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祁同伟站在纪伟楼下。
他没料到,自己竟会接到这样的安排。
抬头望着那栋楼,仿佛上次踏足此地不过是昨日之事。
而此刻,楼上某扇窗后,也有一双眼睛
正静静落在楼下那个熟悉的身影上。
祁同伟收到的指示,是纪伟下达的。
这意味着,此番权力角逐中。
纪伟背后的势力胜出,拿到了主导权。
对此,祁同伟并不在意。
也没必要在意,这与他相距甚远。
他明白,自己不过是枚棋子。
既是棋子,就该有棋子的本分。
这个道理,他心知肚明。
自始至终,他都是被推着前行。
毫无自主抉择,全凭他人摆布。
这样的处境,他早已习以为常。
换作任何人,处在祁同伟的位置上。
都只能俯首听命,无人能够例外。
眼下的祁同伟,在那些大人物眼中。
毫无自主空间,现实便是如此。
尽管此次表现尚可,但若想借此争取话语权。
简直是痴人说梦,祁同伟还没那么天真。
此刻的他,如同被命运扼住咽喉。
既然无力挣脱,便只能坦然承受。
这话虽刺耳,却是赤裸的现实。
拾级而上时,祁同伟暗自打量。
这个全国最高监察机构,处处透着繁忙景象。
众人各司其职,他对这里仍感陌生。
忽然,一位身着制服的年轻女子迎面走来。
“您是从汉东来的祁书籍吧?“
闻声抬首,只见眉眼温婉的姑娘正含笑相询。
祁同伟坦然颔首:“正是,请问你是?“
女子眼中掠过一丝得色,旋即恢复如常。
“我是李书籍的秘书,您叫我小乔就好。
李书籍正等着您,请随我来。”
祁同伟默然跟随,始终保持着半步距离。
他深谙做客之道——既为棋子,便该安守本分。
前方女子款款而行,他始终目不斜视。
电梯攀升时,年轻秘书暗自诧异。
她接待过诸多来访者,不是战战兢兢,便是打探不休。
此处可是纪伟,执掌生杀大权的所在。
即便她的上司仅是第三书籍,亦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偏偏这位祁书籍,竟如此气定神闲。
少女心中泛起涟漪,却谨守本分。
在这里,多言多失是铁律。
穿过长廊停在一扇门前,女子欠身告退。
祁同伟整了整衣襟,叩门三响。
室内立即传来回应,推门所见令人意外——
办公桌后坐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头顶微秃。
这般魁梧身形与文职身份形成的反差,令人侧目。
“李书籍,我是祁同伟。
奉命前来报到。”
壮汉闻言展颜,目光灼灼:“快请坐。
就当在汉东一样,不必拘礼。
我和你们沙书籍是穿开裆裤的交情,都是自己人。”
祁同伟瞳孔微震。
沙瑞金竟有这般背景?
若真如此,高育良还争什么?
这样的人物只需一句话,师徒二人便不敢造次。
早该明白,眼前这位的分量。
高育良尚且顾及影响,若换作自己。
随便找个由头关押个一年半载,易如反掌。
而祁同伟此人,正是沙瑞金的结拜兄长。
先前向沙瑞金递交投名状的,正是此人。
年岁略长于沙瑞金,权势却高出不止一筹。
祁同伟虽不明就里,但既然这位发了话。
他便照做,唯命是从。
在体制之中,若不知如何自处。
本能地服从命令,至少不会出错。
这一点,祁同伟拿捏得恰到好处。
当即依言落座,规规矩矩坐在对方面前。
此刻这位李书籍,望着祁同伟的目光中满是赞许。
他正是最早布局对付赵立春之人。
正因如此,才有沙瑞金空降汉东,赵立春调任京城的局面。
此事虽人尽皆知。
但仅限于权力中枢。
以祁同伟的层级,尚不足以知晓。
前番沙瑞金星夜进京,呈递的赵瑞龙初审报告上,自始至终都是祁同伟的签字。
故而李书籍对祁同伟,印象尤为深刻。
言谈之间,尽是褒奖之词。
“同伟,这次行动可圈可点。
不仅肃清了缅北顽匪,更未留任何把柄。
尤为难得的是,最终审判大快人心。
看得人热血沸腾,如今国家。
正需要你这样的青年才俊,若非有你。
那几个祸害恐怕还能逍遥法外,那才真是贻笑大方。”
李书籍说话时。
对祁同伟的表现,显然极为满意。
毕竟此刻,祁同伟的作用举足轻重。
若不表现得重视些,恐怕会横生枝节。
虽说祁同伟不敢有二心,但终究有所不同。
此次行动,容不得半点差池。
这才是关键所在。
几句褒奖若能换来稳妥,他自然乐得为之。
祁同伟并非其嫡系,他也不好太过冒险。
面对如此大人物的称赞,祁同伟却异常冷静。
毕竟此刻,眼前之人于他而言。
完全是个陌路,上次的赵立春,已将他耍得团团转。
更何况这位明显更胜一筹的人物。
要知道,眼前这位可是能扳倒赵立春的存在。
比之赵立春,手段高明何止一筹,祁同伟岂敢松懈。
“李书籍过誉了,我所做一切。
皆依法而行,我本是警察出身。
扞卫法律尊严,责无旁贷。
此事,不过分内之责。
您如此夸奖,实在受之有愧。”
祁同伟的回答,滴水不漏。
即便面对这位高官的亲切态度,祁同伟依然保持警醒。
上次的教训,实在刻骨铭心。
被赵立春当作提线木偶般戏弄。
这是祁同伟无法释怀的,因此此刻的他。
万分谨慎,安排任务可以。
但不能设局害我,这就是底线。
如此简单的要求,却无法明言。
只能自己小心规避,这就是体制内的无奈。
无人能够幸免,但祁同伟这般态度,反倒让李书籍更为欣赏。
说实话。
到了他这个位置,能听真话的机会少之又少。
每次都要在纷繁复杂的讯息中。
抽丝剥茧寻找真相,实在劳心费神。
而祁同伟越是谨慎。
他越是欣赏,正是这样的祁同伟。
才让他此刻,格外满意。
“同伟,此次缅北事件。
影响深远,我们有数十万同胞遇难。
波及几十万家庭,此等惨剧。
是我们的耻辱,也给世界各国。
敲响了警钟,此时此刻。
有些真相,必须告知于你。
作为事件负责人,你有权知晓内情。
还望你,做好心理准备。”
闻听此言,祁同伟心头一紧。
这是要拿赵立春开刀了,此事。
虽然在李书籍看来,尚属机密。
但他殊不知,祁同伟离京赴汉东前。
早已洞悉真相,抵京后更确信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