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明,厨房的灯火已经亮起。陈砚舟将那本《龙吟九转宴初稿》摊开在操作台上,封面朝外,旁边摆着一盏老式台灯,昏黄的灯光洒在泛黄的书页上,仿佛无人看管。
他斜倚在灶台边,手里捏着一节干山楂,细细咀嚼着。这东西酸涩,却带着一种质朴的真实滋味。
门外响起脚步声,一个穿着灰色厨师服的年轻人低着头走进来,胸前工牌上印着二字。这是昨晚中介介绍来的学徒,简历写得干净利落,自称本地职校毕业,在两家连锁酒楼实习过。
陈砚舟没有作声,只是微微颔首。
宋小满已经在案板前站定,手中柳叶刀寒光一闪,一块白萝卜被削成薄片,轻轻一挑,便化作一朵精致的雕花立在盘中。几个早到的食客不禁拍手称赞。
你也来试试。陈砚舟说。
应了一声,上前取刀。手指触到刀柄的瞬间微微颤抖。他切下第一片,厚薄不均;第二片时刀锋偏斜,直接划破了左手食指。
血珠顿时涌出。
他低呼一声,缩回手想要躲避。
宋小满蹙眉:切个萝卜都稳不住?厨房不是儿戏之地。
那人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有点紧张......第一次在这么有名的店里工作。
陈砚舟转身从柜中取出一片特制笋片,放在小碟中递过去:止血的,含山楂粉和云南白药,敷上就好。
谢谢。他接过笋片,低头按在伤口上。
三分钟后,他的眼神开始涣散,嘴唇微微发麻,身体摇晃了一下,扶住墙壁:你......给我用了什么?
陈砚舟没有回答。
那人喉结滚动,仿佛无法自控,脱口而出:影,任务失败......菜谱没拿到......接头人今晚七点......老码头货仓b3......
话音未落,整个人瘫软下去,沿着墙壁滑坐在地。
陈砚舟立即向角落的服务员使了个眼色:打电话,请沈队马上过来。
十分钟后,沈君瑶带着两名警员快步走进厨房。她蹲下检查那人的状况,翻开眼皮、测试脉搏,随后示意同事给他戴上手铐。
麻醉剂反应很温和,不会伤身,但能让人吐露真言。陈砚舟解释道。
手法专业。沈君瑶站起身,鞋垫夹层里有微型存储卡,扫描了厨房布局图,还有这本手稿的前五页照片。
她把存储卡递给技术员,又取出一份简历复印件:推荐单位是御膳坊人力资源部,签字电子印鉴查到了——钱多多。
宋小满站在一旁,脸色略显苍白:他们真的敢偷菜谱?这是违法的吧?
不是敢不敢的问题。陈砚舟收起手稿,关上台灯,是以为我们查不出来。
沈君瑶整理好证据,临走前深深看了陈砚舟一眼:接下来要小心,这种人不会单独行动。
人被带走后,厨房恢复了宁静。
宋小满走到水池边洗手,手指仍在微微发抖。她凝视着水流,忽然说道:刚才他切萝卜时,右手虎口有茧,不是练刀留下的,像是长期握笔或操作仪器形成的。
陈砚舟点头:我注意到了。而且他袖口有油渍,那种光泽度,只有高档餐厅的银器擦拭布才会留下。
所以他根本不是什么学徒。
是职业间谍。他说,专门窃取配方、记录流程、拍摄图纸。钱多多派来的。
宋小满抬起头: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等着他们再派人来?
不必等。陈砚舟打开汤罐,里面是昨夜熬制的安神引,香气缓缓弥漫,他们想偷,我们就给他们看。
看什么?
假菜谱。他从内袋取出一份装订整齐的手稿,龙吟宴的顺序全部打乱,材料替换,火候颠倒,看起来像模像样,实际上吃了会反胃。
你要用这个设局?
不止如此。他把假手稿放进柜子最显眼的位置,又在旁边摆了个老旧笔记本,上面潦草地写着备用调味比例表让他们觉得有机可乘。
宋小满明白了:谁来偷,谁就中计。
没错。他盖上汤罐,而且这次,我不报警。
为什么?
报警只能抓人,不能断根。他注视着她,我们要让幕后主使亲自现身。
宋小满沉默片刻,突然转身拿起柳叶刀,在案板上飞快地切了一段胡萝卜。刀光闪烁间,一朵八瓣花瞬间成形。
我守后厨。她说,谁敢碰柜子,我就让他见识见识什么叫飞刀。
陈砚舟微微一笑:行,那你负责震慑,我负责布局。
正午时分,店里来了个陌生面孔。
三十多岁,戴着眼镜,提着黑色公文包,自称是餐饮协会调研员,要求参观后厨环境,撰写行业报告。
陈砚舟正在翻炒青菜,头也不抬:后厨不对外开放。
陈老板,我们这也是为行业发展做贡献。那人陪着笑,听说您这儿要办龙吟宴,名额抢手得很。我们协会想做个专题,推广正规餐饮文化。
那你去乔振海那里做专题。陈砚舟将菜装盘,他那儿天天讲文化。
对方笑容僵了僵:您误会了,我是个人来访,不代表协会立场。
陈砚舟把菜装好,那你更不该进来。私人身份,更容易惹麻烦。
那人还想说什么,宋小满已经站在通道口,手中把玩着一把小刀,刀尖朝下,姿态却带着明显的警告意味。
参观结束。她说,请出门右转。
男人看了看她,又看了看陈砚舟,最终笑了笑:好,我改天再来。
他离开时,脚步比进来时急促许多。
陈砚舟透过玻璃窗目送他上车,记下了车牌尾号789。
下午三点,快递送来一个匿名包裹。
没有寄件人信息,收件人写着:陈砚舟。
他当着众人的面拆开,里面是一本精装菜谱,封面烫金写着《御膳秘传·改良版》,翻开第一页,赫然标注着龙吟宴结构优化。
挺着急的。陈砚舟冷笑。
他没有丢弃,也没有报警,而是将菜谱放在前台,贴了张纸条:失物招领,请失主凭身份证领取。
随后继续他的烹饪。
傍晚六点,临近打烊时分,一个穿着外卖服的男人走进来,放下保温箱就说:有人让我来取个东西。
叫什么名字?服务员问道。
不知道,只说让我来拿一本金色封面的书。
服务员指了指前台。
那人走过去,伸手去取菜谱。
就在他指尖触碰到封面的瞬间,宋小满从侧门闪出,一脚踢在他手腕上。菜谱应声落地,他想逃跑,许铮不知何时已出现在门口,机械臂一挡,直接将他按在墙上。
陈砚舟缓步走出,拾起菜谱:你们老板是不是姓钱?
那人咬紧牙关,一言不发。
不说也行。陈砚舟翻到最后一页,这本东西,是我昨天晚上打印的。连纸张型号都是错的。真正的菜谱用的是宣纸加棉浆,这种铜版纸,连厨房的湿度都承受不住。
他合上书:你们连基本常识都没有,还好意思来偷?
那人脸色骤变。
回去告诉钱多多。陈砚舟把书塞回他怀里,下次想动手,先找个懂行的。
人被赶走后,陈砚舟回到厨房。
灶火仍在燃烧,汤罐微微沸腾,香气一圈圈弥漫开来。
他坐下来,打开真正的《龙吟九转宴初稿》,翻到最后一页。
第九转:破局菜——无名羹。
他用笔在下面轻轻划了一道线。
窗外,工人们正在悬挂横幅,红布徐徐展开,上面写着龙吟宴首次公开抽签仪式明日十点举行。
陈砚舟合上手稿,收进内袋。
他的手按在灶台上,跳动的火光映照在他的面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