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市刑侦支队的审讯室永远是恒温,23摄氏度的冷气裹着消毒水的味道,像一层密不透风的膜,贴在每个人的皮肤上。陈峰把搪瓷杯往桌上一放,杯底与桌面碰撞的脆响在寂静里炸开,他抬眼看向对面的男人——老鬼。 老鬼的头发半白,贴在头皮上,脸是松弛的,唯独眼睛亮得吓人,像藏在旧棉絮里的玻璃碴。他穿一件洗得发白的看守所号服,双手交叠放在桌沿,指节上有几道深浅不一的疤,那是常年跟金属、泥土打交道的痕迹。陈峰盯着那道最长的疤,从虎口延伸到手腕,十年前王先生失踪案的卷宗里,法医曾提到过类似的疤痕特征,只是当时线索断得太干净,这道疤始终没找到主人。李建国,陈峰开口,声音压得很低,故意避开老鬼这个道上的称呼,我们找你,不是为了上个月那桩工地失窃案——你心里清楚,我们要的是十年前的事。

老鬼的手指动了一下,像是被什么蛰了。他没抬头,目光落在搪瓷杯里晃荡的茶叶上,那茶叶沉在杯底,像泡发的陈年旧事。陈峰把一张照片推过去,照片上是个穿白衬衫的男人,戴圆框眼镜,嘴角弯着,背景是市博物馆的大门。那是王先生,十年前博物馆的临时文物修复助理,也是2014年9·17博物馆失窃案后,第一个失踪的人。王博文,老鬼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得像砂纸磨过木头,我以为他早被人忘了。没人忘。陈峰的手指敲了敲照片,他老婆每年都来支队,问我们能不能找到他,哪怕是……骨头。老鬼的喉结滚了一下,他抬起头,眼睛里的光暗了些,像是突然泄了气的皮球。审讯室的白炽灯照在他脸上,把皱纹里的阴影拉得很长,陈峰忽然觉得,眼前的男人不是什么鬼,只是个藏着太多秘密的老头,那些秘密像毒藤,早把他的五脏六腑缠得变了形。

9·17那天,博物馆闭馆整修,你用的是后勤通道的钥匙,陈峰开始说,每一个字都咬得很实,钥匙是王博文给你的——他当时想跟你学手艺,以为你们只是找些不值钱的老物件,直到你把战国青铜剑装进背包,他才知道自己卷进了盗墓团伙。老鬼没反驳,只是从口袋里摸出一颗薄荷糖——看守所允许带的唯一零食,他剥糖纸的动作很慢,糖纸的窸窣声在审讯室里格外清晰。“那把剑,是燕下都遗址出土的,剑身有郾王职的铭文,值多少钱,你比我清楚。陈峰继续说,他从档案袋里抽出一张复印件,是当年博物馆的文物清单,青铜剑那一行用红笔圈了出来,旁边写着一级文物。老鬼把薄荷糖塞进嘴里,冰凉的甜味似乎让他定了定神。王博文那小子,胆子小,心又软。他终于开口,语气里带着点说不清的复杂,得手后第三天,他找到我,说要退出,还说要把剑送回去。陈峰的心脏猛地一沉,他攥紧了手里的笔,指节泛白。所以你杀了他。不是疑问句,是陈述句。

老鬼的头垂得更低了,花白的头发遮住了眼睛。我劝过他,道上的事,进来了就别想出去。他不听,还说要去报警,说要揭发我。他的声音开始发颤,那天在城郊的废弃工厂,我跟他吵起来,他要抢我手里的剑,我……我拿起旁边的钢管,砸在了他头上。审讯室里的冷气似乎更冷了,陈峰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还有老鬼压抑的喘息。他拿出另一张地图,是城郊的卫星图,用红笔圈出一片拆迁区。埋尸的地方,是不是在那里?陈峰问,那是当年警方排查过多次的区域,后来因为拆迁,地貌全变了,线索就此中断。

老鬼点了点头,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一个位置。靠近老槐树下,那棵树有三个分叉,我埋在树根旁边,挖了两米深。他顿了顿,补充道,我还把他的眼镜埋在了旁边,那是他最喜欢的一副。陈峰把地图折好,放进档案袋。他看着老鬼,这个在道上名声赫赫、作案无数的老鬼,此刻像个泄了气的气球,再也没有半分嚣张。除了王博文的事,还有博物馆失窃案,你还有什么要交代的?陈峰问,他知道,老鬼手里藏着的,绝不止这两件事。

老鬼沉默了很久,久到陈峰以为他不会再开口,他忽然抬起头,眼睛里又有了光,只是那光里带着点破罐破摔的决绝。我还盗过三个古墓,都没被发现。他说,一个在邻市的云台山,是汉代的诸侯王墓;一个在清河镇的乱葬岗,是宋代的文官墓;还有一个在黑松林,是唐代的贵族墓。陈峰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立刻拿出录音笔,按下了录制键。具体位置,怎么进去的,盗了什么东西,都跟我说清楚。

老鬼喝了口杯里的凉水,开始慢慢说。他的声音很稳,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可每一个字,都在揭开一段尘封的罪行,那些被泥土掩埋的古墓,那些流失的文物,还有那个被灭口的年轻人,终于要在十年后,重见天日。城郊的拆迁区早已没了往日的模样,断壁残垣间长满了半人高的野草,风一吹,草叶哗啦作响,像是有人在低声叹息。陈峰带着刑侦支队的队员,还有法医组的人,站在一片空旷的土地上,手里拿着老鬼画的简易地图。队长,老鬼说的老槐树,去年台风的时候被刮倒了,树根都被挖走了。年轻警员小李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当地村委会提供的照片,照片上是一棵被连根拔起的老槐树,树干粗壮,确实有三个分叉。陈峰皱了皱眉,他蹲下身,抓起一把土,土是湿润的,带着点腐殖质的味道。扩大搜索范围,以老槐树原来的位置为中心,半径五十米,用洛阳铲勘探。他下令,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洛阳铲插进土里的声音,在寂静的拆迁区里此起彼伏。

法医张姐蹲在旁边,打开工具箱,拿出手套和物证袋。如果老鬼说的是真的,埋尸两米深,土壤的颜色会和周围不一样,而且尸骨埋了十年,应该还能提取到dNA。她一边说,一边观察着地面的痕迹。陈峰的目光扫过这片土地,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工厂区,王先生就是在这里被杀害,被埋进冰冷的泥土里。他想起王先生的老婆,那个每次来支队都红着眼眶的女人,她说王先生最喜欢研究青铜器,最大的梦想是能在博物馆里有自己的修复工作室。可这个梦想,永远停在了2014年。

队长,这里有异常!一个队员的声音传来,陈峰立刻跑过去。只见洛阳铲带上来的土是深褐色的,比周围的土更湿润,还带着点淡淡的腐味。挖!陈峰说,队员们立刻拿起铁锹,小心翼翼地往下挖。太阳慢慢升到头顶,阳光变得刺眼,队员们的额头上全是汗,可没人停下手里的活。挖了大概一米五深的时候,铁锹碰到了什么硬东西,发出咚的一声。小心点,用手挖。陈峰说,他戴上手套,蹲下身,一点点拨开泥土。

先是看到了一块布料的碎片,深蓝色的,质地很粗糙,像是工装裤的布料。接着,是一根骨头,是小腿骨,已经有些发黑,但形状还完整。张姐立刻凑过来,用手电筒照着骨头,看这个骨龄,大概在三十岁左右,和王先生当年的年龄吻合。队员们继续挖,更多的骨头露了出来,还有一副金属框架——是王先生的眼镜,镜片已经碎了,但镜框还保持着原来的形状。陈峰看着那副眼镜,心里一阵发酸,他拿出手机,拨通了王先生老婆的电话。喂,陈警官?电话那头的声音很轻柔,带着点期待。嫂子,陈峰的声音有些沙哑,我们……找到王先生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然后传来压抑的哭声,那哭声穿过听筒,落在陈峰的耳朵里,像一根针,扎得他心里发疼。谢谢你们,陈警官,谢谢你们……她断断续续地说,终于,终于能让他回家了。张姐把尸骨和眼镜装进物证袋,贴上标签。回去做dNA比对,确认身份后,就通知家属。她对陈峰说,陈峰点了点头,目光又落回那个土坑,十年了,王先生终于不用再待在黑暗的泥土里,他可以回家了。

回到支队,dNA比对结果很快就出来了,确认尸骨就是王博文。陈峰拿着报告,走进审讯室,把报告放在老鬼面前。王博文的尸骨找到了,dNA比对一致。他说,老鬼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像是愧疚,又像是解脱。我欠他的。老鬼说,声音很低,当年如果我没拉他进来,他现在应该还在博物馆里修文物,过着安稳日子。现在说这些没用了。陈峰说,你交代的三个古墓,我们已经联系了省文物局,明天一早就出发去云台山,你最好保证你说的都是真的。老鬼抬起头,看着陈峰,眼神很坚定。都是真的,我不会拿这种事骗你们。那些文物,埋在地下也是埋着,不如挖出来,交给国家,也算是……赎罪。陈峰没说话,他知道老鬼的“赎罪”来得太晚,可对于那些流失的文物来说,这份赎罪或许还来得及。他收拾好报告,走出审讯室,外面的天已经黑了,支队大楼的灯光亮着,像一座灯塔,照亮了那些被尘封的真相。明天,他们就要去云台山,寻找第一个古墓,寻找那些被老鬼盗走的文物,也寻找属于十年前的正义。

云台山在邻市的郊区,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山上长满了松树,远远望去,一片翠绿。陈峰带着刑侦支队的队员,还有省文物局的专家,一共二十多个人,分成两组,一组负责警戒,一组跟着老鬼寻找古墓的入口。老鬼走在最前面,他手里拿着一把镰刀,一边砍着路边的杂草,一边往前走。他的脚步很稳,显然对这里很熟悉。前面那个山坳,就是古墓的入口。老鬼指着前面的一片洼地说,当年我跟两个同伙来的,用炸药炸开了一个口子,进去后发现是个诸侯王墓,里面有很多陶俑和青铜器。文物局的刘教授立刻凑过去,手里拿着地图,对照着地形。云台山这一带确实有汉代墓葬群的记载,但一直没找到具体位置,没想到被你们先找到了。刘教授的语气里带着点兴奋,又带着点惋惜,可惜被盗墓贼捷足先登了。陈峰示意队员们做好警戒,然后跟着老鬼和刘教授往山坳走去。山坳里的杂草更密,老鬼用镰刀砍出一条路,走到一处相对平坦的地方,他蹲下身,用手拨开泥土,露出一块青石板。入口就在这下面,当年我们把青石板移开,下面就是盗洞。

队员们立刻拿来工具,小心翼翼地移开青石板,果然,一个直径约一米的盗洞出现在眼前,洞口边缘有明显的人工挖掘痕迹,还能看到一些散落的陶片。刘教授蹲在洞口,用手电筒往里照,里面应该是墓道,小心点,可能会有坍塌的风险。陈峰让队员们戴上安全帽,拿上手电筒,依次进入盗洞。盗洞很陡,只能容一个人爬行,陈峰跟在老鬼后面,手电筒的光在前面晃动,照亮了潮湿的泥土壁。爬了大概十米,前面豁然开朗,是一条长长的墓道,墓道两侧的墙壁上,还残留着一些彩绘的痕迹,虽然已经褪色,但能看出是汉代常见的云纹图案。前面就是主墓室。老鬼说,他的声音在墓道里回荡,带着点空旷的回响。陈峰让队员们放慢脚步,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生怕有什么危险。主墓室的门已经被破坏,倒在地上,里面一片狼藉,地上散落着很多陶俑的碎片,还有一些青铜器的残件。刘教授走进主墓室,看着眼前的景象,心疼地叹了口气。太可惜了,这么好的一座汉墓,被破坏成这样。他蹲下身,捡起一块陶片,“这是汉代的彩绘陶俑,看这个工艺,应该是诸侯王的陪葬品。

陈峰的目光扫过主墓室,在角落里发现了一个暗格,暗格的门是打开的,里面空无一物。老鬼,你从这里拿了什么?他问,老鬼走到暗格前,指着里面说,里面原本有一个青铜鼎,还有一套玉璧,我把它们卖给了一个广东的买家,现在不知道在哪里。陈峰皱了皱眉,他拿出相机,把主墓室里的景象一一拍下来,然后让队员们对现场进行勘查,提取指纹和脚印。刘教授,这里还能抢救出多少文物?陈峰问,刘教授摇了摇头,大部分文物都被偷走了,剩下的都是碎片,不过我们可以把这些碎片收集起来,慢慢修复,或许能还原一部分。队员们开始收集陶片和青铜器残件,小心翼翼地放进物证袋里。陈峰走到老鬼身边,看着他,另外两个古墓,位置也这么准确吗?老鬼点了点头,清河镇的宋代文官墓,在乱葬岗的最北边,有一棵老柏树,墓就在柏树下面;黑松林的唐代贵族墓,入口在一块大岩石后面,很好找。

陈峰拿出笔记本,把老鬼说的位置记下来,然后让队员们先把收集到的文物碎片运出去,再继续前往下一个古墓。走出盗洞的时候,外面的太阳已经偏西,金色的阳光透过松树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地上,像一片片碎金。刘教授看着手里的陶片,感慨地说:这些文物是国家的财富,能找回一部分,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陈峰看着远处的群山,心里想着,不管付出多少努力,都要把那些流失的文物找回来,也要把老鬼背后的同伙都揪出来,让他们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接下来,他们要去清河镇的乱葬岗,寻找第二个古墓,那里或许会有更多的线索,也或许会有更多的危险。

清河镇的乱葬岗在镇子的最北边,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地上散落着很多无主的墓碑,有的已经断裂,有的被野草淹没,风一吹,就能听到墓碑碰撞的“哐当”声,让人心里发毛。

陈峰带着队员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乌云压得很低,像是要下雨。老鬼走在前面,手里拿着手电筒,照向远处的一棵老柏树——那棵柏树很粗,树干上有很多裂纹,枝叶却很茂盛,在昏暗的天色里,像一个张开手臂的巨人。就是那棵柏树,墓就在下面。老鬼说,他的声音有点发颤,不知道是因为冷,还是因为别的。陈峰让队员们拿出工具,在柏树周围开始挖掘,手电筒的光在黑暗里晃动,照亮了队员们忙碌的身影。 挖了大概一个小时,突然有人喊:队长,这里有东西!陈峰跑过去,只见土里露出一块青砖,砖上有精美的花纹。“是宋代的墓砖!刘教授兴奋地说,宋代的文官墓,用的就是这种带花纹的青砖,看来我们找对地方了。队员们加快了挖掘速度,很快,一个长方形的墓坑出现在眼前,墓坑的四周是青砖砌成的墙壁,上面还能看到一些雕刻的图案,有花鸟,还有人物,虽然有些模糊,但能看出工艺很精湛。小心点,别破坏了墓壁。刘教授叮嘱道。

陈峰让队员们用撬棍小心翼翼地撬开墓顶的青砖,里面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墓室内很整洁,没有被翻动过的痕迹,正中央放着一口石棺,石棺的两侧,还放着几个陶罐和瓷器。怎么会这么整洁?小李疑惑地问,老鬼不是说他盗过这里吗?老鬼也愣住了,他走进墓室,蹲在石棺旁边,仔细地看着周围的环境。不对,当年我来的时候,石棺是打开的,里面的文物都被我拿走了,怎么会……他的声音里带着点不解,又带着点慌乱。

陈峰的目光变得警惕起来,他看着老鬼,你说实话,当年你到底有没有盗过这里?老鬼立刻站起来,摆了摆手,我真的盗过!我拿走了里面的一块墓志铭,还有一个青瓷碗,我记得很清楚,墓志铭上写着墓主人的名字,是宋代的一个文官,叫李从善。刘教授走到石棺旁边,用手电筒照了照石棺的盖子,发现盖子上有明显的撬动痕迹。看来老鬼说的是真的,只是后来可能有人把石棺盖回去了,还放回了一些文物。刘教授推测道,也有可能是其他盗墓团伙来过,又把文物放回来了,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

陈峰让队员们对墓室进行仔细勘查,看看有没有留下什么线索。队员们在石棺的缝隙里发现了一根头发,还有一些泥土样本,立刻装进了物证袋。刘教授则在墓室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块破碎的墓志铭,上面确实有李从善三个字。这就是老鬼说的墓志铭,看来他没有撒谎。刘教授说。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下起了大雨,雨点打在墓坑的青砖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队长,雨太大了,再不走,墓坑可能会坍塌!外面的队员喊道。陈峰看了看墓室里的文物,对刘教授说:先把能带走的文物运出去,剩下的明天再来处理。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小心翼翼地把陶罐、瓷器和破碎的墓志铭装进箱子里,然后抬出墓坑。老鬼跟在后面,看着那些文物,眼神里带着点复杂的情绪。当年我拿走的青瓷碗,卖给了一个香港的买家,现在不知道在哪里。他低声说。

陈峰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关系,只要你把所有的线索都提供给我们,我们一定能把那些文物找回来。雨越下越大,队员们抬着文物箱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下走,手电筒的光在雨幕里晃动,像一点点微弱的星火,却照亮了追寻真相的路。

回到镇上的临时住处,陈峰让队员们把文物交给刘教授进行初步鉴定,然后把老鬼带到房间里。黑松林的唐代贵族墓,你确定没有问题吗?陈峰问,老鬼点了点头,确定,那个墓我记得很清楚,里面有很多金银器,还有一幅唐代的绢画,我把绢画卖给了一个日本人,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陈峰看着老鬼,能从他的眼神里看到真切的后悔。或许,在他心里,也知道自己做了太多错事,只是现在才明白,有些错误,一旦犯下,就再也无法挽回。明天,他们就要去黑松林,寻找最后一个古墓,也是老鬼交代的最后一个罪行,等找到那个墓,十年前的案子,就能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黑松林在市西边的山区,是一片茂密的黑松树林,树木高大,枝叶交错,阳光很难透过枝叶洒下来,林子里总是阴森森的,即使是白天,也很少有人敢进来。

陈峰带着队员们来到黑松林的时候,是早上八点,林子里弥漫着一层薄雾,空气里带着松针的清香,还有点潮湿的味道。老鬼走在前面,手里拿着手电筒,照向远处的一块大岩石——那块岩石有两米多高,形状像一头卧着的牛,在薄雾里,显得格外显眼。就是那块岩石,墓的入口就在岩石后面。老鬼说,他的脚步很快,似乎想早点结束这一切。陈峰让队员们做好警戒,然后跟着老鬼往岩石走去。岩石后面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满门殉国你悔婚,我娶嫂嫂你哭什么?穿成孩子他妈,盛总夜夜求壁咚绝对死亡规则惊!妖孽美人深陷男团修罗场剑雨仙侠闺蜜齐穿带崽跑路!世子急疯了综清穿:下岗咸鱼再就业盗墓:你们真的不是npc吗?别人修仙,我搞吃的魏梓芙女穿男:小正太娶妻又生子不死修仙人穿越,暴力夫妻互宠陨落神武霍格沃茨的女巫人在奥特:我为O50老大!鬼浅记自从有了神豪系统,姐天天上热搜修仙:从掌握变身开始老太重生:闪婚皇叔,前夫孽子悔成渣了李二傻的欢乐日长时空外卖:特工王妃的导演之路崩铁:不受命途影响的我,为所欲安答应:苟在清宫当咸鱼的日常司少的小祖宗又不安分了宝可梦:大地的暴君魔王是个雌小鬼?灵脉少年青色微醺生而为鬼,生吃个人我很抱歉与卿守,与君知恶魔霸总强宠,爱你就要狠狠虐圣域街溜子,从不干正事血魔横刀德善县主忙种田恶妇变好,冷厉糙汉怒撕和离书御兽神妃倾天下快穿小世界换新天神豪:惹不起巨星的姐姐是首富火影:开局变成创立斑,怎么办?萧凤是个好名字我在无限流游戏里嘎嘎乱杀!重生后,我被男主疯狂撩拨人在机变英盟,我是叱风云亲弟天啦!他变成了妹子冷情糙汉一开窍,娇软知青扛不住香尸诡婿暗夜,对她着迷缅甸丛林的现代帝国快穿:玄月的重生之旅
暴风中文搜藏榜:农门炮灰:全家听我谐音改剧情造化长生:我于人间叩仙门隐藏在霍格沃兹的占卜家欢迎来到成神之旅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乔念叶妄川溯灵圣体:林洛的复仇之路爱上和尚新婚夜,病秧子老公求我亲亲他魔极道初遇心上人我老婆竟然从北源区来找我了书画学院的修仙日常读痞幼的书快穿之夏姬家有表姐太傲娇参加摆摊综艺后肥姐成了顶流凶案真相我在八零建门派小师祖在炮灰宗门大力投资被赶出家门后,真千金疯狂掉马甲被当替身,踹渣男后闪婚千亿大佬荒年悍妻:重生夫君想要我的命创世幻神录贺年有礼傅总的小娇妻又甜又软假死后,彪悍农女拐个猎户生崽崽快穿: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废妃无双这个实教不对劲国密局都来了,还说自己不会抓鬼开局被甩,转身带崽闪婚千亿总裁仙途传奇:修仙家族郡主扛着狙击杀来了汪瑶修真传四合院:许大茂的新生夺舍圣主的我穿越到了小马宝莉乡野村姑一步步算计太傅白月光仙子师尊的掌控欲实在是太强了暴徒宇智波,开局拜师纲手诸天从噬灵魔开始龙族再起气运之子别慌宿主她好孕又多胎仙妻太迷人,醋夫神君心好累我的二次元之旅,启程了赛尔:没有系统的我,点满了科技修真界亲传们没一个正常人春历元年女尊:昏庸女帝的阶下囚满分绿茶满分嗲精满分作凌虚之上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道灵:噬道修仙界第一硬核嘴炮无敌崩铁,从抽中终极战斗仪开始瓜神五岁半,吃瓜暴富救王朝大秦,怎么第一集心声就被暴露了我在修真界用科学证道穿越古代,顶级特工种田养崽为青梅守身?资本家小姐嫁他首长奥特:人,怪兽,我只想追求平衡影视:截胡许红豆,姐姐绝美!打脸狂魔甜又撩,主神宠不够互换身体后,我养成毛利兰靳爷隐婚发疯:红眼诱哄官宣一入轮回成修真至尊惊悚:开局获得变身系统七零崽崽坏得甜,爹不追妻只追钱欲之后大唐真仙重修小马宝莉:呼啸山庄穿成通房,春芽初绽栖衡门挚爱囚笼战神梦迦双穿:我的电脑可以穿越火影世界综影视之我是你妈茶韵青云: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答卷诛仙之魔道大尊重生五零之资本家大小姐的逆袭最难发音的名字六维国学:全家共读一本国学经典崩铁:到处践行繁育的自由星神北斗圣拳崩坏三:从刺杀【银狼】失败开始为了避免受伤我无限升级骨戒:剩余寿命730天刚穿七零被离婚,我掏出亿万物资边吐槽边修仙我靠祖宗托梦破案我靠吐槽在修仙界续命震惊:我的室友竟是前世宿敌仙玉佩:开局指点我修仙维度魔神,集卡诸天灵僵护道七零北大荒:天师知青小马宝莉:你们有一点太极端了逆爱沉沦:蛇夫他日夜索糖2006房价低谷我靠天谴赚差价未婚夫他明着钓我他与山与海我在魔道造谣生事那些年寻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