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传统丹派星际没落
星际贸易新秩序的建立,如同洪流席卷星海。联盟凭借“灵力区块链”、“智能合约”和“自动执行交易”这套组合拳,硬生生在错综复杂的星际格局中,杀出了一条血路,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极。丹药,作为联盟对外贸易的拳头产品和硬通货,随着这套高效、透明、可信的交易体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涌向宇宙的各个角落。
流云宗乃至整个联盟的丹道,迎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黄金时代”。巨大的需求刺激下,各大丹坊开足马力,生产线日夜不停。标准化、规模化、工业化炼丹,成为了绝对的主流。由苏晓团队制定的《星际丹药品控统一标准》,如同铁律,确保了每一批出厂丹药的稳定和可靠。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护照”,让买家扫一扫就能追溯源头,验明正身。智能合约则确保了交易瞬间完成,钱货两清,省去了无数扯皮和风险。
联盟的丹药,以其过硬的质量、稳定的供应和便捷的交易,迅速赢得了广大星际客户的信赖,市场份额节节攀升。灵元如同潮水般涌入联盟,支撑着“星火计划”、“追日计划”等一个个耗资巨大的超级工程。科技修仙的道路,似乎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然而,在这片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世景象之下,一股暗流却在悄然涌动,冲击着联盟丹道最古老的根基——传统丹派。
流云宗,丹霞峰。
这里曾是流云宗乃至整个联盟传统丹道的圣地。峰顶终年缭绕着各色丹霞,药香弥漫。每一位能在此开辟洞府的长老,无不是浸淫丹道数百年、技艺精湛的大师。他们炼丹,讲究的是“天人感应”、“水火相济”,依赖的是经年累月的经验、对药性的微妙把握,以及一丝玄之又玄的“丹缘”。一炉丹药,短则数月,长则数年,每一炉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可如今,丹霞峰却显得格外冷清。除了几位须发皆白、几乎从不离开自己洞府的老祖宗,年轻一辈的弟子已寥寥无几。就连峰主玄玑真人的大弟子,那位曾经被誉为丹霞峰未来希望的凌云子,此刻也站在峰顶,望着山下那片灯火通明、日夜轰鸣的“现代丹业园区”,脸上写满了落寞与挣扎。
园区内,巨大的“灵能聚合反应釜”取代了丹炉,精密的“药性色谱分析仪”替代了老师傅的“望、闻、问、切”,AI控制的“灵火调控系统”将温度稳定在毫秒级别。弟子们不再需要背诵浩如烟海的丹方典籍,只需要操作界面,监控数据流。效率何止提升了百倍?
“师尊,”凌云子声音干涩,对身旁闭目盘坐的玄玑真人说道,“山下‘百草堂’这个月的出货量,又创新高。他们用那套‘优化流水线’,三天炼出的‘筑基丹’,比我们丹霞峰弟子一年炼制的都多……而且,据说药性离散度,比我们手工炼制控制的还要低……”
玄玑真人缓缓睁开眼,眼中没有波澜,只有深不见底的疲惫。他面前,摆放着一尊古朴的紫金丹炉,炉火早已熄灭多时。
“量,不代表质。”玄玑真人的声音苍老而沙哑,“丹药,是有灵性的。是炼丹师以自身道境,引天地灵气,调和阴阳五行,赋予草木精华以生命的过程。那冷冰冰的机器,那按部就班的程序,炼出来的,不过是徒具其形的‘药渣’!没有魂!”
这番话,玄玑真人已经说过很多次。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市场用脚投票。星际贸易追求的是稳定、量大、性价比。客户才不关心你的丹药有没有“魂”,他们只关心疗效是否确切、数据是否透明、交易是否方便。传统丹派精心炼制、蕴含着一丝炼丹师个人感悟的“灵丹”,或许在某些极致效果上略有胜出,但其高昂的成本、漫长的周期、以及因人工操作不可避免的微小差异,在工业化、标准化的“科学丹”面前,毫无竞争力可言。
更让传统丹派难以接受的是,联盟高层,乃至整个社会的风向,都彻底倒向了“科学派”。
最新的“星际丹修高考”中,关于传统君臣佐使、火候把控的题目比例大幅缩减,取而代之的是灵能材料分子式、反应动力学、区块链加密原理等“科学内容”。想要进入顶尖的丹道研究院?可以,先通过“灵能编程”和“高等数学”的考核!
“灵力星际奥林匹克”大赛,最受瞩目的项目,不再是传统丹道的“斗丹”,而是“极限环境下的丹药稳定性设计”和“基于新材料的丹方AI推演算法竞赛”。
就连以往最看重“丹道天赋”和“心性悟性”的收徒标准,也变成了更看重“逻辑思维”、“学习能力”和“对新技术接受度”的“科学素养评估”。
一夜之间,传统丹师们苦修数百年的技艺、视若珍宝的经验,似乎都成了“落后”、“不精确”、“效率低下”的代名词。年轻弟子纷纷离开丹霞峰这样的传统山门,涌入各种“速成班”,学习如何操作自动化丹炉、如何分析灵能数据、如何编写智能合约。对他们而言,能快速炼制出符合星际标准、能卖上好价钱的丹药,才是实实在在的前途。那种需要数十年如一日打磨、靠“悟性”和“机缘”的传统丹道,太慢,太不确定了。
丹霞峰的没落,并非个例。联盟境内,几乎所有以传统技艺着称的丹道宗门、世家,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人才断档,传承凋零,市场萎缩。曾经门庭若市的古老丹坊,如今门可罗雀。一些中小型传统丹派,甚至不得不转型,成为大型工业化丹企的原材料供应商,或者承接一些“科学丹”不愿涉及的、利润微薄的冷门丹药定制业务,勉强度日。
“我们……错了吗?”一位传统丹派的长老,在一次小范围的聚会上,醉眼朦胧地喃喃自语,“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真的就一文不值了吗?”
无人回答。只有窗外,现代丹业园区那永不熄灭的灵光,将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也映照出他们脸上深刻的皱纹和无法掩饰的迷茫。
联盟高层并非没有注意到这一现象。林枫在一次内部会议上,也提及了此事:“传统丹派的困境,是时代变革的阵痛。我们尊重传统,但不能因循守旧。科技的浪潮不可阻挡,我们要做的是引导,是融合,而不是抱残守缺。”
苏晓则从技术角度提出:“传统丹道中蕴含的许多哲学思想和对能量、物质交互的直觉理解,其实具有很高的价值。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用科学的方法,去解析、量化这些‘只可意会’的经验,将其转化为可学习、可复制的模型,反过来促进科学炼丹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理念是美好的,现实却是冰冷的。在“效率至上”、“市场为王”的星际贸易洪流中,传统丹派这艘古老的航船,正在不可避免地缓缓沉没。它们的“没落”,似乎已成定局。
这一日,玄玑真人独自一人,登上丹霞峰最高处。山风猎猎,吹动他雪白的长须。他望着脚下那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山河,望着远方星海中往来穿梭的贸易星舰,久久沉默。
他的手中,摩挲着一枚温润的玉简,里面记录的,是丹霞峰一脉相传的最高丹道秘法——《九转金丹诀》。此法需以心神淬炼,耗时百年,方有可能炼成一粒,有夺天地造化之效。可如今,还有谁,愿意花百年光阴,去炼一粒可能永远也卖不出去的丹药呢?
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消散在风里。
传统丹派的星际没落,是丹修文明在科技飞跃和星际扩张进程中,必然付出的代价,也是一代人在时代车轮下,无法言说的悲歌。然而,古老的智慧真的会就此湮灭吗?或许,在未来的某个节点,当科技遇到无法逾越的瓶颈时,这些被尘封的传统,会以另一种形式,重新焕发出惊人的光彩。只是此刻,夜色正浓,寒意料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