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瑞士返回震海集团总部,仿佛从一个浮华喧嚣的梦境,骤然坠入冰冷而紧迫的现实。陈远和苏晚晴甚至来不及倒时差,便立刻召集了核心团队,在顶层那间保密措施最严密的会议室里,召开了紧急会议。
会议室的氛围,比窗外阴沉的天空还要凝重几分。椭圆形的长桌旁,坐着震海集团此刻最关键的几个人物。
陈远坐在主位,身上还是那身从瑞士穿回来的深色西装,只是解开了领口,眉宇间带着一丝长途飞行后的疲惫,但眼神却锐利如鹰。苏晚晴坐在他左手边,已经换上了一套浅灰色的职业套装,头发一丝不苟地挽起,面前摊开着笔记本电脑和厚厚的资料夹,神色冷静,但紧抿的嘴角泄露了她内心的紧绷。
坐在陈远右手边的是艾文博士。他显然刚从实验室被揪出来,白大褂皱巴巴的,头发乱得像鸡窝,眼睛里却燃烧着一种近乎癫狂的兴奋光芒,双手激动地比划着,似乎随时准备跳起来。
秦毅坐在苏晚晴旁边,依旧是那副万年不变的冷峻表情,穿着合身的黑色作战服,双手抱胸,背脊挺得笔直,像一柄随时准备出鞘的利剑。他的目光大多数时间都落在陈远身上,偶尔扫过会议室的其他角落,带着职业性的警惕。
雷擎和老鬼坐在长桌的另一端。雷擎身材魁梧,穿着勘探队的多功能夹克,古铜色的脸上带着风霜刻下的痕迹,眼神沉稳而坚毅。老鬼则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手里把玩着一个多功能工具钳,眼神时不时瞟向会议室一角展示的西伯利亚地区卫星地图,带着技术人员的专注和好奇。
陈远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点开了投影仪,将米哈伊尔·伊万诺夫提供的照片、视频和扫描报告投射到大屏幕上。
“各位,这是我们在瑞士期间,俄罗斯的米哈伊尔·伊万诺夫主动接触,并提供的信息。”陈远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荡,“他声称在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层下,发现了这个。”
当那些暗哑银灰色的金属碎片、冰雪深坑中巨大的结构一角,以及地质雷达勾勒出的庞大轮廓出现在屏幕上时,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压抑的抽气声。
“我的天……这玩意儿……”老鬼停下了把玩工具钳的动作,瞪大了眼睛,喃喃自语,“这材质……没见过,这规模……也太吓人了。”
雷擎的眉头紧紧锁住,作为经验丰富的勘探专家,他立刻意识到了其中的异常和潜在危险。
艾文博士的反应最为激烈,他猛地站起来,几乎把脸贴到了屏幕上,声音因为激动而尖锐:“这些纹路!看这些纹路!风格!和红姐提供的符号碎片,还有诺德斯特姆那个星象仪上的,属于同一种非地球的美学体系!还有这能量特征读数(他指着扫描报告上的一个参数)!虽然微弱,但绝对异常!老板!这很可能是一个全新的、未被激活的,或者……处于休眠状态的‘星路’相关节点!甚至可能是一个……坠毁的星际飞行器?!它的价值无可估量!”
陈远示意艾文稍安勿躁,将伊万诺夫提出的合作条件,以及自己提出的初步勘察方案,清晰地阐述了一遍。
他的话音刚落,艾文就迫不及待地再次站起来,挥舞着手臂:“还等什么?老板!答应他!立刻组织勘探队出发!这可能是我们理解‘星路’起源,甚至破解那段深空信号的关键!里面可能藏着我们梦寐以求的技术和知识!风险?做什么事没有风险?搞科研本身就是冒险!”
他的观点代表了极致的探索欲和科学狂热。
“艾文博士,请你冷静一点。”苏晚晴清冷的声音响起,她扶了扶鼻梁上的金丝眼镜,目光锐利地看向艾文,“伊万诺夫是什么人?俄罗斯寡头,以行事狠辣、不守规则着称。与他合作,无异于与狼共舞。西伯利亚是他的地盘,天寒地冻,环境极端,我们人生地不熟。他提供的资料是真是假?这会不会是一个针对我们,或者针对我们技术的陷阱?即便不是陷阱,如此庞大的结构,内部情况未知,是否隐藏着像能量核心一样不稳定的危险?这些风险,都必须充分考虑。”
她转向陈远,语气冷静而客观:“从商业和集团安全的角度看,我反对贸然进行深度合作。伊万诺夫的条件过于贪婪,直接索要未来‘星路’的权益,这触碰了我们的根本利益。我建议,最多只能接受初步勘察,而且必须由我们的人主导,伊万诺夫的人只能作为向导和外围辅助,绝不能接触核心勘探过程。同时,需要制定详尽的应急预案和撤离方案。”
苏晚晴的观点代表了理智、风险控制和商业利益的考量。
秦毅在苏晚晴说完后,沉声开口,言简意赅:“安全角度,苏总的担忧完全正确。西伯利亚环境复杂,远离我们的势力范围。伊万诺夫不可信,他的安保人员也可能是威胁。勘察队规模不能大,但必须精锐,装备要最精良的,通讯和撤离保障必须万无一失。我建议,由我亲自挑选队员,并远程协调指挥此次安全行动。”
他的立场更偏向于谨慎和绝对的安全保障。
雷擎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瓮声瓮气地说:“那地方我去过,冬天不是人待的,零下四五十度是常事,还有暴风雪和白毛风。勘探难度极大,对装备和人员都是极限考验。如果要去,设备和补给必须顶配,而且要有应对极端天气的预案。”他从实际操作的层面提出了困难。
老鬼也补充道:“对啊,而且这种古老结构,鬼知道里面有什么机关或者防御机制。咱们的设备得升级,得多带点探测和破拆的家伙事儿,还得有能分析那种未知材料的便携仪器。”
会议室内出现了明显的分歧。艾文主张不惜代价立刻深入探索,苏晚晴强调风险控制和商业底线,秦毅和勘探队则更关注实际安全和操作可行性。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集中在了陈远身上,等待他的决断。
陈远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将他们的担忧、兴奋和谨慎都看在眼里。他沉默了足足一分钟,会议室里静得只能听到空调出风口的微弱声音。
最终,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探索,是必须的。西伯利亚的发现,很可能与我们掌握的‘星路’秘密息息相关,甚至是破解深空信号的关键一环。我们不能因为风险就因噎废食。”
他先肯定了艾文和探索的必要性,随即话锋一转:“但是,晚晴和秦毅的担忧,也极其重要。我们不能毫无防备地跳进一个可能存在的陷阱。”
他的目光落在雷擎和老鬼身上:“雷擎,老鬼,由你们两人牵头,组建一支精干的侦察队。人员从‘北极星’号和勘探队里挑选,要最可靠、最有极地经验的好手。秦毅,你负责全程的安全协调和情报支持,侦察队的所有行动,必须在你认可的安保框架内进行。装备按最高标准配给,需要什么,直接打报告,集团全力支持。”
最后,他看向苏晚晴:“晚晴,你负责与伊万诺夫进行后续谈判。明确告诉他,我们只同意进行初步的、有限度的侦察验证。合作模式按我们提出的来,我们的人主导,他们提供必要的场地和后勤便利。关于未来权益的分配,现在谈为时过早,一切等侦察结果出来再说。态度可以客气,但底线必须守住。”
陈远的决定,清晰地划出了路线:探索要进行,但必须是在确保安全和掌控主动权的前提下,以小规模的、可控的侦察方式进行。这既回应了艾文的探索需求,也采纳了苏晚晴和秦毅的谨慎建议,是一个平衡了各方意见的稳妥方案。
“是!” “明白!” 几人齐声应道。
艾文虽然对不能立刻进行深度研究有些失望,但也知道这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案。苏晚晴和秦毅则对陈远的谨慎决策感到安心。
“立刻分头准备。”陈远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种领袖的威严和决心,“西伯利亚,我们必须去。但怎么去,拿到什么,必须由我们自己说了算!”
会议结束,众人带着各自的任务匆匆离去。会议室里只剩下陈远和苏晚晴。
苏晚晴走到陈远身边,轻声问:“你担心吗?”
陈远望向窗外阴沉的天际,缓缓道:“担心。但更多的是……一种预感。西伯利亚冰原下的那个东西,可能会告诉我们一些,我们一直在寻找的答案。”
裂痕已然出现,但抉择已经做出。通往西伯利亚冰雪荒原的道路,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