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离开锦州,继续向东,几乎是在沿着渤海湾的海岸线行驶。车窗的右侧,那抹无垠的蓝色变得越来越清晰,海风的气息也愈发浓郁。当“葫芦岛”的站名出现时,一种 开阔、明朗而又带着历史余韵 的滨海城市气息扑面而来。
葫芦岛,这座被称为“关外第一市”、“北京后花园”的城市,以其 悠久的历史古城、优质的海滨浴场和重要的工业港口,展现出一种多元而休闲的气质。
楚凡在市区安顿下来后,没有停留,直接乘车前往隶属于葫芦岛的 兴城市。他的首要目标是那座闻名遐迩的 兴城古城。这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
当他踏上古城内十字相交的青石街道,手指触摸到那高大、厚重的城墙砖石时,时光仿佛瞬间倒流。古城内,鼓楼、牌坊、文庙、将军府等古建筑保存完好,虽然商业开发不可避免,但整体的历史格局和氛围依然浓厚。登上城墙,俯瞰城内青砖灰瓦的民居和远处蔚蓝的渤海,一种 “山海古城” 的独特意境油然而生。这与锦州的军事要塞感不同,兴城古城更多了一份 明清北方海滨城镇的规整与烟火气。
第二天,楚凡去了 龙湾海滨。冬季的海滨,没有了夏日的喧嚣,显得格外宁静而壮阔。海风很大,卷起层层白浪,不断拍打着沙滩和防波堤。他沿着海滨栈道行走,看着一望无际的渤海,海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远处, 菊花女 雕塑静静矗立,成为这片海疆的标志。
他的目光投向大海深处,试图寻找那传说中的 碣石。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千古名句,使得此地的海景平添了无数历史的想象与文学的豪情。虽然碣石具体位置尚有争议,但站在这片曾被千古帝王将相吟咏的海岸线上,楚凡依然能感受到那种 面对浩瀚自然的敬畏与历史的苍茫感。
当然,到了滨海城市,海鲜必不可少。他在兴城或葫芦岛市区,找了一家海鲜餐馆,品尝了当地出产的 对虾、海蟹、皮皮虾 等。那来自大海最原始的鲜甜滋味,与内陆的黑土地风味形成了极致的对比。
傍晚,他漫步在葫芦岛的新城区,感受着这座年轻地级市的现代活力。它与兴城古城的历史感形成了有趣的时空对话。
回到住处,楚凡的脑海中交织着古城的砖瓦、渤海的波涛、曹操的诗句与海鲜的鲜美。
他翻开笔记本,画下了兴城古城墙的雉堞,画下了海浪拍岸的线条,画下了一只蒸熟后通红的海蟹。
他写道:
“葫芦岛,你这‘关外第一市’,以兴城的古韵与碣石的沧波,为我展现了辽宁滨海线的西端风情。
兴城古城的一砖一瓦,凝固了明清的边防与市井;龙湾海滨的浪花,吟唱着曹操的壮志与大海的永恒。
一口生猛的海鲜,是海洋对这片土地最慷慨的馈赠。
你让我看到,辽宁不仅是黑土地的重工业基地,也拥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古城和壮丽的海岸风光。
葫芦岛,你这座山海相连的城市,为我的辽宁沿海之行,画上了一个充满古意与海风的逗号。明日,我将奔赴此行的终点——沈阳。”
合上笔记本,窗外葫芦岛的夜晚,或许能听到隐约的海涛声。楚凡知道,他的漫长徒步之旅,真的即将抵达终点。下一站,沈阳,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感悟,都将在那里汇聚、升华,并最终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