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水榭,凉风习习,带着水汽与荷花的清芬。查之恒斜倚在临水的栏杆旁,宽大的袖袍垂落,指尖漫不经心地拨弄着水面,漾开一圈圈涟漪。
雷恩安静地侍立在不远处,目光偶尔扫过周围,确保没有任何打扰。
幽刹将黑色木匣交给珀奚后,便如同真正的影子般,回到了查之恒身侧稍后的位置。
他的气息比之前更加内敛冰冷,仿佛所有的杂念都已被彻底剥离,只剩下纯粹的护卫本能与执行任务的专注。
查之恒没有回头,却能清晰地感受到身后那道重新变得稳定而锐利的气息,唇角几不可察地弯了弯。
“雄主,”雷恩低声开口,打破了水榭的宁静。
“珀奚那边传来初步分析结果。那枚星轨盘上的符号,与卢瑟博士数据库中某种已失传的上古星象祭祀仪轨有部分吻合,其指向的星域坐标,经过换算,与凌奕上校之前传回的、关于K-739巢穴能量异常汇聚点的坐标,存在高度重叠。”
查之恒拨弄水面的手指微微一顿。
星轨盘指向K-739?是巧合,还是暗示“初始之茧”与那个正在不断扩张的巢穴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继续。”他声音依旧慵懒。
“晶体内的活性组织,能量结构极其特殊,确实带有EY物质的特征,但更接近于一种……被强行‘驯化’或‘编程’后的状态。
卢瑟博士推测,这可能是织网者项目试图控制或利用EY物质的中间产物。”雷恩继续汇报。
“至于那些银色甲片,其材质无法用现有技术完全解析,蕴含的能量性质偏向空间与精神干扰,与记载中某些擅长制造幻象与精神渗透的高阶蛾族特征相符。”
线索似乎越来越清晰地指向了几个方向的交汇点:斯塔尔家族及其织网者或破晓计划、K-739巢穴与可能存在的初始之茧、以及擅长精神手段的古老蛾族,比如绛灵很可能与之有关。
就在这时,一道加密通讯请求接入,来自信息中心,优先级很高。
雷恩看向查之恒,得到默许后,代为接通。
珀奚冷静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凝重:
“殿下,紧急情报。我们监控到灰烬再生公司所在星域的空间褶皱出现剧烈波动,持续了约零点三标准秒。
同时,设置在帝国边缘的几个隐秘监测站,捕捉到一股极其微弱、但性质独特的定向精神脉冲,其源头指向该星域,传播方向……经过计算,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概率,指向悬星星域。”
指向悬星?
查之恒紫珀色的眼眸微微眯起。
斯塔尔家族,或者说破晓计划,终于忍不住开始试探了吗?
是想定位他,还是想用这种精神脉冲做些什么?
“脉冲性质?”查之恒直接问道。
“非攻击性,更接近于一种高强度的、特定频率的呼唤或共鸣请求。”珀奚回答:
“其核心频率波段……与卢瑟博士之前分析的、您幼年时精神力爆发残留的部分特征数据,有高度相似性。”
果然!他们试图用模拟的基因频率,来呼唤或激活什么!
目标直指他本人!
幽刹周身的气息瞬间变得危险起来,浅金色的瞳孔缩成一条细线,如同锁定猎物的螳螂。
任何针对殿下的直接行动,都是他绝对无法容忍的挑衅。
查之恒却忽然轻轻笑了一声,那笑声里听不出丝毫紧张,反而带着点果然如此的了然和一丝被冒犯的不悦。
“看来,有些虫子是嫌命太长了。”他语气平淡,却让周围空气的温度仿佛都下降了几度。
他抬起手,看着自己修长如玉的指尖,仿佛在欣赏什么艺术品,“用我小时候的数据来呼唤我?真是……拙劣的模仿。”
他甚至懒得动用太多精神力,只是意念微动,一股无形无质的精神力屏障,如同最细韧的蚕丝,不过呼吸间就将整个悬星星域缠绕其中。
那微弱的精神脉冲撞在这层屏障上,连一丝涟漪都未能激起,便如同泥牛入海,消失得无影无踪。
做完这一切,查之恒甚至连姿势都没变,只是对珀奚吩咐道:
“记录下脉冲的所有数据,反向解析其发射源的具体坐标和能量构成。另外,通知班匠,他那个小虫子的计划,可以开始准备了。我要知道灰烬再生那个老鼠洞里,到底在孵什么鬼东西。”
“是!”珀奚领命,切断了通讯。
水榭内恢复了安静,只有风吹过荷叶的沙沙声。
查之恒重新将目光投向水面,仿佛刚才只是随手拍死了一只嗡嗡叫的蚊子。
但他眼中那一闪而逝的冷芒,却表明他并非全然不在意。
斯塔尔家族的这次试探,虽然手段拙劣,却意味着他们已经越来越按捺不住。
而那个所谓的破晓计划,恐怕也进入了更关键的阶段。
“雷恩。”他忽然唤道。
“雄主。”
“让岩铠加强悬星外围的常规巡逻密度,做做样子。”查之恒懒洋洋地吩咐。
“总要给那些暗处的老鼠一点我们很紧张的错觉,他们才会更放心地继续他们的表演。”
“明白。”雷恩点头,立刻通过内部频道下达指令。
幽刹站在查之恒身后,看着他慵懒的背影,心中却充满了冰冷的杀意与绝对的崇敬。
殿下甚至没有离开水榭,没有显露出任何力量,就轻易化解了一次针对性的精神试探,并下达了清晰的反击指令。
这份强大与从容,让他为之折服。
他微微握紧了拳。
殿下让他守住位置,做好影刃。
那么,无论是斯塔尔家族,还是那个藏在边缘星域的灰烬再生,都将是他下一步需要斩断的目标。
他会用最隐秘、最彻底的方式,完成殿下的意志。
班匠的工坊里,空气中弥漫着机油、熔融金属和一种奇特的能量导流剂的味道。
光屏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冲刷而下,中央的工作台上,一个仅有指甲盖大小、形似某种星际甲虫残骸的装置正在被进行最后的调试。
它的外壳颜色黯淡,带着一种天然的、与宇宙尘埃无异的质感,几条纤细如发丝的金属触须微微颤动,散发着极其微弱的、不断变化的能量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