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九年九月甲子,许都南郊。
黎明前的黑暗中,十万大军已在校场列阵完毕。秋风猎猎,旌旗漫卷,整个校场肃杀无声,唯有战旗在风中作响的猎猎声。
袁绍身着朝服,陪同汉献帝登上九丈阅兵台。献帝身着十二章纹冕服,神情庄重,左右侍立着司徒赵温、司空张喜等三公九卿。曹操、荀彧等文武重臣随侍在侧。满朝文武分列阅兵台两侧,个个神情肃穆。
陛下请看,袁绍恭敬地指着校场,此乃我大汉重整之师,必能肃清寰宇,重振朝纲。
献帝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台下森严的军阵,不禁感叹:晋王整军有方,实乃社稷之福。
台下,来自各州的使者早已在观礼台就座,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震撼与不安。朝臣们窃窃私语,光禄勋桓典低声对太仆韩融道:如此军容,便是当年武帝之时,也不过如此啊。
大司农张义抚须叹道:自董卓乱政以来,何曾见过这等雄师?
辰时正,旭日东升。第一缕阳光洒在校场上,照亮了十万将士的铠甲,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献帝起身,亲自击鼓三声,阅兵正式开始。
战鼓雷动,号角长鸣。首先入场的是武卫新军。一万二千名精锐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阅兵台,玄色铠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寒光。
武卫新军,参见陛下!参见晋王!许褚、赵云在马上行礼,声震云霄。
观礼台上的使者们无不色变。少府孔融不禁赞叹:步伐整齐,军容严整,真乃虎狼之师!
宗正刘艾低声道:许仲康勇冠三军,赵子龙忠勇无双,有此二人统领新军,京师无忧矣。
接下来入场的是北军。五万大军分成五个方阵,颜良、文丑一马当先,身后将士如山如海。
北军将士,参见陛下!参见晋王!
卫尉甄举对身旁的执金吾伏完道:颜良、文丑皆万人敌,如今统领北军,可谓人尽其才。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冲破警戒,直驰阅兵台。马上骑士滚鞍下跪,高举军报:
朔方八百里加急!张辽、高顺、田丰、田豫四位将军已肃清朔方全境,收拢流民十万,拓地千里!
全场哗然。尚书令荀彧立即出列:陛下,此乃天佑大汉!
袁绍接过军报,略一浏览,当即向献帝躬身:
陛下,此乃天佑大汉!臣请即刻册封有功之臣。
献帝颔首允准:准奏。
袁绍转身,声音传遍校场:
上表陛下:封田豫为朔方牧,总领朔方军政!命韩珩为朔方督都,王双、马忠为副将,辅佐田豫经营朔方!
这个任命让在场众人震惊不已。太常卿种拂低声对太仆韩融道:朔方新定就设州牧,晋王经营北疆的决心可见一斑。
更令人吃惊的还在后面。袁绍继续奏道:
臣请重建卫尉麾下许都南军,调张辽、高顺返京,任南军正副统领,拱卫京师!
献帝当即准奏:准!重建南军,以卫社稷。
大鸿胪周奂不禁感叹:张文远善攻,高孝父善守,二人配合,京师固若金汤矣。
阅兵继续进行,但气氛已然不同。各州州军依次亮相,每一支军队经过阅兵台时,都发出震天动地的呐喊:陛下万岁!晋王千岁!
特殊兵种的展示更是精彩纷呈。张合的大戟士重甲方阵,每一步都地动山摇;曹洪的屯田军展示兵农合一;幽州渔阳铁骑表演骑射,箭无虚发。
光禄大夫郗虑赞叹道:兵农合一,实为良策。既可省却粮饷,又能保境安民。
阅兵至午时,袁绍暗中吩咐贾诩:速传密令,让田丰即日返京。另传令张辽、高顺,交接朔方军务后立即返京就任。
正午时分,所有参阅部队重新列阵。十万大军肃立校场,鸦雀无声。
袁绍陪同献帝走到阅兵台前沿,献帝亲自训示:
将士们!今日朕见军容鼎盛,心甚慰之。望尔等精忠报国,助朕重振汉室!
十万将士齐声高呼:愿为陛下效死!
声浪如雷,震天动地。
袁绍接着道:今日阅兵,非为耀武扬威,而为昭示天下:汉室犹在,天命未改!重建南军,更是要彰显朝廷威严,拱卫京师重地!
他转向观礼台,目光如电:请各位使者转告你家主公: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愿共扶汉室者,陛下必以国士待之;若执迷不悟...
他顿了顿,声音转冷:这十万雄师,便是答案!
这番话如惊雷般在所有使者心中炸响。侍中钟繇低声对荀彧道:晋王此言,可谓恩威并施。
献帝适时开口,声音虽然不大,却格外清晰:
诸卿回去转告各地州牧,若愿归顺朝廷,朕必不吝封赏。
阅兵仪式在震天的声中结束。使节们来不及参加宴席,纷纷告辞离去。他们需要立即将今日所见所闻回报各自的主公。
司徒赵温望着匆匆离去的使者,对司空张喜叹道:今日之后,天下格局定矣。
太仆韩融点头道:各方诸侯见如此军容,必生归顺之心。
当晚,晋王府内,袁绍与心腹们总结今日得失。满朝文武也都在各自府中议论今日盛况。
大司农张义在府中对门生道:晋王今日之举,既显军威,又安民心,更震慑诸侯,实乃高明。
卫尉甄举则对属下说:南军重建,张辽、高顺返京,京师防务必将固若金汤。
而在司空府中,张喜对前来拜访的几位老臣道:今日阅兵,晋王处处以陛下为首,可见其仍尊汉室。此乃社稷之幸。
曹操首先道:今日阅兵,效果超出预期。特别是重建南军之议,正合时宜。
荀彧补充:张辽、高顺返京统领南军,既可加强京师防务,又能震慑各方势力。朝中老臣对此安排也都颇为认可。
郭嘉轻咳一声:各州使者匆匆离去,正说明他们已被震慑。张辽、高顺调任南军的消息,必会让那些心怀异志者三思。
贾诩阴明一笑:已按殿下吩咐,密令田丰返京。朔方有田豫坐镇,韩珩等人辅佐,足可保北疆无虞。
袁绍满意地点头:南军重建,不仅要拱卫京师,更要成为朝廷的利剑。张辽善攻,高顺善守,二人配合,相得益彰。
他特别嘱咐:文若,你要协助张辽、高顺尽快完成南军建制。南军将士,必须是最忠诚、最精锐之师。
又对曹操道:孟德,待张辽、高顺到任后,你要亲自过问南军训练事宜。
这时,侍从来报:田豫将军八百里加急,朔方已开始推行《垦荒令》,流民安置顺利。张辽、高顺将军已交接军务,即日启程返京。
袁绍展信阅读,不禁击节称赞:好!朔方新定,就能如此迅速安抚流民,田豫真乃能臣!张辽、高顺也是雷厉风行。
他当即下令:传令嘉奖田豫,特许其便宜行事之权。朔方一切军政要务,可由他先行决断。另派快马迎接张辽、高顺,让他们尽快到任。
月光如水,袁绍独自站在院中,思考着接下来的布局。南军的重建,不仅是为了加强京师防务,更是向天下昭示:朝廷正在他的辅佐下重振威严。张辽、高顺这等名将入主南军,必将使许都固若金汤。
而在返回朔方的路上,田丰接到密令,立即调转马头,星夜兼程赶往许都。与此同时,张辽和高顺也带着亲兵,快马加鞭奔赴京师,准备接手这支重建的皇家禁军。
这一夜,许都的灯火格外明亮,仿佛在向整个天下宣告: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开启。南军的重建,标志着朝廷在袁绍的辅佐下正在重振威严。从三公九卿到普通朝臣,无不感受到这股强大的力量正在重塑这个时代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