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网者”提供的分析报告,如同一盏理智的明灯,照亮了林守心前路上的部分迷雾。“收藏家”的威胁清晰而迫切,其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冰冷逻辑,注定这将是一场持久且凶险的周旋。单纯的防御与反击,只会陷入被动,必须构建起让对方难以轻易“下手”甚至“下口”的体系。
他的目光再次落回那颗悬浮于虚无中的混沌节点。它依旧稳定,如同黑暗中的孤岛,但确实过于单一和脆弱。若“收藏家”不惜代价,动用某种大范围的空间隔绝或法则冻结手段,未必不能将其暂时“封存”乃至“剥离”。
必须让它从“孤岛”,变成“网络”中的一环。
心念既定,林守心不再犹豫。他盘膝虚坐于节点领域之外,混沌之瞳缓缓闭合,全部心神沉入胸膛那深邃旋转的混沌漩涡之中。
构建新的节点,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每一处虚无区域的内在“背景波动”与法则乱流特征都有细微差异,如同拥有不同的“地质结构”,需要量身定制的“地基”。他需要以第一个节点为“母本”和“参照系”,推演出最适合周边区域的新节点结构。
混沌漩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内部那由无数“意义”星辰点燃的创世薪火熊熊燃烧,提供着近乎无穷的推演算力。秩序之光与轮回之辉交织,模拟着不同结构的节点在对应虚无环境下的稳定性、抗干扰性以及与母节点的共鸣效率。
时间在无声的推演中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林守心猛然睁开双眼,混沌之瞳中闪过一抹了然。他再次抬手,指尖混沌本源流淌,但这一次,凝聚出的不再是单一的节点,而是…… 三颗!
这三颗新生的节点,大小与母节点相仿,但其内部结构却根据推演结果,做出了极其精微的调整。一颗更侧重于“空间锚定”,内部结构更加致密,用以应对较强的空间撕扯力;一颗更侧重于“能量疏导”,结构更具流线型,能更好地引导和转化湮灭之力;最后一颗则更侧重于“信息共鸣”,其结构与母节点近乎镜像,旨在建立最稳固的连接通道。
“去!”
林守心轻叱一声,三颗混沌节点如同拥有灵性的种子,精准地射向母节点周围三个不同的方位,没入那片死寂的虚无。
过程依旧凶险,湮灭之力汹涌而来。但有了母节点的“经验”和提前的结构优化,这三颗节点在林守心的精准操控下,虽有波折,却都成功地突破了阻碍,在预定位置扎下了根!
“嗡——!”
几乎在三颗子节点稳定下来的瞬间,一种质变发生了!
以母节点为核心,四颗节点之间,无形的混沌意韵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和效率共振、连接,瞬间构成了一个更加稳定、更加复杂的立体 “混沌网络” !
这个网络覆盖的范围,远超单一节点的十丈领域,达到了近百丈!网络内部的“界定场”强度提升了数倍,稳定性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更奇妙的是,网络内部的法则环境,开始自发地产生一种极其微弱、却真实不虚的…… “秩序潮汐”!
潮汐涌动间,网络范围内的虚无,其侵蚀性被进一步压制,甚至开始有极其稀薄的、被初步净化和定义的“原始灵气”从虚无中被提取、汇聚!虽然依旧稀薄到无法支撑生命,但这意味着,这个网络已经初步具备了从“无”中诞生“有”的…… “造血”功能!
与此同时,林守心清晰地感觉到,自身与这片网络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和深入。通过网络反馈而来的,不再是涓涓细流,而是一股更加精纯、更加磅礴的秩序能量与法则感悟!他的混沌本源在这股力量的滋养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凝练,对混沌之道的理解也水涨船高。
星火网络,初具雏形!
然而,就在林守心沉浸于网络成型带来的喜悦与力量提升之时,“织网者”提供的那份分析报告中,另一个被提及的潜在风险——“对更广阔宇宙层面关注度不足”,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显现。
并非来自“收藏家”的新一轮攻击,也非某个古老存在的直接注视。
而是来自网络本身运行后,对这片极西之地更深层次法则状态的…… 被动感知。
通过这个初生的混沌网络,林守心那本就敏锐的全息感知,被放大了何止十倍!他的“视线”穿透了表层虚无的混乱,开始触及这片区域更加本质、也更加令人不安的…… “底层状态”。
他“看”到了!
在这片被“归零”的虚无之下,那宇宙的“底布”之上,并非完全的“无”。而是存在着一种极其隐晦、却无处不在的、仿佛源自宇宙本底的…… “熵增暗流”!
这股暗流,并非能量,也非法则攻击,更像是一种恒定的、不可逆的宇宙规律在此地的具象化显现。它无声无息地流淌,缓慢却坚定地“磨损”着一切试图在此地建立的“秩序”,包括他的混沌网络!
他的节点和网络,之所以需要持续消耗心神与本源来维持,不仅仅是因为对抗表层的湮灭之力,更深层的原因,便是在对抗这股无处不在的“熵增暗流”!这股暗流,才是导致这片区域难以修复、难以诞生稳定存在的根本原因!它就像一种宇宙级别的“腐蚀剂”,不断将任何“有序”拉向“无序”,将任何“存在”拖向“热寂”!
之前的他,感知不到这股暗流,只能对抗其表现出来的结果(湮灭之力)。而现在,借助混沌网络,他终于窥见了这隐藏在幕后的“真正对手”!
这发现,让他心头沉重。
对抗一种有形的敌人或法则攻击,尚有方法可想。但对抗这种仿佛宇宙基本规律般的“熵增暗流”,又该如何着手?这几乎等同于要与宇宙的运行逻辑本身为敌!
难怪连那苍茫的“归零机制”都默许了这片虚无的存在,或许在它看来,这片区域只是宇宙“熵增”过程中的一个自然体现,无需特意清除,也无法真正清除。
难道他辛苦建立的混沌网络,最终也只能在这“熵增暗流”的不断磨损下,缓慢走向衰竭?他的织补大业,从根本上就是徒劳?
一丝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悄然掠过心头。
但下一刻,这丝无力感便被胸膛内那熊熊燃烧的创世薪火驱散。
他想起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想起了无数牺牲者托付的信念。
“熵增”或许是宇宙的规律,但“生命”、“文明”、“信念”、“守护”……这些在熵增背景下逆流而上的“奇迹”,难道就不是宇宙的一部分吗?
混沌之道,包容万有,难道就不能包容这“熵增”,并从中找到…… 逆流而上的方法?
他的混沌之瞳中,重新燃起了更加炽烈、也更加深邃的光芒。
他不再将“熵增暗流”视为必须消灭的敌人,而是开始以混沌的视角,去“观察”它,“理解”它,试图找到它与自身混沌网络共存、甚至…… 将其转化为养分的可能性。
这条路,注定比之前更加艰难,更加渺茫。
但这是他必须面对的道路。
就在林守心开始尝试以混沌意念去触碰、解析那无处不在的“熵增暗流”时,他没有注意到,通过这初生的混沌网络,一股极其独特、蕴含着“逆熵”意韵的微弱波动,正以一种超越常规维度的方式,向着宇宙深处扩散而去。
这一次,引起的关注,将远超之前……
---
(第115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