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项目中,结构相对最简单的电动三轮车厂率先完成生产线调试。毕竟,在临江市已有成熟的经验,搬到宝安,主要是扩大产能和升级设备。
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日子。
史云鹏主任和黄将军特意推迟了返回京城的行程,专程前来见证产业园的第1台正式产品下线。
电动三轮车总装车间内,干净整洁,灯光明亮。一条简洁而高效的自动化流水线缓缓运行。车架在线上移动,机械臂依次安装上前叉、后桥、车轮。接着工人(因保密性不强,目前仍需少量技术工人进行辅助作业和最终检验)配合机器人安装上载货车厢、车把、仪表盘。最后专用的安装台将预先组装好的、采用固态电池的电源包推入车架底部的滑轨,锁死。
一辆崭新的、漆水光亮、造型实用的电动三轮车驶下生产线末端。
尤启明亲自将一把象征性的钥匙,交给了激动不已的电动三轮车厂负责人(一位从临江市调来的资深工程师),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虽然这只是一辆三轮车,但它标志着“宝安高科技产业园”实现了从建设到生产的零的突破!
“立刻进行路试!”尤启明下令。
测试员跳上车,熟练地启动。车辆几乎无声地滑出车间,驶上产业园内部宽阔的道路。
加速、转向、制动、载重测试……各项性能指标完美。尤其是在载重一吨的情况下,车辆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续航里程远超当前任何燃油车辆。
史云鹏看着那辆在道路上灵活行驶的三轮车,感慨道:“别小看这辆三轮车,生产队的社员需要它,拉的多,不挑路,工厂机关学校也需要它,不仅能拉货,还能拉十个人,满电500公里的行驶里程,去周边的城市办事可以打个来回。能拉货,省油……哦不,省电,维护简单,这要是推广开来,对活跃基层经济作用不可估量!”
黄将军也点头:“部队后勤部门也需要大量这样的车辆,用于机场、码头、仓库内部的短途转运,安静、无污染、载重量大、省钱,好处简直太多了。”
第一辆电动三轮车的成功下线,如同一剂强心针,激励了产业园内所有建设者和技术人员。
紧随其后,备受瞩目的五吨载重卡车和电动吉普车也相继迎来了首车下线的时刻。
卡车的下线仪式更为隆重一些。当那辆线条硬朗、驾驶室宽大、图着崭新厂标的绿色重型卡车,在总装线上完成最后一道工序,鸣响低沉而有力的电喇叭驶下生产线时,车间里爆发出了更大的欢呼声。
尤启明邀请史云鹏主任为第一辆卡车剪彩。史云鹏手持剪刀,手都有些微微颤抖。他深知这种高效、省油的卡车对于龙国物流运输业意味着什么——更低的成本,更快的效率,更强的运输力!
“立刻进行油耗和负载测试!”尤启明再次下令。
测试结果很快传来:“在满载五吨货物,综合路况下,百公里油耗稳定在6.5至7.0升之间,确凿无疑地达到了设计标准,碾压当前国内外所有同级别产品!消息传来,史云鹏激动地连连说:“好!好!好!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国之重器!”
然而,最让人心潮澎湃的,还是电动吉普车的下线。
当那辆外观霸气、充满力量感的墨绿色吉普车,静悄悄地驶下生产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被牢牢吸引。它摒弃了传统吉普车方盒子般的粗犷,线条更加流畅,富有肌肉感,车头灯光设计犀利,高大的轮胎和坚实的悬挂系统,彰显着其越野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