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知道他们晓得赵安和他媳妇不在村里的时候有多慌张。
毕竟县令大人手里可没余粮!
他们还指望着靠赵安媳妇换取吃食呢!
但还好当时麦子也熟了,收割下来的粮食够家里吃一段时间。
赵伯母一家也得到了消息,急匆匆的从地里下来了。
“找回来了就好!”
赵伯母的眼泪又掉了下来:“可担心死我了!”
徐夏夏又是好一阵安慰。
赵有光拍了下赵安的肩膀:“出去一趟瘦了不少。”
毕竟在路上奔波了两个月,路上流民遍地,他们就算想休息也不能休息太久。
还在跟着杨夫子学习的沈时玉和赵小江一溜烟从老宅跑了出来。
“姐,姐夫,小煜!”
沈时玉大声道:“你们总算回来了!”
赵安一把将冲过头的弟弟拉住:“别掉下去了。”
沈时玉抱住赵煜云就哇哇大哭起来。
旁边不明所以的赵小江也跟着哭了起来。
孩子们的哭声混成一片,旁边的大人也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等徐夏夏谢过村民,又将两个孩子带回去后,时间都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
-
沈县令和沈夫人早就等的着急了。
几人进了屋后,沈夫人又拉着人哭了一通。
徐夏夏也眼眶红红道:“娘,您别哭了,我们仨都安全回来了。”
沈县令抱着赵煜云转了好几个圈:“回来就好,饿了吗,祖父给你做饭去?”
沈时玉停住哭声:“我去做饭。”
他抽抽搭搭地出去了。
徐夏夏和沈夫人对视了一眼后,沈夫人破涕为笑道:“这段日子你爹做的饭把孩子吃怕了。”
沈县令尴尬道:“咳咳......我觉得很好吃啊。”
赵安也跟着笑了声:“干爹干娘你们歇着,我去做。”
徐夏夏也要跟着去。
“你们刚回来,快歇歇,”沈夫人起身就要去做饭。
最后结果是久别重逢的一家人在厨房洗着菜聊起了天。
“小煜救的人是秦将军?”
沈县令和沈夫人被赵安从厨房赶了出去,此时正和徐夏夏还有几个孩子聊着天。
“嗯。”徐夏夏点头道:“我们此番也见到人了。”
“秦将军是个极好的治世之才。”
“长安城外百里无流民,城内百姓安居乐业。”
“我们去的时候刚好赶上院试,听闻长安的乡试、县试、院试都是正常举行的。”
“很多学子齐聚长安,只为参加此次考试。”
“所以长安城内热闹非常,我们此番也算是出去游玩了一圈。”
沈时玉听的心生向往:“下次我也要去长安。”
“等战争结束我们一家都去。”
徐夏夏笑道:“一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几人说笑间,赵安就做好了面。
今日吃的是臊子面。
但凡家里有什么喜事,一定会做上一顿臊子面。
这是山洲镇上所有人家的习俗。
只不过随着这两年愈发的贫苦,已经很少有人家能做得起带着肉的臊子面了。
但他们家自然是不缺肉的,之前囤在冰窖里的都没吃完。
更何况徐夏夏的系统空间里还存放着不少的肉。
一家人吃了一顿最普通的家常饭,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
第二日一早,徐夏夏就起来了。
他们两个月时间不在家,屋子里干娘收拾的干干净净。
但地里的各种菜和果子,估计已经不行了。
两个孩子照例去老宅上课。
徐夏夏和赵安拿着背篓和锄头去果园了。
这两个月时间,家里除了赵伯母一家外,其他人都没让进来。
蔬菜长势还算良好,就是大多数已经老了。
看样子得找人全部挖了,重新种一茬了。
各色的果子已经挂满了枝头,光他们俩是摘不过来的。
徐夏夏让赵安去看看村里谁家的人有空,来帮忙摘一下。
不一会村里能帮忙的人都来了。
毕竟他们昨日都知道赵安和他媳妇回来了,他们家种果树的时候村里一大部分人都帮过工。
他们一回来肯定是要忙活一阵的。
所以大部分人直接把今天的时间空了下来。
种的时候大多数果树还是小苗,比如杏树和核桃树等。
结了果子的树有苹果树、梨树、栗子树、山楂树、枣树、柿子树。
虽然这些树暂且还小,但架不住徐夏夏当时买的多。
现在全部攒在一起,两个人压根忙不过来。
村里人来了后徐夏夏就开始分工。
“今天先摘柿子。一部分人摘软柿子,摘好的软柿子由堂弟带着几个人抬去山上的村子里卖。”
“另外一部分人摘硬柿子,摘好后全部放到旁边。”
“到时候额外给你们发工钱。”
“摘的时候要轻拿轻放,不能磕烂了。”
众人应了后立马开始干活了。
徐夏夏和赵安又去了前院,将院子收拾出来。
柿子的结果量也是很大的,光靠别人买是消耗不完的。
徐夏夏要做一些柿饼储存起来,冬天的时候吃。
摘好的硬柿子由赵有光和赵安抬进前院。
赵伯母和王柔柔在前院清洗削皮。
削好的皮也放在院子里摊平晾晒,到时候捂霜用。
徐夏夏则是负责将削好皮的柿子拿绳子串好,挂在提前搭好的竹竿上。
要晾晒半个月才能进行下一步。
这边前院院墙挂了满满一排,连隔壁的院墙上也挂满了金黄金黄的柿子。
沈夫人也来帮忙了。
几人说说笑笑间一天就过去了。
晚上徐夏夏和赵安窝在被窝里算钱。
为了方便结算,村里帮忙做工的人工钱都是一日一结算的。
今日支出了五百文,山上的村子里卖出去的柿子有差不多一两银子。
院子里还挂满了晾晒的柿子。
是个丰收年!
一天的时间就将柿子摘好了。
第二天开始摘梨。
梨也是不能放太久的。
昨天赵有才去山上卖柿子的时候,就统计了要梨的人家。
山上八个村子,总共需要三百斤的梨。
今天村民们摘下来的梨先往山上运了五百斤。
剩下的两百斤是徐夏夏让送上去给沈县令手下的官兵的。
他们守着深山和村子,自然也在耕种,但梨这种稀罕的果子是他们有钱也买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