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话说香菱看到大家正有说有笑,便走上前笑着说道:“你们来瞧瞧我写的这一首诗。要是这首诗还行,那我就继续学作诗;要是还不行,那我就彻底断了作诗的念头。”说完,她把诗递给黛玉和其他人。大家接过诗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蛾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编者注:这首诗评价为最高,所以这里完整翻译一下具体的内容和所包含的意境:

那皎洁月光中凝聚的精华,纵然想要遮掩,想来也难以做到。它那绰约的影子,自是婀娜多姿、娟秀美好,而那清冷的光辉,又透着丝丝寒意,宛如带着孤寂的魂魄。

那捣衣的砧杵声声,仿佛敲碎了千里如霜的月色,让这清冷之色蔓延得更远;五更时分,雄鸡开始啼唱,半轮残月挂在天边,透着无尽的凄清与寂寥。

此刻,有人身披绿色蓑衣,在江上秋风中聆听着悠扬的笛声,那笛声似也带着秋的愁绪;还有人轻拂红袖,在楼头静谧的夜色里倚着栏杆默默凝思。

这般美好的月色,这般动人的情景,想必连月宫中的嫦娥也会心生好奇,忍不住发问:究竟是何缘故,不能让世间永远团圆,不再有这离别的哀愁?)

大家看后都笑着夸赞道:“这首诗不仅写得好,而且构思新颖巧妙,很有意趣呢。可见老话说得没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诗社里肯定得邀请你加入了。”

香菱听了这话,心里并不相信,她觉得这是大家为了哄她开心才这么说的,于是仍旧一个劲儿地向黛玉、宝钗她们追问。

正说着,只见几个小丫鬟和婆子脚步匆匆地走来,脸上都带着笑意,说道:“来了好多姑娘、奶奶呢,我们都不认识,奶奶、姑娘们快过去认认亲吧。”

李纨笑着问道:“这是从哪儿说起的话?你们到底说清楚些,是谁家的亲戚呀?”

那些婆子、丫鬟都笑着回答:“奶奶的两位妹妹都来了。还有一位姑娘,说是薛大姑娘的妹妹;另外还有一位公子,说是薛大爷的兄弟。我这会儿正要去请姨太太呢,奶奶和姑娘们先上去吧。”说完,便径直走了。

宝钗笑着说道:“难道是我们薛蝌和他妹妹来了不成?”

李纨也笑着说道:“难道是我们婶子又进京来了不成?他们也不可能凑到一块儿来啊,这可真是稀奇事。”

大家都感到十分纳闷,随后便一同来到王夫人的上房,只见屋里黑压压地站了一地的人。

原来邢夫人的兄长和嫂子带着女儿邢岫烟进京来投靠邢夫人,凑巧的是,凤姐的兄长王仁也正要进京,这两家亲戚便结伴同行了。

走到半路停船休息时,恰好遇上了李纨的寡居婶婶,她带着两个女儿——大女儿叫李纹,小女儿叫李绮,也要上京去。

大家聊起来,发现彼此都是亲戚,于是这三家便一起结伴同行。

后来,薛蟠的堂弟薛蝌,因为当年他父亲在京时,已经将他的亲妹妹薛宝琴许配给了都中梅翰林的儿子,现在正打算进京把妹妹嫁过去,他听说王仁进京了,便也带着妹妹随后赶来。所以今天大家都聚齐了,一起来拜访各自的亲戚。

于是,众人互相见礼问候后,贾母和王夫人都高兴得不得了。

贾母笑着说道:“怪不得昨晚灯花爆了又爆,结了又结,原来预示着今天会有这样的喜事。”

大家一边聊着家常,一边查看带来的礼物,贾母还吩咐人准备酒饭招待客人。凤姐儿自然不用多说,忙得不可开交。李纨和薛宝钗也自然地与婶母和姊妹们聊起分别后的情形。

林黛玉见了众人,先是满心欢喜,但随后想到大家都有亲人在旁,唯独自己孤单一人,没有亲眷陪伴,不禁又伤心落泪。贾宝玉深知她的心事,便十分耐心地劝慰了她一番,黛玉这才止住了眼泪。

然后宝玉急匆匆地赶到怡红院,笑着对袭人、麝月、晴雯等人说:“你们怎么还不去看看人去!你们可知道,宝姐姐的亲哥哥竟然是那个模样,而她这位叔伯兄弟,无论是容貌还是举止,都和宝姐姐的亲哥哥大不一样,反倒像是宝姐姐的亲弟弟。更让人惊奇的是,你们平时总说宝姐姐是绝色美人,可你们现在看看她这个妹妹,还有大嫂嫂的那两个妹妹,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她们的美了。老天,老天!你究竟有多少精华灵气,才能孕育出这么多超凡脱俗的人来!看来我以前真是井底之蛙,整天以为现在认识的这几个人就是独一无二的,没想到不用四处寻觅,身边就有这么多美人,一个比一个出众,现在我又增长了不少见识。除了这几个,难道还有其他的?”说着,他一边自己笑自己,一边又感叹起来。

袭人见他这样,又有点犯痴了,便不想去瞧。而晴雯她们早就去瞧了一遍,回来后嘻嘻笑着对袭人说:“你快去看看吧!大太太的一个侄女儿、宝姑娘的一个妹妹,还有大奶奶的两个妹妹,她们四个站在一起,就像四根水葱一样。”

话还没说完,就看见探春也笑着走进来找宝玉,她说道:“咱们的诗社以后可要兴旺了。”

宝玉笑着回应:“确实如此。你这一高兴要办诗社,结果就像有鬼神暗中指引一样,来了这么多人。不过有一件事,不知道她们会不会作诗?”

探春说:“我刚才都问过她们了,虽然她们都自谦说不会,但看那情形,应该是都会的。就算真不会也没什么难的,你看香菱就是个例子。”

这时,袭人笑着插话道:“她们都说薛大姑娘的妹妹更出色,三姑娘您觉得怎么样?”

探春说:“确实如此。依我看,就连她姐姐和在场的这些人,都比不上她。”

袭人听了,又是惊讶又觉得好笑,说道:“这也太稀奇了,还能从哪里再找到这么好的人去呢?我倒要去瞧瞧。”

探春接着说:“老太太一见到她,喜欢得不得了,已经逼着太太认她做干女儿了。老太太想把她留在身边养着,刚刚已经定下来了。”

宝玉听了,高兴得连忙问道:“这是真的吗?”

探春说:“我什么时候说过谎话?”说完又笑着打趣道:“有了这个好孙女儿,老太太就把你这个孙子给忘了。”

宝玉笑着说道:“这倒是不要紧,本来就该多疼爱女儿一些,这才是正理。明天就是十六号了,咱们该开始起诗社了吧。”

探春回应道:“林妹妹刚病好能下床了,二姐姐却又病了,这情况总是让人心里七上八下的。”

宝玉说:“二姐姐本来就不怎么作诗,她不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探春接着说:“那不如再等几天吧,等新来的几位姐妹都混熟了,咱们再邀请她们一起,这样不是更好吗?现在大嫂子和宝姐姐心里估计没什么诗兴,而且湘云还没来,黛玉也才刚好,大家都不太适合参与诗社活动。不如等云丫头来了,那几个新来的姐妹也熟悉了,黛玉也完全康复了,大嫂子和宝姐姐心里也清闲了,香菱的诗也进步了,这样再举办一次诗社,岂不是更好?咱们两个现在先去老太太那里听听,除了宝姐姐的妹妹不算,她肯定是要在咱们家住下了。如果那三个姐妹不想在咱们这儿住,咱们就求求老太太,让她们也住在园子里,这样咱们不就多添了几个人,更加有趣了吗?”

宝玉听了,高兴得眉开眼笑,连忙说道:“还是你想得周到。我终究是个糊涂人,只会空欢喜一会儿,却想不到这些方面。”

说完这话,兄妹二人便一同前往贾母处。到了那儿,发现王夫人果然已经认了薛宝琴作干女儿。贾母高兴得不得了,甚至没让宝琴搬到园子里去住,而是让她晚上跟着自己一起睡。薛蝌则自行到薛蟠的书房住下。

贾母又对邢夫人说:“你侄女儿也不必急着回家去了,让她在园子里住上几天,四处逛逛再走。”

邢夫人的兄嫂家中本就经济拮据,这次上京,原本就指望邢夫人能帮他们安排住处、资助路费。如今听贾母这么说,他们自然求之不得,满心欢喜。于是,邢夫人便把邢岫烟交给了凤姐安排。

凤姐心里盘算着,园子里姐妹众多,性情各异,而且也不方便再另外给邢岫烟安排一处住处。想来想去,觉得还是把她送到迎春那里去比较合适。这样,倘若日后邢岫烟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即便邢夫人知道了,也怪不到自己头上。

从此以后,不算邢岫烟回家住的日子,只要她在大观园住满一个月,凤姐就会按照迎春的月例标准,送一份钱物给邢岫烟。

凤姐暗中观察邢岫烟的性情为人,发现她并不像邢夫人以及她的父母那样,而是一个极其温厚、惹人怜爱的女孩。因此,凤姐反而对她家境贫寒、命运坎坷感到同情,比对别的姐妹还要多疼爱她一些,邢夫人知道后就不大理论了。

贾母和王夫人向来十分欣赏李纨的贤惠品格,又见她年纪轻轻就守了节,这份坚贞令人由衷敬服。如今见李纨的寡婶前来做客,便执意不肯让她去外面住。

李婶再三推辞,实在不愿如此麻烦,可贾母态度坚决,怎么也不答应。最终,李婶只好带着女儿李纹和李绮,在李纨居住的稻香村住了下来。

当下,湘云的住处已经安排妥当。谁知这时又传来消息,保龄侯史鼐被调任到外省担任重要官职,不久后就要带着家眷前往赴任。贾母因为实在舍不得湘云离开,便把她留了下来,接到自己家中居住。

原本贾母打算让凤姐儿另外给湘云安排一处地方住,可史湘云坚决不同意,一心只想和宝钗住在一起,贾母见她如此坚持,也就依了她。

这时候,大观园里比先前更加热闹了几分。

以李纨领头,其余还有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邢岫烟,再加上凤姐儿和宝玉,一共十三个人。

大家说起各自的年龄,除了李纨年纪最大外,其余十二个人,年龄都不过在十五到十七岁之间。

有的三个人是同一年出生,有的五个人岁数相同,还有的两个是同月同日生,另外两个是同一时辰出生,年龄上的差别大多只是月份和具体时刻的不同罢了。就连他们自己,也记不清谁大谁小,就连贾母、王夫人以及家里的婆子、丫鬟们,也没办法细细分辨清楚,大家不过就是“弟”“兄”“姊”“妹”四个字,随意地叫着。

现在,香菱正一门心思地想学作诗,可又不敢太频繁地打扰宝钗请教。正巧这时,史湘云来了。史湘云向来是个爱说爱笑的性子,哪里受得了香菱虚心向她请教诗歌之事,一下子就来了兴致,不分白天黑夜地和香菱高谈阔论起诗歌来。

宝钗见状,笑着打趣道:“我可真是被你们吵得受不了啦。一个女孩子家,整天把诗当作正经事儿来讨论,让那些有学问的人听见了,反倒会笑话咱们不守本分呢。本来一个香菱就够让我头疼的了,现在又添上你这个话匣子,满嘴里念叨的都是什么‘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韦应物诗风的淡雅清新)’,还有什么‘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温庭筠诗风的绮丽秾艳,李商隐诗风的隐晦曲折)’。眼前就有两个现成的诗人你们不请教,偏要提那些已经去世的人做什么!”

湘云一听,赶忙笑着问道:“是哪两个?好姐姐,你快告诉我。”

宝钗笑着打趣道:“一个是痴心学诗的呆香菱,一个是爱说爱笑的疯湘云。”

湘云和香菱听了,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大家正聊着天,就看见宝琴走了进来。她身上披着一件斗篷,光彩夺目,金翠交相辉映,让人一时看不出是什么材质。

宝钗见状,连忙问道:“你这是从哪儿弄来的这么漂亮的斗篷?”

宝琴笑着回答:“因为下起了小雪珠,老太太特意找了这件斗篷给我。”

香菱好奇地凑上前去仔细瞧了瞧,赞叹道:“怪不得这么好看,原来是孔雀毛织成的!”

湘云在一旁插话道:“哪里是孔雀毛?这是用野鸭子头上的毛做的。看来老太太是真的疼你,这么疼宝玉,都没见他穿过这样的斗篷。”

宝钗听了,感慨道:“真是应了那句俗话,‘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我也没想到她这会子会来,既然来了,又有老太太这么疼她。”

湘云接着说道:“你除了在老太太跟前,就是在园子里玩,这两处地方,你只管尽情地玩笑吃喝。要是到了太太屋里,太太在的话,你就和太太多说笑一会儿,多坐坐也没关系;要是太太不在屋里,你就别进去了,那屋里人多,心思也坏,都是想害咱们的。”

这话一出,把宝钗、宝琴、香菱、莺儿等人都逗笑了。

宝钗笑着打趣道:“说你没心眼吧,你倒还挺有心;虽然有心眼,可这嘴也太直了。我们这个琴儿啊,就有点像你。你天天嚷嚷着要我当你亲姐姐,那我今天就让你认她当亲妹妹好了。”

湘云又盯着宝琴看了好一会儿,笑着说道:“这件衣裳也就只配她穿,别人要是穿了,实在是不相配。”

正说着,就瞧见琥珀走过来,笑着说道:“老太太发话了,让宝姑娘别对琴姑娘管得太严。琴姑娘年纪还小,就由着她性子来,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她要是想要什么东西,尽管去要,别有顾虑。”

宝钗赶忙站起身来,应承了这事,接着又轻轻推了推宝琴,打趣道:“你这小丫头也不知道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你赶紧去吧,可别觉得我们会委屈了你。我倒不信了,我到底哪点比不上你。”

正说着呢,宝玉和黛玉一同走了进来,宝钗还在那儿开着玩笑。这时,湘云笑着开口说:“宝姐姐,你刚才这话虽然是开玩笑,可还真有人是打心眼里这么想的呢。”

琥珀也跟着笑着打趣:“要说真心为此生气的,没有别人,就是他了。”说着,手指就指向了宝玉。

宝钗和湘云听了,都笑着反驳:“他可不是这样的人。”

琥珀又笑着接话:“不是他,那就是她了。”说着,手指又指向了黛玉。

湘云听到这话,便不再吭声了。宝钗赶紧笑着解释:“更不可能是她了。我的妹妹和她的妹妹一样。她喜欢得比我还疼呢,哪会生气?你可别信云儿在那儿胡乱瞎说。她那张嘴说出来的话可没什么真凭实据!”

宝玉向来就清楚黛玉有些爱使小性子的脾气,而且他还不了解近日黛玉和宝钗之间发生的事情。他正担心贾母疼爱宝琴,会让黛玉心里不痛快。如今听到湘云那样说,宝钗又这样回应,再仔细观察黛玉的神情语气,发现她不像往日那样,果然和宝钗所说的情形相符,这让宝玉心里十分烦闷,怎么也想不明白。

宝玉心里琢磨着:“她俩平日里可不是这样的关系,现在看这情形,关系居然比其他人还要好上十倍。”过了一会儿,他又看到林黛玉亲昵地喊着宝琴“妹妹”,连名字都不提,就像亲姐妹一样。

那宝琴年纪小,心思单纯又热情,而且天性聪慧,从小就读书识字。她在贾府住了两天,对这里的人大概都有了一些了解。又见贾府的姐妹们都不是那种轻浮浅薄之人,而且和自己的姐姐宝钗关系都很好,所以对她们也不敢怠慢。在这些姐妹当中,她又觉得林黛玉格外出众,于是对黛玉就更加亲近敬重了。宝玉看着这一幕,只是暗暗地感到十分惊讶。

一时,宝钗和她的妹妹们一同前往薛姨妈的房间后,史湘云去了贾母那里,林黛玉回到自己房中休息。

这时,宝玉便去找黛玉,笑着对她说:“我之前看《西厢记》的时候,有几句还算明白,就拿出来说了逗乐,你还因此生过我的气呢。现在想想,里面有一句我实在是不懂,我念出来,你给我解释解释。”

黛玉一听,就知道宝玉这话里有深意,便笑着回应:“那你念出来我听听。”

宝玉笑着说道:“《闹简》那一折里有一句写得特别好,‘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这句真是妙极了。‘孟光接了梁鸿案’这七个字,不过是引用了一个现成的典故,但难就难在‘是几时’这三个虚词上,问得特别有趣。是什么时候接的案呢?你给我说说。

黛玉听了,忍不住也笑了起来,说道:“这个问题问得确实好。他问得好,你也问得好。”

宝玉接着说:“以前你总是怀疑我,现在你也没话可说了,反倒是我落了单。”

黛玉笑着说:“谁知道她(指宝钗)还真是个好人呢,我以前一直以为她心机深沉。”

接着,黛玉就把从说错酒令开始,一直到送燕窝时病中所谈的事情,都细细地讲给了宝玉听。

宝玉这才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笑着说道:“我就说呢,正纳闷‘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原来是从‘小孩子说话没遮拦’那时候起,就已经‘接了案’了。”

(编者注:?“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出自《西厢记·闹简》,典故源自东汉《后汉书·逸民传·梁鸿传》,记载隐士梁鸿与妻子孟光隐居期间,孟光每日送饭时“举案齐眉”以示敬爱,成为夫妻相敬如宾的典范。??这里贾宝玉引用的台词是用“举案齐眉”表达对林黛玉与薛宝钗关系缓和的惊讶。)

黛玉又提起了宝琴,想到自己没有亲生姊妹陪伴,不禁悲从中来,又落下了眼泪。

宝玉见状,赶忙安慰道:“你又何必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你看看,你今年比去年更消瘦了,还不知道好好保养自己!每天本来都好好的,你非得自己找些烦恼,哭上一阵子,才觉得这一天算是过完了。”

黛玉一边擦拭着眼泪,一边说道:“最近我老是觉得心里酸酸的,可眼泪却好像比去年少了。心里明明痛得要命,眼泪却流不出来。”

宝玉说:“你这是哭得太多了,心里有了疑虑,怎么会有眼泪变少这种事!”

两人正聊着天,就见宝玉屋里的小丫鬟送来了猩猩毡面的斗篷,还说道:“大奶奶刚才派人来说,下雪了,正商量着明天请人来做诗会呢。”

话还没说完,李纨的丫鬟就过来请黛玉过去。宝玉便趁机邀请黛玉一同前往稻香村。

黛玉换上了掐金挖云图案的红香羊皮小靴,外面罩了一件大红羽纱做面子、白狐皮做里子的鹤氅,腰间系着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纹的丝带,头上还戴了顶雪帽。

两人踏着雪,一起朝稻香村走来。只见姐妹们都在里面,大家都穿着大红猩猩毡或羽毛缎的斗篷,只有李纨穿着一件青哆罗呢的对襟褂子,薛宝钗穿着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邢岫烟还是穿着家常的旧衣服,没有避雪的衣物。

不一会儿,史湘云也来了,她穿着贾母给的一件貂鼠脑袋毛做面子、大毛黑灰鼠毛做里子、里外都暖和的大褂子,头上戴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的昭君套,还围着一条大貂鼠毛的风领。

黛玉一看就笑了,说:“你们快看,孙行者来了!她也拿着雪褂子,故意装成个小骚达子的模样。”

湘云笑着对大家说:“你们快看看我里面这身打扮。”说着,便动手脱下了外面的褂子。只见她里面穿着一件半新的、颜色搭配和谐的秋香色盘金绣龙窄褙小袖掩衿银鼠短袄,领口和袖口还镶着三道精致的边饰。里面是一件短短的水红色缎面狐肷褶子,腰间紧紧系着一条蝴蝶结长穗五色宫绦,脚上蹬着一双麀皮小靴,整个人显得身姿挺拔,既有蜂腰的纤细,又有猿背的矫健,还带着鹤的优雅和螳螂的灵动。

众人见了,都笑着打趣道:“她呀,就爱打扮成男孩的模样,不过说实话,这么打扮比她穿女儿装还要俏丽几分。”

湘云连忙催促道:“好了好了,咱们快商量商量作诗的事吧!我倒想听听,这次是谁来当东家?”

李纨接过话茬,说道:“我有个主意。昨天的正日子已经过了,再等下一个正日子又太远。这不,刚好又下雪了,咱们不如趁机凑个诗社,一来给她们接接风,二来也能好好作作诗。你们觉得怎么样?”

宝玉第一个赞同:“这话在理。只是今天有点晚了,要是等到明天雪停了,又觉得少了点趣味。”

众人纷纷说道:“这雪未必会停,就算停了,这一夜下的雪也够咱们好好欣赏的了。”

李纨接着说:“我这儿虽然也不错,但终究比不上芦雪庵。我已经让人去笼地炕了,咱们到时候就围炉作诗,多有意思。老太太那边可能不太感兴趣,咱们这也就是个小聚会,给凤丫头送个信儿就行了。你们每人凑一两银子就够了,送到我这儿来。”

说着,她指了指香菱、宝琴、李纹、李绮和岫烟,“这五位不算外人,咱们里头二丫头病了不算,四丫头告了假也不算,你们四个把银子送来,我包总五六两银子也就足够了。”

宝钗等人一听,都纷纷应诺。接着,大家又开始拟题限韵,李纨笑着说道:“我心里已经有个主意了,等到了明天临场的时候,你们自然就知道了。”

说完,大家又闲聊了一会儿,这才一起前往贾母处。这一天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第二天一大早,宝玉心里一直惦记着某件事,一整晚都没睡安稳。天刚蒙蒙亮,他就迫不及待地爬了起来。他掀开床帐,虽然门窗还关着,但窗上透进来的光亮十分耀眼,他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埋怨着:“肯定是天晴了,太阳都出来了。”

他急忙起身,揭开窗屉,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这才发现,原来不是日光,竟是下了一整夜的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多厚,而天空仍在纷纷扬扬地飘着雪花,好似搓棉扯絮一般。

宝玉见此情景,欢喜得不得了,连忙叫人起来。洗漱完毕后,他只穿了一件茄色的哆罗呢狐皮袄子,外面罩了一件海龙皮制成的小巧鹰膀褂子,束好腰,披上玉针蓑,戴上金藤笠,穿上沙棠屐,匆匆忙忙地往芦雪庵赶去。出了院门,他四下张望,只见一片洁白,毫无杂色,远处是青松翠竹,而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玻璃盆中。

于是他走到山坡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弯,就闻到一股清冷的香气扑鼻而来。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妙玉的栊翠庵门前,有十几株红梅,红得如同胭脂一般,映着白雪,显得格外精神,真是有趣极了!宝玉不由得停下脚步,细细地观赏了一番才继续前行。

这时,他看见蜂腰板桥上有一个人打着伞走来,走近一看,原来是李纨派去请凤姐儿的人。

宝玉来到芦雪庵,只见丫鬟和婆子们正在那里清扫积雪、开辟出一条小路。

原来,这芦雪庵建在靠近山脚和水边的河滩之上,几间茅草为顶、土墙为壁的小屋,周围是用木槿作篱笆、竹子做窗棂,推开窗户就能垂钓。四周都被芦苇遮掩覆盖,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穿过芦苇丛,一直通到藕香榭的竹桥。

丫鬟和婆子们见宝玉披着蓑衣、戴着斗笠走来,都笑着打趣道:“我们刚才还说呢,就缺一个渔翁,这下可齐全了。姑娘们吃完饭才会来呢,你也太心急啦!”宝玉听了,只好转身往回走。

刚走到沁芳亭,就看见探春正从秋爽斋走出来。她围着大红色的猩猩毡斗篷,戴着观音兜帽子,扶着一个小丫头,后面有个妇人打着青绸油伞。

宝玉知道她是去贾母那里,便站在亭边等着。等探春走到近前,两人便一同出园子往前院走去。

宝琴正在里间的屋子里梳洗打扮、更换衣服。不一会儿,姐妹们都到齐了,宝玉一个劲儿地喊着饿了,不停地催促赶紧上饭。

好不容易等饭菜摆上了桌,第一道菜是牛乳蒸羊羔。贾母便说道:“这可是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吃的滋补药膳,这羊羔还没见过天日呢,你们这些小孩子可不能吃。今天另外准备了新鲜的鹿肉,你们等着吃那个。”众人纷纷应下。

可宝玉实在等不及了,直接用茶水泡了一碗饭,就着野鸡瓜齑,匆匆忙忙地吃完。

(注:野鸡瓜齑是江苏地区一道具有传统特色的经典菜肴,属于苏菜系中的淮扬菜分支,以野鸡肉或鸡肉为主料,搭配腌菜如雪里蕻、萝卜干等和香料炒制而成。其名称中的“瓜”指腌菜或瓜类食材,“齑”是对细碎腌菜的称呼,就是将食材切碎后腌制的菜肴。)

贾母见状,说道:“我知道你们今天又有事儿要忙,连饭都顾不上好好吃。”接着便吩咐道:“把鹿肉留着,给他晚上吃。”

凤姐赶忙说道:“还有呢。”贾母这才作罢。

这时,史湘云悄悄地和宝玉商量:“现在有新鲜的鹿肉,不如咱们要一块,自己拿到园子里去弄,又能玩又能吃。”

宝玉听了,满心欢喜,连忙应了一声,便真的向凤姐要了一块鹿肉,还吩咐婆子把肉送到园子里去。

一时间,众人各自散开之后,又都陆续进了园子,一同朝着芦雪庵走去,准备听李纨出诗题、限定韵脚。可唯独不见史湘云和贾宝玉两个人。

林黛玉开口说道:“他们俩啊,是绝对凑不到一块儿还好,要是凑到一块儿,指不定能闹出多少事儿来呢!这会儿啊,他们肯定正盘算着那块鹿肉去了。”

正说着呢,就瞧见李婶也走了过来看热闹,因为这件事就问李纨:“怎么那个带着玉佩的哥儿,还有那个挂着金麒麟的姑娘,长得那叫一个干净清秀,又不缺吃的,这俩孩子咋在那儿商量着要吃生肉呢,还说得有模有样的。我可真不信,这肉还能生着吃啊?”

大家听了这话,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不得了了,赶紧把他们俩给找来。”

林黛玉也笑着说道:“这肯定是云丫头闹得,我算的卦可从来没错过。”

李纨等人赶忙走出来,找到了他们两个,说道:“你们俩要是想吃生的,我这就送你们到老太太那儿去吃。哪怕你们吃下一整只生鹿,吃出病来也跟我没关系。这大雪天的,冷得要命,你们可别给我惹出什么麻烦来。”

宝玉笑着回答:“哪儿能啊,我们是打算烧熟了吃的。”

李纨这才说:“这样还差不多。”

这时,只见几个婆子拿来了铁炉子、铁叉子,还有铁丝编的罩子,李纨又叮嘱道:“小心别割伤了手,要是割伤了可不许哭!”说完,便和探春一起进屋去了。

凤姐儿派平儿来传话,说她正忙着发放年货,实在抽不开身过来。

史湘云看到平儿来了,哪里肯轻易放她走。平儿也是个爱玩闹的性子,平日里跟着凤姐儿走南闯北,什么新鲜事儿都经历过,见眼前这情景如此有趣,心里也乐开了花,便决定留下来一起玩。

她把手上的镯子褪了下来,与史湘云、宝玉三人围着火炉,打算先烤三块鹿肉尝尝。

对于这一幕,宝钗和黛玉早已见怪不怪,不觉得有什么稀奇;可宝琴她们以及李婶却觉得十分新奇。

另一边,探春和李纨等人已经商量好了作诗的题目和韵脚。探春笑着说道:“你们闻闻,这香味都飘到这儿来了,我也得去尝尝。”说着,便也加入到他们烤鹿肉的行列中。

李纨也跟着过来,笑着说道道:“客人都到齐了,你们还没吃够?”

史湘云一边吃着烤鹿肉,一边说道:“我就着这鹿肉才爱喝酒,喝了酒才更有诗兴。要不是这鹿肉,今天这诗可就作不出来了。”正说着,只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一旁笑。

史湘云笑着招呼她:“傻丫头,过来尝尝。”

宝琴笑着说:“这多脏啊。”

宝钗在一旁劝道:“你尝尝看,可好吃了。你林姐姐身体弱,吃了不消化,不然她也爱吃。”

宝琴听了,便过去吃了一块,果然觉得味道不错,便也接着吃起来。

这时,凤姐儿打发一个小丫鬟来叫平儿。平儿说:“史大姑娘正拉着我呢,你先回去吧。”小丫鬟便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只见凤姐儿也披着斗篷走了过来,笑着说道:“吃这么好的东西,也不跟我说一声!”说着,她也凑过去和大家一起吃了起来。

林黛玉笑着打趣道:“上哪儿找这么一群叫花子去!罢了罢了,今天芦雪庵算是遭殃了,生生被云丫头糟蹋了。我得为芦雪庵大哭一场!”

史湘云冷笑一声说:“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真正有才学的人,自然流露出风流潇洒的气质)’,你们都是假装清高,最让人讨厌了。我们这时候吃得这么豪放,等会儿写出来的文章却是文采斐然。”

薛宝钗笑着接话道:“你等会儿要是写得不好,就把吃进去的肉吐出来,再塞上些被雪压着的芦苇,用来应这次劫难。”

说着说着就吃完了,又各自洗漱了一番。

平儿在戴手镯时,发现少了一只,便前后左右地翻找起来,可怎么也找不到,踪影全无。众人都感到十分诧异。

凤姐儿见状,笑着说道:“我知道这镯子去哪了。你们只管去作诗,不用找了,咱们先到前头去,不出三天,我保证这镯子自己就出来了。”

说完,她又问道:“你们今天打算作什么诗?老太太说了,离过年越来越近了,正月里咱们还得做些灯谜,大家一起玩乐玩乐。”

众人听了,都笑着回应:“哎呀,倒是把这事儿给忘了。咱们现在赶紧做几个好的灯谜,留着正月里玩。”说着,大家一同来到地炕屋内,只见桌上已经摆好了杯盘、果品和菜肴,墙上也贴出了诗题、韵脚和格式。

宝玉和湘云急忙上前查看,只见题目是“即景联句,作一首五言排律,限定用‘二萧’韵。”后面的联句次序还没排好。李纨说:“我不太会作诗,我就先起三句吧,然后谁先想好谁就接着联。”

宝钗说:“还是得排个次序。”

要知后续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我真不想争霸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天下1544英雄集结吕布重生天唐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我从替身成为皇帝骗了康熙玉柱1850美洲黄金大亨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