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报送出后,张同知调配的人员和物资在黎明前到位。陈强带领一支由五名银章卫和两名熟悉伏龙山脉外围地形的向导组成的小队,携带布设“净域阵盘”所需的材料,准备出发。
临行前,陈强向张同知提出一个建议:“同知大人,在前往伏龙山脉之前,我想先在镇远关附近,找一个受混沌潮汐影响较小的地脉支流节点,进行一次小规模试验。验证‘净域阵盘’的实际效果,同时也能尝试局部稳定关隘的地脉环境。”
张同知略作思考,同意了这个提议。关隘的防御阵法确实受到地脉紊乱的干扰,若能局部改善,对防守有利。他指示陈强在关内西南角一处相对僻静的区域进行尝试,那里靠近内墙,风险可控。
陈强带着小队来到指定地点。他让队员在外围警戒,自己则走到一片空地上,运转“地脉感应”法门。他闭上眼,感知脚下土地深处的能量流动。很快,他找到了一股微弱但清晰的地脉支流,这股支流原本平稳,此刻却显得有些滞涩和波动,正是受到西北方混沌冲击的余波影响。
他选定支流经过的一个浅层节点作为目标。从携带的材料中,取出几块未经污染的灰斑石,一些玉石粉末,以及几种研磨好的草药。
按照《镇元秘典》记载的方法,他先用玉石粉末在地面上勾勒出一个直径约三尺的简易圆阵,圆阵内部刻划出疏导能量的纹路。然后将灰斑石按照特定方位放置在阵眼位置。最后,将草药粉末撒在纹路的关键节点上。
布置完成后,他站在阵盘中央,深吸一口气,运转《混元灵功》,同时引导噬源珠内那股温和而精纯的能量。他将双手按在阵盘核心的灰斑石上,缓缓将自身调整到与地脉支流同步频率的劲气注入其中。
起初,阵盘毫无反应。陈强耐心调整着劲气的细微波动,试图与脚下那股滞涩的能量流建立连接。这个过程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控制力。汗水从他的额头渗出。
一炷香的时间后,阵盘上的玉石粉末纹路突然泛起了微弱的白光。紧接着,作为阵眼的灰斑石也开始散发出温和的能量波动。陈强感觉到,自己注入的劲气成功引导了阵盘材料中蕴含的纯净地脉能量(来自灰斑石),开始与地下那股支流产生共鸣。
他小心翼翼地引导这股混合能量,按照阵盘纹路的设计,舒缓着支流节点的淤塞和波动。这是一种精细的引导工作,而非强行冲击。他能清晰地感知到,节点处的能量流动逐渐变得顺畅起来,那种滞涩感正在减弱。
阵盘持续运转了约半个时辰。当陈强感到精神有些疲惫时,他缓缓收回了劲气。阵盘的光芒逐渐暗淡下去。
他再次运转“地脉感应”探查。结果显示,那条地脉支流在节点处的流动确实比之前平稳了许多,虽然无法完全消除混沌冲击的远程影响,但局部的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提升。
一直在外围警戒的银章卫队长走了过来,他仔细感受了一下周围的空气,有些惊讶地说:“陈银章,不知是不是错觉,感觉这片地方的气息似乎比刚才安定了一些,那种隐隐约约的压抑感减轻了。”
陈强点点头:“阵盘起效了,但范围很小,只能稳定这一小片区域的地脉。不过,这证明方法是可行的。”
他让队员记录下此次布阵的详细过程和材料消耗。这次成功的试验,不仅验证了“净域阵盘”的有效性,也增强了小队成员对后续任务的信心。
清理掉试验现场的痕迹后,陈强不再耽搁,下令小队即刻出发,前往伏龙山脉。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在那更庞大、更关键的主节点上,成功布设出能影响更大范围的屏障。时间,依然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