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港口的夜晚,闷热而漫长。曹云飞在简陋的招待所房间里,几乎一夜未眠。窗外隐约传来的海浪声和船只汽笛声,在他听来都像是某种未知的警示。陈卫国那边还没有消息,等待的每一分钟都显得格外煎熬。他反复回想着白天看船的每一个细节,林老板那看似坦诚却偶尔闪躲的眼神,强哥过分热情的推销,还有陈卫国那句“总觉得有点不对劲”的直觉,都像一根根细刺,扎在他的心头。
天刚蒙蒙亮,陈卫国就顶着两个黑眼圈回来了,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里有了光。
“曹大哥,联系上了!”陈卫国压低声音,难掩兴奋,“我爸托了好几层关系,找到了这边渔业局的一位退休的老工程师,姓周,技术顶呱呱,人品也正,答应帮咱们去看看!”
这真是雪中送炭!曹云飞悬着的心落下了一半:“太好了!什么时候能去?”
“约好了,上午九点,码头见。”陈卫国看了看窗外泛白的天色,“咱先吃点东西,然后就去等着。”
上午九点整,一位穿着朴素中山装、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者准时出现在三号码头。他便是周工程师。相互介绍后,周工没有多余寒暄,直接说:“先看船。”
林老板和强哥看到周工,脸色都微微变了一下,显然认出了这位在当地渔业界颇有威望的老专家。林老板的态度比昨天更加谨慎,强哥的笑容也有些勉强。
周工上船后,仿佛变了个人。他眼神锐利,动作精准,完全不像个退休老人。他先是像曹云飞一样仔细查看了船体外部,然后用小锤轻轻敲击船板,侧耳倾听声音,判断木质的腐朽和空洞情况。接着,他重点检查了那几处修补过的位置,用手摸了摸补料的边缘,又询问了当初修补的细节,林老板的回答开始有些支吾。
最关键的是检查船底和主机内部。周工提出要将船拖上附近的船排(滑道)进行彻底检查。林老板一听,脸色就有些难看,推说船排今天排满了,不方便。
“不方便?”周工推了推老花镜,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买船不是买白菜,不看清楚船底,谁敢要?附近又不是只有一个船排,我可以联系。”
强哥赶紧打圆场:“周工,没必要这么麻烦吧?这船每年都保养的……”
周工看了强哥一眼,没说话,直接拿出一个小型的内窥镜设备——这在这个年代可是稀罕物——对曹云飞说:“船排一时半会儿排不上,先用这个看看主机缸内部况和部分船底龙骨连接处吧。”
看到内窥镜,林老板的额头开始冒汗了。在周工的要求下,他极不情愿地打开了机舱的几个关键检查口。
检查结果,让曹云飞的心彻底沉了下去。内窥镜显示,主机内部几个气缸壁有不同程度的磨损,远超正常使用年限,显然是超负荷运转甚至可能出过故障后勉强修复的。更严重的是,在检查一处靠近龙骨的船底暗舱时,发现了隐蔽的纵向裂纹!虽然被粗糙地修补过,但在专家眼里,这无疑是重大的结构安全隐患,就像一棵大树的树干有了暗伤,随时可能断裂!
“林老板,”周工收起设备,脸色严肃,“这船,你我都清楚,已经不是‘老旧’的问题了。主机需要大修,船底这道裂纹,是硬伤,修起来代价极大,而且不敢保证以后不出问题。你这船,不该是这个价卖啊。”
谎言被当场揭穿,林老板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强哥也讪讪地说不出话。原来,这船之前确实出过事故,重伤过龙骨,虽然表面修好了,但隐患极大,本地懂行的人根本不会要,他们这才想着忽悠外地来的买家。
曹云飞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周工确切的诊断,还是感到一阵后怕和愤怒。若不是陈卫国的直觉和周工的火眼金睛,他们几乎就要掉进这个精心伪装的大坑里!几千块钱差点打了水漂不说,真要是开着这条隐患船出海,后果不堪设想!
交易自然告吹。曹云飞强压着怒火,对周工千恩万谢,并按照约定付了一笔不菲的辛苦费。周工摆摆手,叹口气:“年轻人,买船是大事,谨慎点好。南边船多,机会还有,别灰心。”
希望破灭,带来的失落感是巨大的。离开码头,曹云飞和陈卫国情绪都有些低落。辛苦奔波千里,满怀希望,却遭遇如此骗局,任谁也难以平静。
“妈的!差点上了个大当!”陈卫国气得踢了一脚路边的石子。
曹云飞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吃一堑长一智。幸好发现得早,没造成损失。周工说得对,机会还有。”
话虽如此,但接下来去哪里找船?人生地不熟,时间又紧迫,两人一时间都有些迷茫。他们回到招待所,重新摊开地图,商量着下一步的计划。是去更大的港口城市碰运气?还是打道回府,等本地的淘汰船消息?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傍晚时分,招待所前台忽然叫住他们,说有人找。来人是一个面色焦急、皮肤黝黑的年轻渔民,自称姓何,是附近一个小渔村的。
“请问,是不是你们今天请周工验了一条船?”小何急切地问。
曹云飞和陈卫国对视一眼,警惕地点点头。
小何像是松了口气,连忙说:“两位大哥,别误会!我不是来找麻烦的。是这么回事,我们村有条好船,船主是我堂叔,老实人,船也好,就是因为家里急用钱,不得不卖。本来谈好了一个买家,结果那人临时变卦,把我堂叔坑苦了。我们今天听说有位北方来的老板请周工验船,眼光毒,为人正,就想来碰碰运气,看看你们还对别的船有兴趣不?”
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曹云飞没有立刻答应,而是仔细询问了船的情况。小何说的船,也是一条木壳渔船,吨位稍小一些,但船龄较新,只有五年左右,船主保养得极其用心,因为妻子重病,急需手术费,才忍痛出售,价格也非常实在。
“船就在我们村码头,离这不远。两位大哥要是有空,现在就可以跟我去看看!保证不像今天那条船!”小何言辞恳切。
遭遇过一次骗局,曹云飞更加谨慎。他想了想,提出一个要求:“看船可以,但我们还得请周工帮忙看看,行吗?”
小何一听,非但没有反对,反而很高兴:“那太好了!周工能来看,我堂叔求之不得!正好能证明我们船没问题!”
这次,小何的坦诚反而让曹云飞多了几分信任。他立刻让陈卫国再去联系周工,说明情况。周工听说后,居然也很爽快地答应了,说就当是帮忙帮到底。
于是,一行人趁着天色未黑,乘坐小何找来的小舢板,赶往那个名叫“月牙湾”的小渔村。夕阳下的月牙湾,宁静而美丽,与喧闹的大港口截然不同。码头上,一条收拾得干干净净、船身线条流畅的木船静静停泊着,在夕阳余晖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一个面容憔悴但眼神朴实的中年汉子正等在船边,正是船主何老四。
看到周工,何老四像是见到了救星,握着周工的手,眼圈都红了:“周工,您可得给咱这船做个主啊!这船跟我儿子一样,真真是好船啊……”
周工拍拍他的肩膀,没多说什么,再次开始了严谨的检查。这一次,检查过程非常顺利。船体完好,木质坚实,主机运行平稳有力,各种设备保养得宜。周工甚至亲自下到船底摸了摸,又用内窥镜仔细查看了关键部位,最后满意地点点头,对曹云飞说:“这条船,没问题。何老四是个实在人,这船他保养得比自家房子还上心。要不是家里遇上难处,绝不会卖。”
听到周工肯定的评价,又看着何老四那焦急而期盼的眼神,以及这条确实无可挑剔的船,曹云飞心中终于一块大石头落了地。这一次,他似乎真的找到了那条属于他的、可以托付身家性命的船。
价格谈得很顺利,何老四要价合理,曹云飞也没有过多压价。双方约定,明天白天办理过户手续,签订协议。
当晚,曹云飞和陈卫国被热情的何家留在村里吃饭。简单的渔家菜,却充满了诚意。看着何老四因为妻子的医药费有了着落而稍稍舒展的眉头,曹云飞觉得,这趟南下的波折,似乎都有了意义。他不仅是在为自己家寻找未来,也在无意中,帮助了另一个陷入困境的家庭。
夜深人静,躺在何家干净的客房里,听着窗外轻柔的海浪声,曹云飞的心终于踏实下来。他仿佛已经看到,这条名为“希望”的新船,正载着他们全家的梦想,驶向那片广阔的蔚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