕在身,切莫如此匆忙,当心身子。”
柔儿轻轻摇头,笑道:“皇兄远道而来,柔儿盼了许久,哪能不急。”说着,她拉着瑞王的手,往府内走去,“皇兄,快进府,我备了你最爱喝的茶。”
众人来到厅中坐下,丫鬟们端上茶点和蜜饯。柔儿亲自为瑞王斟茶,然后坐在他身旁,像小时候一样依偎着他:“皇兄,你在安岳国可好?可有想我?”
瑞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自然是想你的,你在轩辕国也要好好照顾自己,莫要让皇兄担心。”
洐王在一旁笑道:“柔儿在我这儿,我定会护她周全,让她每日都开开心心的。”
柔儿脸颊泛起一抹红晕,嗔道:“就你会说。”
“皇兄,父皇母后近来身体可好?冬日里可还畏寒?上次写信说母后总念叨我的桂花糕,这次我特意备了些干货,皇兄回去时带些给她尝尝。”
瑞王放下茶盏,温声道:“父皇母后身子硬朗着呢,母后听说你有孕,特意让御膳房寻了安岳国最好的安胎药材,过几日我让随从给你送来。她还说,等你生产时,若愿意,她想亲自来轩辕国看你。”
柔儿听闻此言,眼眶微微泛红,心中既感动又有些许无奈。她轻轻握住瑞王的手,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与温柔:“皇兄,母后的心意我已知晓,心中满是温暖。只是路途遥远,母后身为国母,身份尊贵,不宜长途跋涉,让我心中既盼又忧。”
瑞王见状,温言安慰道:“柔儿,母后亦是思女心切,才会如此提议。不过你放心,我已向她言明你的顾虑,母后也理解你的难处。她说了,若不能亲自前来,便等孩子出生后,将孩子的画像与信物一并送回,也算是见证了这份跨国的亲情。”
柔儿闻言,嘴角扬起一抹温暖的微笑,眼中闪烁着母性的光辉:“如此甚好,待孩子出生,我定会第一时间将画像与信物送回,让父皇母后也能感受到这份喜悦。而且,我也想让孩子知道,他不仅有疼爱他的父母,还有远在安岳国的外公外婆,以及那么多关心他的亲人。”
洐王在一旁,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他语气坚定而温柔:“柔儿,你放心,无论未来路途如何,我都会是你和孩子最坚实的依靠。我们也会努力,让这份亲情跨越千山万水,永远紧密相连。”
瑞王点头赞同,目光中满是欣慰:“洐王所言极是,两国虽远,但亲情无界。待有机会,我定会再次前来,看看我的外甥或外甥女,也看看你们在这轩辕国过得是否安好。”
安柔忽然想起什么,笑眼弯弯:“对了,三姐悦溪呢?她去年说怀了身孕,如今可生了?是男孩还是女孩?”
瑞王一拍额头,笑道:“你不说我倒忘了!悦溪上个月刚生了个大胖小子,眉眼像极了三姐夫,哭声洪亮得很,父皇说这孩子将来定有出息。她还让我带句话,说等你生下宝宝,她就带着小外甥来给你做伴。”
柔儿笑得更甜了:“那可太好了!我正愁将来孩子没个玩伴呢。”
安柔又 问大公主安媚、二公主安阳:“大姐和二姐呢?她们近来如何?”
瑞王叹了口气,又无奈又好笑:“大姐还是老样子,前几日还派人来问我,轩辕国有没有稀有的南珠,说要给未来的小外甥打一套长命锁。二姐嘛,还是老样子,和附马吵吵闹闹的,带带小孩子,我走之前还抱怨说,等你生了,她定要抢着当孩子的‘武术师傅’,教他骑马射箭呢。”
柔儿被逗得直笑:“还是二姐性子急,孩子还没出生,就想着‘练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