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七年春,蜀地和凉州还在慢慢回归朝廷怀抱时,大汉的新钱,从长安开始,正式流通。
依旧是圆型方孔的铜钱,每一枚的重量都十分规整,比起从前的所有旧钱,成色和含铜量都好上不少。
正面“中兴重宝”,反面“中兴七年”的钱币,迅速占领了长安的货币市场。
先从会有钱的官员开始。
朝廷给发的官员俸禄,直接换成全新的货币,并且还给官员增开了货币兑换处,明文规定以后这才是长安的唯一指定货币,让他们自行把过去的旧钱,换成现在的新钱。
旧钱换新,还是朝廷主动出血,愿意拿上好的新钱换旧钱,这谁看了不迷糊。
长安官吏并不知道他们的待遇是以后全大汉的待遇,以为这是皇帝难得仁慈,对他们大开方便之门,在拿着自己的俸禄新钱,确定这钱真的又新成色又好后,抓紧时机,拿出家里所有的铜钱去兑换。
官吏们排着队开始预约换钱时,城里的未央宫和城外的秦王宫,宫人的赏钱这些也都换成了新钱。
还有太学,作为一个出现政策后,老师总是要各种上课时候给学生布置作业的地方,这里也开设了一个货币兑换处,各种课程也都换上了相关课题。
经学课:钱币与民生与朝廷。
数学课:中兴重宝的设计重量究竟为什么是现在的数量。
律法课:新钱与新法。
经济税收课:陛下在大汉推行新钱的原因、过程、结果。
农政课:新钱对谷物价格波动的影响。
体育课:所有学生,去太学门口给学校搬新钱,报酬有钱有学分。
陛下的课:谁能三天之内找出新钱的材料配方。
卢植看着手里的学生们交上来的作业,只觉得这些学生写的狗屁不通,正要去临时加课,被蔡邕拦住。
“子干,我知道你要去干什么,但是别去了。”
卢植:“为什么?”
蔡邕:“陛下大方地给太学拉来不少矿石,承诺只要三天内有能自己锻造出新钱材料的,直接毕业去盐铁司为官,现在学生们都在沉迷打铁呢,你就别去耽误他们时间了。”
卢植:“……”
行吧,反正这些学生的功课都不通过,回头他们自己额外找时间重做。
太学里的学生们为新钱上课上的卷生卷死,太学外,没法有太学专业教育的学生,也开始在记录此次事件,主动去长安街头巷尾做调研,争取让自己明年考试能押中题。
皇帝还是秦王时,个人威信就已经在长安很重了,做了皇帝,更是不一般。
负责货币替换工作的荀攸,切身感受到了皇帝个人在民间的威望。
货币的铸造是陛下和诸葛亮二人一起,带着人设计铸造而成,废了多少料,造出来的新钱有多好,荀攸一清二楚。
这样好的钱,替换差劲的旧钱,可以说是朝堂亏本倒贴天下,可由于是朝廷主导,因此哪怕是很有见识的士族、豪强,也不会那么快就跟着朝廷一起来换钱。
这就是彼此信任的问题,毕竟大家都没见过如此“慷慨”的皇帝与朝廷,谁知道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不过在荀攸找上长安本地有点名气的姓氏人家时,他才说完事,钱币都还没拿,这些人就都很识趣的主动请他留下,让人去清点家中钱币数量,上报给荀攸,好来换钱。
不管去拜访几家,大家的态度都是看见来了皇帝的人,眉头一皱,在礼貌微笑,客气请他进去,然后松口气,服服帖帖地配合荀攸干活。
要说有什么不一样,那大概就是他们在完事之后,还客客气气地问荀攸,这么主动会不会给家里孩子考试加分。
荀攸:“……旧钱换新币是大汉人人都要为的,没有加分。”
他们太识趣了,识趣地让荀攸都忍不住想,他们以前到底经历了什么。
而在百姓中间,这又是另一番景象。
当荀攸拿出新钱,说了皇帝的新政,本应该最不信任朝廷的长安黎庶,却格外地信任皇帝新政,飞快跑回家拿钱,捧着都没装满钱的陶罐过来找荀攸换钱。
看见他们如此,荀攸沉默的面孔下,内心极其震动。
每当他已经认为刘皓这个大汉皇帝足够英明神武时,就总是会出现一些新的事,让他心里又给刘皓增加一些标签。
处理完一天的事务,夜晚,点起油灯,荀攸拿出自己记录工作心得的本子,写下一句话——
君明则民化,政行则令达。
和这样一位千古未有的明君相伴,于他一起治理国家,是为人臣子莫大的幸事。
完全不知道荀攸有多少感悟的小白,过几天把人喊进了都是天子近臣的未央宫开会。
“公达,长安的新钱旧钱已经换的差不多了,我们该在全国开始换了。”
听着就巨大的工作量,连负责全国钱粮税收的戏志才都听得默默缩小存在感,荀攸却一脸正色道:“陛下说的是,为了大汉民生,此事拖不得了。”
戏志才目光慢慢看向荀彧,文若啊,你这侄子,可真是身强体健啊。
荀彧注意到了他的目光,但是并不和对方对视。
虽然荀攸的为臣理念和荀彧并不相同,但是荀彧还是为对方取得的成就而高兴。
杜畿开始进入会议正题。
“陛下想让全大汉都换成新钱,不能只是朝廷给官员发俸禄用新钱,从盐开始,还有丝帛、粮食,这些东西,凡是商人要跟官府买卖的,都该换上新钱才是。”
小白点头,目光看向钟繇:“钟卿,大汉临时货币改换律例,就交由你来拟定执行了。”
职责所在,钟繇虽然不算这些人里和皇帝亲近的,但他和皇帝作为纯纯上下级关系,彼此在干正事的时候,倒是公事公办,意外地合拍。
荀彧:“官府换钱,倒还好说,只是中间,少不得督察。”
破烂的旧钱换上好的新钱,地方官员这肯定心动得很,胆大一点的虚报谎报旧钱数字,以少换多,胆小一点的,赶紧再把现在的钱都在重新铸一些,以差换好。
“以次充好,他们要拿多的钱,可以,长安有的是新钱给他们。”
说着,小白忍不住笑了起来。
荀攸想起那至今他们都没探测到边境的矿洞,也跟着笑了起来。
同样知道这钱哪儿来的诸葛亮也笑了。
至今也不知道皇帝在哪儿带着荀攸搞到这么多钱的其他人,这会儿就只能看着这三人笑,感觉他们被排挤了。
杜畿微微眯起眼睛,说道:“陛下有钱,愿意慷慨解囊,只是大汉一下钱多了起来,怕是要骤然物贵。”
荀攸又笑了起来,说道:“这倒是无妨,陛下秦王宫已经攒了很多东西,正好可以出来售卖,消耗市面上多起来的钱。”
荀彧看了他两眼,“陛下只赠与近臣和功臣的瓷器?”
荀攸笑而不语。
小白帮他说道:“有这个,还有更贵的东西。文若,你不缺钱,回头你的钱都换好了朕再送你一些,你带头去找公达买点珍宝。”
他已经准备好了一些大家都会很有兴趣买的奢侈品,超发货币回收计划,启动进行中。
在场唯一被点名的荀彧:“能让陛下说是珍宝,臣都有些好奇起来了。”
虽然他们皇帝陛下一天天的并不喜好奢华,但是不代表他没见过好东西,他这人对衣食住行是不挑,但对长安城建、太学规划这些更要花钱的东西,挑剔得很。
听到他这话,小白、荀攸和诸葛亮三人俱是一起露出一个微妙的,带着小得意的笑容,看的在场其他人都更是抓心挠肝似的好奇。
大汉的第一届太学生一毕业,就被皇帝往朝堂各部分安插去。
随着这群太学生毕业,随之而来的,就是大汉官制的改革。
尚书台从辖制三公的机构,彻底变为有名有实的,统领百官的上属机构,尚书令杜畿已然变成有名有实的百官之首,就差来个丞相的名誉称号了。
中书台的中书令由荀彧管辖,算是士族最后的牌面。
虽然中书台是用来牵制尚书台的,但荀彧本人因为能力强,只管封驳诏书、复议政令这点事,简直浪费,所以虽然中书台管事不多,中书令本人,却还在给尚书台干活。
中书令荀彧半夜想想,都忍不住咬牙。
他觉得皇帝太会钓着人了。
分明自己在他那里的亲近程度,比不过杜畿贾诩,出身更是皇帝很介意的地方,但皇帝都让他当这么个实权有限的中书令了,居然还让自己去干尚书台的活。
这就是在直接跟荀彧表明:朕不给你一个好的地位,那是因为你们荀家的关系,但朕本人是真的信任你的能力,也信任你的为人,所以尚书台的事,朕也放心交给你干。
荀彧真觉得,皇帝这太会了,让自己一人干俩人的活,还得高高兴兴感谢皇帝赏识自己。
让他不耻的是,尽管他知道这是皇帝有意为之,但他本人真的因为皇帝赏识他个人而感到高兴。
第一届太学生就是这么的幸运。
在学校的时候,出彩了就会被陛下选中,不是直接去做官,就是进皇帝的团队,搞农业和工业研究去。
毕业了,哪怕在学校里不是那么出色的,但只要在学校里没有过多的犯错记录,学分和平时考核都足够,就会被皇帝提走,去各个部门干活。
五经科和律法科的,毕业直接往朝廷里去,工科毕业,直接去朝廷六曹之一的工曹,农科的去陛下身边,他有安排。
长安各个部门足够吃下第一届这两百不到的学生,但是还要给后面的学生留下点位置空缺,因此还有一批学生,都被他送去了西凉和蜀中。
在长安的新货币开始往全大汉推进的时候,西凉和蜀中也迎来了巨变。
凉州,皇甫嵩和徐荣围剿韩遂围剿的很顺利,马腾在他们地盘里好好活着,目前的心愿就是皇甫嵩早点把马超这大儿子也给剿了。
马超虽然还没被剿灭,但是带着羌人部队已经龟缩到了凉州西北。
这小子这个年纪,就有野心有胆识,虽然身上有羌人血脉,但也有汉人血脉。
徐荣虽然是员猛将,但他可没马超这么年轻。皇甫嵩有招安马超的想法,想让马超成为西凉日后的守将,就是现在马腾和马超彻底闹翻脸,这招安不太好招。
就在他们俩琢磨如何劝降马超的时候,朝廷派人来了。
当今陛下是个知道为官为将有多难的,送心爱的臣子出门,都会给人给钱给粮食。
皇甫嵩在外这七年,做州牧做的比年轻时候可要舒服多了。
不需要担心时不时来个宦官监军干预他行动,不用怕朝廷有小人参他把他撤下,也不用时刻提防皇帝让他速战速决……
总而言之,经历过灵帝这样的上司,现在的皇甫嵩,万分感念吴美人,把陛下生的半点不类先帝。
今年长安来了人和物,皇甫嵩和徐荣还是挺惊讶的,因为春耕已过,也还不到送种子的时候,陛下这是又送什么过来了?
然后他们出来一看,除了太学毕业的人才,剩下的,满满当当的,都是金灿灿的钱。
皇甫嵩很震惊。
他作为将门世家,活这么多年,都少见刘宏这么大方地给他往前线送钱。
看着这些钱,在看看眼前这些学生们,皇甫嵩眼神比看他儿子都要柔和。
“你们辛苦了,快下马,去歇息片刻。 ”
风尘仆仆来到凉州的学生们下了马,为首的一个学生上前对着皇甫嵩一拜。
“学生温恢,见过皇甫将军。我等太学学子奉陛下之命,特来凉州,为陛下宣召。”
- 小剧场 -
皇甫嵩:自从灵帝死了,我才知道,上班也能是件快乐的事。
不需要担心职场迫害、老板不懂事瞎指挥、自己挣了点军功还要给卢植抵消求情……
皇甫嵩真心感叹,谢谢吴美人给大汉生了个好儿子,以及,灵帝,你怎么就不死的早点呢?
阿飘刘宏:已经无人喂我花生,但是没关系,我摩拳擦掌,只为等着皇甫嵩死了,下来开揍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