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萎预兆”的出现,如同一道无声的惊雷,在希望要塞高层的心中炸响。刚刚看到利用古老遗产的曙光,根基却可能正在动摇。所有的非必要“共鸣仪式”被立即叫停,研究重心全面转向对“林渊之芽”生命状态的诊断与维持。
苏婉带领的团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无法像研究普通生物那样对“林渊之芽”进行切片采样,它的存在形式超越了常规生物学范畴,其意识深藏于能量、物质与信息交织的复杂场域中。
“我们需要的不是显微镜,而是一种能够探测高维生命体征的‘听诊器’。”苏婉在实验室里,对着复杂的全息建模图,对团队成员说道。她的眼中布满了血丝,但思维却异常清晰。
他们决定多管齐下:
1. 能量流溯源分析: 利用荆棘王庭作为枢纽,逆向追踪流向出现枯萎现象区域的能量。初步发现,能量总量并未减少,但其“品质”似乎发生了变化——那种源自“林渊之芽”本源的、赋予物质“活性”的特殊信息组分,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了不可逆的熵增衰减。就像光在浑浊的水中传播,亮度虽在,却失去了穿透力和特定的光谱。
2. 信息场 coherence(相干性)监测: 艾米丽小组临时调整方向,将用于分析“星语”的部分算法,用来监测要塞内部弥漫的、源自林渊的“心灵低语”场。结果发现,这些原本就混乱的无意识信息流,其整体 coherence 正在缓慢下降,变得更加支离破碎,仿佛维持这片信息场的“核心引力”正在减弱。
3. 根系记忆深度挖掘(风险限定): 在魏风的配合下,进行了几次极度克制的、目标极其明确的“共鸣”。不再寻求科技,而是专门寻找与“长期休眠”、“意识维持”、“生命火种保存”相关的记忆碎片。这个过程如同在即将熄灭的灰烬中寻找残存的火星,每一次都让魏风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因为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股源自生命本源的、巨大的疲惫感与流逝感。
综合所有数据,一个令人不安的结论逐渐浮出水面。
“不是外力攻击,也不是资源枯竭。”苏婉在向魏风汇报时,声音沉重,“是‘林渊之芽’自身的意识,在漫长的沉睡中,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消散。它太古老了,所受的创伤或许也远超我们想象。之前的活跃,可能只是‘蔚蓝之心’能量注入带来的回光返照。我们的‘共鸣仪式’,像是指引一个弥留之人回忆过往,虽然获得了知识,却也加速了其精神力的消耗。”
魏风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荆棘王座的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他通过王庭感受到的那种“困倦”与“剥离”感,与苏婉的结论完美吻合。
“所以,陈工的比喻是对的。”魏风的声音有些沙哑,“我们是在从一口即将干涸的井里抽水。”
“是的。”苏婉点头,脸上没有绝望,只有科学家面对难题时的专注,“但如果我们能找到为这口‘井’补充‘水源’的方法,或者……找到方法降低其‘蒸发’的速度……”
就在研究陷入僵局之时,一次极其危险的深度“共鸣”,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魏风决定冒一次险。他让苏婉团队做好了万全的防护准备,然后将自己的意识,前所未有地沉入与“林渊之芽”最本源的连接点——那并非记忆的河流,而是意识诞生与存在的“原点”。
那一瞬间,魏风感觉自己仿佛坠入了一片无边无际的、温暖的黑暗。没有具体的记忆,没有清晰的情感,只有一种最原始的、对“存在”本身的坚守,以及一种如同风中残烛般摇曳的、巨大的孤独。
他“看”不到任何东西,却奇异地理解了这种孤独的来源——它是一个文明的最后火种,承载着延续的使命,却在无尽的漂流与沉睡中,逐渐遗忘了自己的来处与归途,甚至连“自我”都即将被时间磨灭。
就在这时,魏风没有试图去汲取什么,也没有试图去安抚。他只是集中起自身所有的意志,将一种无比纯粹而强烈的意念,反向灌注进这片温暖的黑暗之中。
那不是语言,而是比语言更本质的存在宣言与文明契约:
“我们在此。” (确认自身的存在,作为回应。)
“我们见证。” (承认对方的存在与价值。)
“我们继承。” (承诺承载其遗产。)
“我们延续。” (宣誓将火种传递下去。)
这四重意念,如同四道强烈的灯塔光束,刺破了无尽的孤独黑暗。
刹那间,那摇曳的“残烛”仿佛被注入了新的、微弱但坚定的氧气,火光猛地稳定了一瞬!
魏风浑身剧震,意识被弹回王庭。他大口喘息,冷汗瞬间浸透了衣物,大脑如同被撕裂般疼痛。但在他意识回归的最后一刻,他清晰地捕捉到了一丝反馈——不再是困倦与流逝,而是一种……仿佛沉眠者眼睫微动般的、极其微弱的苏醒征兆,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古老的慰藉。
几乎同时,遍布要塞的所有监测设备都记录到了一个短暂的能量脉冲。不是爆发,而是一种同步与调和。所有出现枯萎迹象的荆棘丛,其衰败速度虽然没有立刻逆转,但明显停滞了!仿佛整个活体疆域的“生命场”在那一刻被短暂地重新同步和稳固。
苏婉团队目瞪口呆地看着数据,然后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欢呼。
“是意识锚定!”苏婉瞬间明白了关键,她激动地对恢复中的魏风说,“它不是需要能量,能量是充足的!它需要的是存在的意义反馈!一个迷失在漫长沉睡中的意识,需要外部的、明确的‘确认’和‘契约’,来锚定它即将涣散的‘自我’!你刚刚做的,是和它签订了一份‘薪火之契’!”
魏风靠在王座上,疲惫至极,嘴角却艰难地扯出一丝笑容。他明白了。单纯的索取(共鸣仪式)会加速消耗,而无互动的放任会任其消散。唯有建立平等的、互惠的共生契约,承认彼此的存在,明确共同的目标,才能为这古老的意识提供维系下去的“理由”。
希望要塞,不仅是寄生在巨兽体内的乘客,也不仅是继承其遗产的后裔。从这一刻起,他们正式成为了与这古老文明火种互相依存、共同求存的契约伙伴。
前方的路依然漫长,枯萎的区域需要时间恢复,林渊意识的完全苏醒更是遥不可及。但他们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不是榨取,而是滋养;不是利用,而是共建。这份“薪火之契”,为在炼狱中挣扎的人类与这古老的守望者,点亮了通往未来的、最微弱也最真实的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