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青松的正式加入,为优化研究院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新动力。他不仅带来了对木系法则的深刻理解,更带来了一套相对严谨的、基于百草峰传承的灵植培育与丹药炼制基础体系。这与沈问天马行空的“优化”理念形成了良好的互补。
研究院总部,那间被沈问命名为“需求分析与迭代规划室”(其实就是大了点的静室,墙上挂了一块打磨光滑的黑石板)的房间里,核心成员齐聚一堂。
沈问站在黑板前,上面画着一些歪歪扭扭的框架图和只有他自己能完全看懂的符号。
“各位,新的‘版本迭代周期’开始了。”沈问用一根炭笔敲了敲黑板,“我们的目标是:在内门选拔开始前,将研究院的整体实力和协作能力,提升到‘2.0版本’!为此,我决定引入‘敏捷开发’模式!”
林小鱼、王大石、苏小婉,以及新加入的沐青松,都好奇地看着他。连趴在沈问肩膀上打盹的小槽也竖起了耳朵。
“所谓‘敏捷开发’,核心就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持续交付价值。”沈问开始灌输现代项目管理术语,“我们把大的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的‘用户故事’或者说‘任务点’,比如‘优化林小鱼的破妄剑意第三式衔接速度’、‘提升王大石磐石体术的瞬间爆发力’、‘协助沐青松构建具备抗干扰能力的木灵防御领域’、‘让苏小婉的数据记录与分析效率提升50%’等等。”
他看向众人:“每个人,包括我自己,都是这个开发团队的一员。我们每天进行‘站会’,简单汇报进度、遇到的问题和下一步计划。遇到难点,团队协作攻关。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就算一次‘成功交付’,积累信心和经验。”
沐青松听得眼中异彩连连,他习惯了百草峰按部就班的修行和研究模式,沈问这种高效、聚焦、强调协作与快速反馈的方式,让他感觉耳目一新,并且隐隐觉得非常契合“优化”的本质。
林小鱼微微颔首,她喜欢这种目标明确、直接高效的方式。
王大石挠挠头:“听着挺带劲!就是这‘站会’……能不能坐着开?”
苏小婉则已经拿出玉简开始记录关键词,准备会后整理成册,命名为《研究院敏捷开发管理规范(试行版)》。
“具体实施细节,由小婉后续整理发布。”沈问一锤定音,“现在,分配第一阶段(为期十天)的核心任务!”
“小鱼,你的任务是进一步纯化‘破妄剑意’,并尝试将‘极速反应’天赋更深层次融入剑招,目标是出剑速度再提升一成,同时开发一招基于‘规则插件’理念的、能够短暂干扰对手灵力运行的‘沉默剑印’。”
“收到。”林小鱼言简意赅,眼中已有剑光闪烁。
“大石,你的‘磐石体魄’防御力足够,但机动性和反击能力是短板。接下来,主攻‘大地脉动’与自身力量的协调,目标是能够瞬间爆发出三倍以上的冲击力,并且掌握短距离‘土遁·闪现’技巧,用于贴近对手。可以参考一下《云海御风诀》里关于气流运用的原理。”
“好嘞!土遁闪现?听着就酷!”王大石摩拳擦掌。
“沐师兄,你的任务是双线并行。一是深入研究木系灵力中的‘净化’与‘生机’特性,尝试开发能够有效克制类似黑袍人那种阴邪力量的防御或反击手段。二是利用你的草木亲和力,协助小婉优化研究院周边的灵植环境,构建一个小型的‘聚灵’和‘预警’阵法。”
沐青松肃然点头:“沈院长放心,青松必竭尽全力。”他已经迅速进入了角色。
“小婉,你负责统筹全局,记录所有实验数据,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加快对那批新入门弟子的培训和筛选,从中发掘有潜力者,补充到各小组。情报收集工作也不能放松,重点关注宗门内关于‘归墟’的任何风吹草动,以及……戒律堂对我们研究院的‘监控’动态。”
“明白!院长!”苏小婉干劲十足,感觉自己肩负着整个研究院的“中枢神经系统”重任。
“至于我,”沈问顿了顿,“我会专注于‘规则插件’的深度开发和完善,同时开始尝试炼制‘一语道破令’的升级版。另外,也会定期去‘那个地方’(指灵兽园山谷),看看能不能获取更多信息。”
任务分配完毕,优化研究院这台新生的“机器”,开始按照“敏捷开发”的模式,高速运转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翠微峰上可谓“热火朝天”。
林小鱼的练剑处,剑啸声不绝于耳,时而能看到她凝立不动,周身剑意引动规则微澜,时而又见她身化残影,剑光如电,测试着“沉默剑印”的雏形。
王大石则在专门开辟的体修场地上,一次次地撞击着特制的玄铁桩,尝试着将大地之力与自身蛮力完美结合,偶尔能听到他“嘿”的一声,地面微震,人已出现在数丈之外,虽然姿势还有些狼狈,但“土遁·闪现”已初见端倪。
沐青松要么在药圃里精心培育着带有净化特性的灵植,要么在静室中推演木灵防御领域的全新结构,身边缭绕着充满生机的翠绿光点。
苏小婉更是忙得团团转,记录数据、调配资源、培训新人、整理文档,还要时不时应对来自传功阁和戒律堂的“合规性检查”,但她乐在其中,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
沈问自己,则沉浸在“规则插件”的海洋里。他不断优化“插件代码”的简洁度,降低能量消耗,延长作用时间,并开始尝试构建更复杂的功能,比如短暂的“属性削弱”(给目标临时加载一个全属性下降5%的dEbUFF)或者“状态混淆”(让目标短时间内分不清敌我)。
同时,他也开始着手升级“一语道破令”。最初的版本只是简单粗暴的沉默效果,新版本他打算加入更精细的规则干扰,比如“法术反噬几率提升”、“灵力运转延迟”等可选效果,使其从“单体沉默”向“多功能战术干扰装置”演变。
每隔几天,他都会带着小槽去一趟灵兽园的那个神秘山谷。小槽似乎与那上古系统的联系更加紧密,能够调阅一些更外围的、非核心的日志记录。沈问通过这些零碎信息,拼凑出一些关于灵兽园历史、以及近期异常能量波动的规律,虽然还无法直接指向“归墟”,但积累的数据越多,未来的分析就越有利。
整个研究院,在一种紧张、充实而又充满创造力的氛围中,飞速成长着。每个人都清晰地看着自己以及同伴的进步,对即将到来的内门选拔,充满了期待,而非畏惧。
这一天,沈问刚刚完成一次“规则插件:属性削弱(试验版)”的构建,感觉神识消耗颇大,正准备休息片刻,苏小婉拿着一份玉简匆匆走了进来,脸色有些凝重。
“院长,刚收到的消息。本次内门选拔的初步规则……出来了。”
“哦?”沈问接过玉简,神识扫入。
片刻后,他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
“团队协作秘境生存战?外加个人擂台积分赛?还有……允许使用一切自制法宝、符箓、阵盘,包括……‘非传统手段’?”
这规则,听起来就像是专门为某些喜欢“创新”的团体准备的。
尤其是最后那条,几乎是把“欢迎优化研究院来搞事”写在了脸上。
“看来,这场‘压力测试’,会比我们想象的,更有意思。”沈问将玉简放下,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
“通知下去,明天‘站会’主题变更:内门选拔规则分析与针对性战术布置!”
真正的考验,即将来临。
(第290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