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王府授权发布的第二份调查通报,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瞬间在帝国民间炸开了锅。
通报中虽未直接点名皇室,但“毒腺”行动代号的反种族性质描述、以及非法实验与“圣茧疗养院”存在关联的暗示,已足够点燃普通虫族的怒火与恐惧。
星网之上,群情汹涌:
“太可怕了!竟然用活生生的学员做实验!”
“圣茧疗养院?那不是给贵族和大虫物疗养的地方吗?怎么会和这种邪恶实验扯上关系?”
“要求彻查!必须给所有虫族一个交代!”
“支持雷恩中校!支持逍遥王府彻查到底!”
星网上的舆论浪潮几乎是一边倒地要求严惩凶手、揭露真相。
之前那些试图带节奏抹黑雷恩或转移焦点的言论,在“毒腺”带来的巨大恐惧面前,被冲得七零八落。
无数民众涌向军部和皇室官方网站留言请愿,民间团体甚至开始组织集会示威。
这股来自底层的汹涌民意,让帝国高层势力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们原本暗中操作,打算尽快平息事态的计划彻底破产。
军部大佬和皇室成员们的通讯频道几乎被各种质询和抗议挤爆,焦头烂额。
他们一方面对查之恒和雷恩这种“不顾大局”的公开行为极度不满,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赶紧想办法安抚民众,撇清关系,表示将“全力支持”调查。
……
帝都星郊外,圣茧疗养院。
院长办公室内,肥胖的院长霍夫曼正焦躁地踱步,额头上布满冷汗。
当看到星网上的通报竟然直接点出了疗养院的名字时,他吓得几乎瘫软在地。
他确实利用疗养院的渠道为某些“大人物”转移过一些来历不明的物资和资金,也隐约知道些见不得光的事情。
但他一直以为这只是高层间的灰色交易,从未想过会牵扯到如此骇人听闻的绑架和实验!
现在东窗事发,他成了众矢之的!
他急忙尝试联系那个一直以来给他下达指令的、隐藏在幕后的联络者,请求指示和庇护。
然而,他发出的所有加密通讯,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
一种被抛弃的恐慌感瞬间攫住了他。
他不知道的是,他发出的每一条求救信息,都在离开疗养院网络的瞬间,被一股无形且强大的力量精准拦截、复制,然后原路径悄然送回,营造出一切正常的假象。
而信息的副本,则已静静躺在了悬星星球中懒洋洋倚靠着的软榻主人的意识之中。
“哦?这就急着找主子了?”查之恒漫不经心地“看”着霍夫曼院长那惊慌失措的精神波动,觉得有些无趣。
他随手将这条线索连同拦截记录打包,丢给了负责此事的幽影卫。
“去‘请’这位院长先生回来做客吧,问问他的上线是谁。动作干净点,别吓着花花草草。”
命令下达不久,一队伪装成医疗事故调查组的幽影卫,便以“配合调查物资流向”为由,“名正言顺”地将试图从后门溜走的霍夫曼院长“请”上了专属飞行器,直接送往秘密羁押点。
整个过程快如闪电,等某些势力反应过来时,院长早已消失在他们的监控视野中。
弃子,被轻松收入囊中。
……
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和逍遥王府毫不退让的姿态,帝国高层被迫加快了“联合调查组”的组建进程。
然而,这个调查组的构成却充满了算计。
调查组由军部、监察总署、皇室事务办公室三方派员组成,组长由一位以“老成持重”实则为和稀泥高手着称的军方老将担任。
其成员中,真正中立专业的虫员寥寥无几,大多掺杂着各方势力的代言虫,目的并非查明真相,而是旨在限制雷恩和逍遥王府的权限,将调查纳入“可控”范围,最终将事件定性为“破茧组织恐怖袭击”,草草结案。
调查组抵达灰烬星后,第一件事就是宣布正式接管所有证据、俘虏及后续调查工作,要求雷恩·维瑟蒂利奥中校进行全面交接,并“配合”调查组问询,实质上是想将他边缘化,剥夺其主导权。
雷恩面无表情地听着调查组的宣告,心中一片冰冷。他早已预料到这种局面。
表面上,他依照程序,配合完成了初步交接,将明面上的物证和记录移交,并表示随时接受问询,姿态无可挑剔。
但暗地里,他真正的杀招,早已另辟蹊径。
那三名被幽影卫严密看管的俘虏,才是他手中最关键的、未被调查组完全掌控的棋子。
幽影卫的审讯手段远非联合调查组那些官僚所能想象,经过连日来的精神施压和技巧性审问。
其中一名俘虏的心理防线已彻底崩溃,提供了更多关于“毒腺”行动细节、以及与“圣茧疗养院”特定联系虫的加密通讯方式。
该虫并非院长霍夫曼,而是更上一层的匿名的中间虫。
更重要的是,这名俘虏在极度恐惧下,吐露了一个关键信息:
他们曾奉命将一份最重要的实验数据备份,藏匿在帝都星某个废弃的民用通讯中继站的特定服务器夹层中,作为“保险措施”,以防“合作方”过河拆桥。
这个信息,联合调查组尚不知情。
雷恩立刻通过绝密渠道,将这一情报告知了幽影卫。
几乎在同时,悬星星域的力量便已行动起来,如同幽灵般扑向那个废弃的中继站。
明面上,联合调查组开始了他们按部就班、注定难有真正结果的“调查”。
暗地里,真正的猎手,已经沿着猎物惊慌中留下的血迹,悄无声息地逼近了巢穴。
雷恩如同蛰伏的猎豹,表面服从着调查组的安排,参加着冗长而无意义的会议,回答着各种避重就轻的问题。
但他的心,早已与远在帝都星阴影中行动的同伴们联系在一起。
他知道,当那份关键的实验数据备份被找到之时,便是这场看似僵持的博弈,图穷匕见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