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太极殿的拓殖圣旨贴在朱雀大街的告示栏上时,辰时三刻的日头刚越过明德门的城楼,给朱红的告示栏镀上一层金辉。负责宣读圣旨的内侍尖细的嗓音刚消散在风里,原本稀疏的街面便如被惊雷炸醒般,瞬间涌来潮水般的人群。几个穿着粗布短衫的书生被围在核心,其中一个白面书生踮着脚,手指点着圣旨上的墨字,一字一句地念着“凡迁往海外拓殖之农户,免三年赋税,每户赐纹银三两、粮种一石”“商户自行组团拓殖者,五年商税减半”“拓殖有功者,寒士授官、商户赐爵、农户免终身徭役”,念到最后一句时,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发颤,人群中当即爆发出震天的喧哗,连街对面酒肆的酒旗都被这股声浪掀得猎猎作响。

最靠前的是城西的农户王老汉,他佝偻着背,枯树皮似的手掌攥得紧紧的,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去年关中大旱,他家那三亩薄田颗粒无收,为了给老伴治病,他借了高息贷,如今利滚利已欠了足足五两银子,债主天天上门催逼,连唯一的破屋都险些被收走。此刻听闻去海外能得十亩荒地,还送种子银钱,王老汉浑浊的眼睛里瞬间涌出泪水,他一把抓住身边正在捡拾掉落麦秆的儿子狗剩,声音哽咽得不成样子:“狗剩!咱、咱们有救了!去吕宋!咱也能有自己的地了,你娘的病也能治了!”

狗剩才十三岁,脸上还带着孩童的稚气,却已跟着父亲下地干活多年。他顺着父亲的手指看向告示栏,虽不识字,却听懂了“有地”二字,当即把麦秆往怀里一揣,拽着王老汉的衣角往登记点挤:“爹,咱快去登记!晚了地就被别人抢了!”旁边几个同样无地的农户也跟着起哄,一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拍着王老汉的肩膀:“老王,咱几家搭伴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到了那边一起开垦,互相帮衬着总能站稳脚跟!”负责登记的京兆府小吏被围得水泄不通,案几都被挤得歪歪斜斜,笔墨纸砚散落一地,他急得满头大汗,却也顾不上捡,只是扯着嗓子喊:“大家排好队!按籍贯登记!都有份!都有份!”

人群外围的“醉仙楼”二楼雅间里,东市最大的丝绸商张大户正和几个粮商、瓷商凑在一起,桌上摊着一张用桑皮纸手抄的海外舆图,舆图上用朱砂标注着“红土”“吕宋”“流求”“渤泥”“日本”等地名,旁边还密密麻麻写着物产注释。张大户穿着一身织金锦袍,手指肥厚的指尖敲着“吕宋”二字,脸上满是精明的笑意:“诸位,去年我通过南洋商栈往那边运了一百匹丝绸,回来就翻了三倍利润!如今朝廷下了拓殖令,许咱们自行组团去,还免五年商税!这可不是天上掉馅饼吗?”

他拿起桌上的茶盏抿了一口,继续道:“我打算凑五十人,带三百匹上等蜀锦、五十担邢窑白瓷过去,再在吕宋开个常驻商栈。那边盛产苏木、珍珠,还有咱们中原稀缺的香料,收回来在长安转手就是十倍利!”旁边的粮商赵老板却皱着眉头,手指摩挲着腰间的玉佩,有些犹豫:“张兄,我听说海外可不太平。去年有个私商去南洋,遇上台风,一船货全沉了;还有人说那边的蛮夷部落茹毛饮血,见了中原人就抢!咱们这一去,万一出事怎么办?”

张大户放下茶盏,拍着胸脯大笑起来,声音洪亮得惊动了楼下的食客:“赵兄,你这消息也太陈旧了!你忘了圣旨里写的?拓殖司在各要地设了戍防营,每营五百兵士,皇子们的封地就设在拓殖核心区,出了事三日内必有援兵!再说吴王殿下经略南疆五年,从没人敢说他一句不是,当年岭南蛮族作乱,他不出三月就平定了,还推行‘汉蛮共治’,如今南疆百姓哪个不感念他的好?跟着朝廷走,跟着吴王殿下走,准没错!”他说着,从袖中摸出一份拓殖司的章程抄本,指着其中一条:“你看这个,朝廷还派了水师巡弋,每月都有船队往返长安和南洋,咱们的货要是遇险,水师还能救援!”赵老板接过章程,仔细看了半晌,终于点了点头:“好!我跟你干!我出一百担粮食,再派十个伙计跟着,咱们一起去吕宋!”

与市井的热闹喧嚣不同,官绅阶层的反应更显审慎与算计。吏部侍郎崔玄暐的府中,几缕檀香从铜炉中袅袅升起,弥漫在雅致的花厅里。崔玄暐穿着绯色官袍,坐在铺着软垫的太师椅上,手中捏着拓殖令的抄本,眉头微蹙,指尖反复摩挲着“万民拓殖”四个字。围坐的几位官员也都是身着绯色或绿色官袍的中层官员,各自捧着抄本,神色各异。

“诸位,朝廷此举虽能解关中流民之困,却也暗藏隐患啊。”崔玄暐率先开口,声音低沉,“长安城内尚且有豪强兼并土地,何况海外蛮荒之地?若有地方豪强借机组团拓殖,聚众数千人,又与当地部族勾结,岂不是要酿成割据之祸?当年永嘉之乱,便是豪强失控所致,咱们不能重蹈覆辙啊。”

兵部郎中韦挺坐在他对面,闻言摇了摇头,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崔大人多虑了。你仔细看看拓殖司的章程,里面写得明明白白:凡拓殖者,无论农户还是商户,皆需到各州府拓殖分司报备籍贯、人数、随行物品、目的地,分司核验无误后才发拓殖凭证;凡组团超过五十人者,需推举首领,首领需到长安拓殖总管府面授职责;戍防营每半月巡视一次拓殖区域,每季度还要将拓殖者的动向上报朝廷。如此层层管控,岂能容豪强作乱?”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何况我那外甥李璘,封在日本,掌管当地戍防营的调度之责。璘儿虽年少时有些急躁,但在军中历练了两年,如今已是沉稳之人。日本隔海相望,民风剽悍,正需他这般勇武之人镇守,再加上吴王殿下总揽全局,即便有小乱,也能即刻平定。”旁边的礼部员外郎周兴补充道:“依我看,这拓殖令倒是寒门子弟的绝佳机遇。国子监那几个寒门学子,如张柬之、桓彦范等人,学问虽好,却因家世贫寒,科举屡次落第。如今他们已联名上书,愿往流求辅佐李泰殿下,若能在拓殖中立功,便能直接授官,这可比在长安苦等科举强多了。”

崔玄暐沉默半晌,将抄本放在桌上,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周员外郎说得有道理。我那庶子崔毅,科举也屡试不第,在家中整日郁郁寡欢。或许我也该让他去流求投奔李泰殿下,若能立功,也能为家族挣一份前程。”几位官员见他松了口,也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要派子弟去吕宋辅佐李琛,有的说要举荐亲信去拓殖司任职,花厅里的气氛渐渐活络起来。

长安最顶级的世家府邸中,反应则更为复杂,既有对利益的觊觎,也有对权势的警惕。长孙无忌府的花厅里,雕花窗棂透进细碎的阳光,落在铺着波斯地毯的地面上。长孙无忌刚退朝回家,老夫人便拿着圣旨的抄本迎了上来,脸上满是担忧,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格外显眼:“无忌啊,陛下这拓殖令,是不是太激进了?把红土、南洋、日本都封给皇子,让万民都去海外拓殖,那些寒门子弟要是立了功,岂不是要抢了咱们世家的官职?听说崔家、卢家都在商议派子弟去南洋打理商栈呢,日本那边也有不少商户盯着,咱们要不要也跟风?”

长孙无忌接过抄本,放在紫檀木桌上,亲手给老夫人倒了一杯热茶,神色平静:“母亲,您多虑了。咱们世家的根基,在中原的万亩良田,在朝中的世代官爵,海外拓殖不过是逐利之举,成不了气候。崔家、卢家派子弟去南洋、红土,无非是看中了红土的沃土和南洋的商路利润,想抢占苏木、珍珠的货源;日本虽有漆器、硫磺之利,但民风未开,风险不小,他们暂时还不敢贸然涉足。咱们长孙家不缺那点银子,犯不着跟风。”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深意,“不过,也不能完全置身事外。吴王殿下总揽拓殖之事,诸皇子分守红土、南洋、日本要地,咱们要是一点表示都没有,反而显得生分。我打算让族中几个闲赋的子弟去吕宋,跟着李琛殿下打理商栈礼仪——李琛精通礼乐,正好需要懂礼仪的人手,咱们的子弟去了,既能帮衬他,也能探探南洋乃至红土的虚实,一举两得。”

老夫人点点头,又想起一事,眉头重新皱起:“那万民拓殖,会不会让流民都跑去海外,中原的田地没人种了?”长孙无忌笑了笑:“母亲您放心。关中流民虽多,但大多是因为土地被兼并,而非没人种地。朝廷规定,拓殖者需是无地农户或自愿前往的商户,有田产的农户不能随意迁徙,这就保证了中原的农耕不会受影响。何况拓殖司还会从南洋运回粮食,万一中原欠收,还能有储备,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老夫人这才放下心来,端起热茶喝了一口。

与长孙府的审慎不同,崔府则更为主动。崔家的议事厅里,崔氏宗族的几位长辈围坐在一起,桌上摆着海外舆图和商路分析。崔氏族长崔知温敲着舆图上的“红土”二字,声音洪亮:“红土之地土壤肥沃,最宜种植水稻、桑蚕,是粮仓之地;渤泥盛产象牙和香料,是西洋商路的必经之地;日本则有漆器、硫磺之产,虽偏远但潜力不小。李承乾殿下封在红土,他曾监国多年,通晓吏治,必定能把当地农耕根基打牢;李璘封在日本,勇武过人能镇守边疆。咱们派子弟去红土依附李承乾殿下,既能参与农耕拓殖,又能借助他的吏治能力保障商路畅通,把红土的粮食、丝绸运到南洋和日本,再把那边的香料、漆器运回长安,利润至少翻五倍!”旁边的崔家子弟立刻附和:“族长说得对!咱们还能在红土开个铁匠铺,给拓殖者打造农具;在日本开个漆器工坊,学习当地技艺改良后运回中原,这都是稳赚的买卖!”

城南的贫民窟里,气氛却比任何地方都要热烈,这里的人们把拓殖令当成了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贫民窟的土路上,坑坑洼洼积着雨水,一群靠打零工、捡破烂度日的流民围在一堆篝火旁,火上烤着几个红薯,散发出焦香。一个名叫陈六的年轻人正听去过南洋的水手讲海外的故事,他穿着破烂的短衫,露出的胳膊上满是补丁,却眼神明亮。

水手叫赵五,脸上带着海风雕刻的皱纹,手里比划着:“我当年跟着商船去吕宋,亲眼看见那边的稻田一年两熟,地里随便撒点种子,到了秋天就能丰收!海边的沙滩上,随便捡就能捡到珍珠,海里的鱼多得捞不完!还有那苏木,砍下来晾干了,运到长安就能换银子!”他说着,从怀里摸出一颗小小的珍珠,放在火光照亮的地方,珍珠泛出温润的光泽,引得众人阵阵惊呼。

陈六攥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爹当年就是因为没地,活活饿死的,他自己在长安打零工,每天累死累活也只能换两个馒头,连媳妇都娶不上。如今听闻去海外能有自己的地,还能挣钱,他眼中燃起了火焰:“赵大哥,这拓殖令是真的吗?咱们这样的流民,也能去?”赵五拍了拍他的肩膀:“当然是真的!我今天在朱雀大街亲眼看见的,不管是农户还是流民,只要去登记就能去!朝廷还管护送,给种子给银子!”

“那我去!”陈六猛地站起来,声音激动得发颤,“我爹当年就是没地饿死的,我不能再走他的老路!”旁边几个年轻人也纷纷响应,一个叫王二的汉子说:“六哥,我跟你一起去!我会打铁,到了那边能给大家打造农具!”另一个叫李四的补充道:“我会划船,路上还能帮着水师照看船只!”众人当即约定,明日一早就去京兆府登记,连行李都已打包好——不过是几件破衣裳、一把砍柴刀,还有藏在怀里的半块干粮。篝火旁的红薯烤好了,众人分着吃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除了农户、商户、官绅和世家,长安的其他阶层也被拓殖令搅动起了波澜。城东的铁匠铺里,铁匠王铁山正和几个徒弟收拾工具,准备关门去登记。王铁山的铁匠铺生意一直不好,长安的铁匠太多,竞争激烈,他常常好几天没生意。如今听闻去海外拓殖需要大量农具和兵器,他当即决定带着徒弟们去吕宋开铁匠铺。“咱们去了那边,专门给拓殖者打造锄头、镰刀,给戍防营修补兵器,生意肯定好!”王铁山一边收拾铁锤,一边对徒弟们说,“朝廷还免五年商税,咱们挣的钱都是自己的!”徒弟们个个兴高采烈,连忙跟着师傅收拾东西。

城西的慈恩寺里,玄奘法师正和几位僧人商议。玄奘法师刚从西域取经回来,对异域文化颇有研究。他听说朝廷要开拓海外,还打算在当地推行教化,当即决定派几位精通中原文化的僧人随拓殖队伍前往,在海外建立寺庙,传播佛法的同时,也教授当地部族中原的礼仪和文化。“海外部族大多未开化,若能以佛法教化,再辅以中原文化,定能让他们归顺大唐,减少冲突。”玄奘法师对弟子们说,“这既是传播佛法的善举,也是为大唐安定边疆出力。”几位僧人纷纷请缨,愿随拓殖队伍前往南洋。

前朝遗臣的后代中,反应也颇为积极。前隋礼部尚书裴矩的孙子裴炎,如今只是个小小的国子监助教,因是前朝遗臣后代,一直得不到提拔。听闻拓殖令后,他当即写了一封自荐信,打算前往渤泥辅佐李承乾。“李承乾殿下曾是太子,如今戴罪立功,我是前朝遗臣后代,也想为大唐效力,洗刷先祖的污名。”裴炎在自荐信中写道,“我精通西域和南洋的历史地理,可为拓殖提供谋划;又通晓礼仪,可协助殿下教化当地部族。”他将自荐信递交给拓殖总管府,没过多久就收到了回复——李恪亲自批复,聘他为渤泥拓殖副使,协助李承乾打理教化之事。

三日后,京兆府的拓殖登记点前排起了长龙,从朱雀大街一直延伸到西市,足足有好几里路长。登记点设立了十个案几,每个案几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农户们带着户口本,商户们捧着商号凭证,寒门学子拿着举荐信,工匠们背着工具,僧人们穿着袈裟,甚至还有前朝遗臣的后代拿着自荐信,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负责登记的官员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手指都写得发僵,单日登记人数就达三千人,登记名册堆得像小山一样高。

而在各皇子的府邸中,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李承乾的府邸原本冷清,如今却热闹起来。他被圈禁多年,如今得到戴罪立功的机会,格外珍惜。朝廷将红土之地封给他,正是看中他通晓吏治、能稳扎稳打的特质。他正挑选着随行的旧部,特意选了十几个精通吏治的老吏,还有几十个懂农耕、桑蚕和医术的农人、工匠。“红土是咱们大唐海外拓殖的粮仓根基,到了那里,咱们首先要制定拓殖者管理章程,不能让大家散乱无章;还要开垦万亩水田,推广中原的水稻种植技术;再开办学堂和医馆,教当地部族和拓殖者的孩子读书,防治疫病。”李承乾对旧部们说,语气中带着久违的意气风发。他还特意去慈恩寺拜访了玄奘法师,请了几位僧人随行,打算在红土建立寺庙,推行教化,安抚当地部族。

李泰的府邸则充满了书卷气。李泰素来喜好着书,如今封在流求,负责教化之事,更是如鱼得水。他收到了国子监寒门学子的联名信,亲自接见了张柬之、桓彦范等人,对他们的才华颇为赏识,当即任命张柬之为流求教化主事,负责建立学堂。“咱们在流求建立十所学堂,一所教中原文化,一所教农耕技术,一所教医术,让拓殖者和当地部族都能学到真本事。”李泰亲自拟定了《拓殖教化大纲》,详细规定了学堂的课程和教学方法,还组织人手编纂了《流求风物志》,记录当地的地理、气候和部族习俗,为拓殖者提供参考。

李琛的府邸里,正忙着准备商栈礼仪的培训。李琛精通礼乐,封在吕宋负责商栈礼仪和教化之事。他召集了长孙家和崔家派来的子弟,还有几个精通商道的官员,制定了商栈的礼仪规范。“吕宋是南洋商路的核心,往来的商户众多,咱们必须制定严格的礼仪规范,让中原商户和当地部族都能和睦相处。”李琛说,“还要建立一个商会,规范商品价格,防止恶意竞争。”他还特意从长安的酒楼里请了几个厨师,打算在吕宋开一家中原菜馆,让拓殖者能吃到家乡的味道,也让当地部族尝尝中原美食。

李璘的府邸则充满了军旅气息。李璘虽年少骄横,但在军中历练两年后,已颇具将才之风。朝廷将日本封给他,正是看重他的勇武和治军能力——日本隔海相望,民风剽悍,且有部分部落时常侵扰沿海,需强兵镇守。他封在日本,掌管当地戍防营的调度之责,正忙着挑选随行的兵士和将领,还特意从兵部调来了擅长水战的水师兵士。“咱们在日本建立三个戍防营,分别驻守在港口、沿海隘口和拓殖核心区,每营五百人,配备弓箭、刀枪和火炮。每月巡视一次沿海,每半月与南洋水师互通消息,确保红土、南洋过来的商队安全,也防范当地部落侵扰。”李璘对着舆图,给将领们布置任务,“另外,日本的漆器、硫磺技艺独特,咱们要挑选工匠学习,再结合中原技术改良,将来运回长安也是一笔重利。”他还特意去拜访了熟悉日本风俗的僧人,了解当地的部族分布和习俗,为拓殖做准备。

吴王府中,李恪正和秦勇、商衍商议拓殖的具体事宜。秦勇刚从南洋都护府回来,禀报说三十艘福船已准备就绪,其中十艘开往红土,十五艘开往南洋诸岛,五艘开往日本,每艘船都配备了防风棚、净水陶罐和罗盘,水师兵士也已到位,下个月便可出发。商衍则编纂好了《拓殖百问》,针对红土的农耕、南洋的商路、日本的民风分别做了详细注解,详细解答了拓殖者关心的海外气候、农耕技术、疫病防治和部族交往等问题,已印刷了一万册,分发给登记的拓殖者。“殿下,如今登记的拓殖者已达一万五千人,分为三十个队伍,五千人去红土垦荒,八千人去南洋通商拓殖,两千人去日本辅佐李璘殿下镇守。”秦勇递给李恪一份名册,“每个队伍都配备了水师兵士、医官和工匠,红土队伍还额外配了农官,日本队伍配了通晓当地风俗的通译,确保路上和拓殖初期的安全。”

李恪接过名册,仔细看了一遍,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走到窗前,望着朱雀大街上依旧热闹的登记队伍,心中感慨万千。从长安的储位纷争到海外拓殖的全民响应,这条路虽充满波折,却终于走上了正轨。“秦勇,你负责船队的调度,确保每支队伍都能安全抵达目的地;商衍,你负责后续的物资供应,每月往南洋运送一次粮食、药品和工具。”李恪吩咐道,“咱们要让拓殖者在海外安居乐业,让大唐的旗帜插遍南洋的每一个岛屿。”

几日后的早朝,各地藩镇的奏报纷纷送达长安。幽州节度使奏请派五千兵士协助水师巡弋日本沿海;扬州节度使举荐了十位精通航海的水手,专攻红土与南洋之间的航线;广州节度使禀报说当地商户已组建了二十个拓殖商队,准备前往红土和南洋;甚至有日本列岛的一些部落使者,听闻大唐皇子将前往拓殖,也悄悄派人来长安,请求归附大唐,愿为拓殖提供向导。

太宗坐在龙椅上,看着满朝的奏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看向站在列中的李恪,语气中充满了赞许:“恪儿,你这一招‘宗室引领、全民拓殖’,将红土、南洋、日本皆纳入版图,可比朕预想的还要好!如今万民响应,藩镇支持,连日本部落都来归附,大唐的海疆和南疆根基有望了!”李恪躬身应答:“父皇圣明。红土沃土可解粮荒,南洋商路可增国库,日本要地可固海防,三者相辅相成。百姓所求不过是安居乐业之地,商户所求不过是逐利之途,寒门所求不过是建功之机,世家所求不过是权势稳固。如今红土、南洋、日本三地能满足众人所愿,自然万众响应。儿臣只是顺势而为,真正的功劳,在于父皇的仁恕和朝廷的支持。”

满朝文武纷纷附和,房玄龄出列奏道:“陛下,如今红土、南洋、日本拓殖之势已成,臣建议设立‘南洋都护府’和‘红土经略府’,由吴王殿下兼任都护与经略使,总揽三地拓殖、军事和外交之事,确保事务有序推进。”太宗当即准奏:“准!任命李恪为南洋都护兼红土经略使,总揽红土、南洋、日本拓殖事宜,兵部、户部、工部全力配合!”

散朝后,李恪路过朱雀大街,见几个孩童正拿着树枝在地上画海船和农田,嘴里唱着新编的歌谣:“去红土,种良田,稻米满仓谷满船;下南洋,通商路,珍珠香料运长安;赴日本,守海疆,大唐威名传四方。”孩子们的歌声清脆,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满门殉国你悔婚,我娶嫂嫂你哭什么?穿成孩子他妈,盛总夜夜求壁咚绝对死亡规则惊!妖孽美人深陷男团修罗场剑雨仙侠闺蜜齐穿带崽跑路!世子急疯了综清穿:下岗咸鱼再就业盗墓:你们真的不是npc吗?别人修仙,我搞吃的魏梓芙女穿男:小正太娶妻又生子不死修仙人穿越,暴力夫妻互宠陨落神武霍格沃茨的女巫人在奥特:我为O50老大!鬼浅记自从有了神豪系统,姐天天上热搜修仙:从掌握变身开始老太重生:闪婚皇叔,前夫孽子悔成渣了李二傻的欢乐日长时空外卖:特工王妃的导演之路崩铁:不受命途影响的我,为所欲安答应:苟在清宫当咸鱼的日常司少的小祖宗又不安分了宝可梦:大地的暴君魔王是个雌小鬼?灵脉少年青色微醺生而为鬼,生吃个人我很抱歉与卿守,与君知恶魔霸总强宠,爱你就要狠狠虐圣域街溜子,从不干正事血魔横刀德善县主忙种田恶妇变好,冷厉糙汉怒撕和离书御兽神妃倾天下快穿小世界换新天神豪:惹不起巨星的姐姐是首富火影:开局变成创立斑,怎么办?萧凤是个好名字我在无限流游戏里嘎嘎乱杀!重生后,我被男主疯狂撩拨人在机变英盟,我是叱风云亲弟天啦!他变成了妹子冷情糙汉一开窍,娇软知青扛不住香尸诡婿暗夜,对她着迷缅甸丛林的现代帝国快穿:玄月的重生之旅
暴风中文搜藏榜:农门炮灰:全家听我谐音改剧情造化长生:我于人间叩仙门隐藏在霍格沃兹的占卜家欢迎来到成神之旅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乔念叶妄川溯灵圣体:林洛的复仇之路爱上和尚新婚夜,病秧子老公求我亲亲他魔极道初遇心上人我老婆竟然从北源区来找我了书画学院的修仙日常读痞幼的书快穿之夏姬家有表姐太傲娇参加摆摊综艺后肥姐成了顶流凶案真相我在八零建门派小师祖在炮灰宗门大力投资被赶出家门后,真千金疯狂掉马甲被当替身,踹渣男后闪婚千亿大佬荒年悍妻:重生夫君想要我的命创世幻神录贺年有礼傅总的小娇妻又甜又软假死后,彪悍农女拐个猎户生崽崽快穿: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废妃无双这个实教不对劲国密局都来了,还说自己不会抓鬼开局被甩,转身带崽闪婚千亿总裁仙途传奇:修仙家族郡主扛着狙击杀来了汪瑶修真传四合院:许大茂的新生夺舍圣主的我穿越到了小马宝莉乡野村姑一步步算计太傅白月光仙子师尊的掌控欲实在是太强了暴徒宇智波,开局拜师纲手诸天从噬灵魔开始龙族再起气运之子别慌宿主她好孕又多胎仙妻太迷人,醋夫神君心好累我的二次元之旅,启程了赛尔:没有系统的我,点满了科技修真界亲传们没一个正常人春历元年女尊:昏庸女帝的阶下囚满分绿茶满分嗲精满分作凌虚之上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穿越神印王座:把龙浩晨变成女人综影视:如烟很忙夫人马甲遍地跑,全球大佬追着宠从追星到相恋:我与TNT的浪漫星铁:粉毛傻子如是说龙族剑终逆臣超心动,这道题竟该死的甜美快穿GB:反派他娇软可欺何老师:与你相随半生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白鹿原续集物业通知:违反规则将被抹杀抗战:我,神枪手,团长当祖宗供全民:F级天赋?我能锻造神器!神级NPC的伪装守册妖尾之听见物品心声之后我无敌了漫画工具人努力救世中穿越兽世:抑郁的我,成了掌心娇入住男寝,我比病娇舍友更疯批重生后我把欢宜香换掉了综影视之帅哥都是我的仙人抚我顶,授我钛合金第十八劫女祭司赋予美男开挂技能四合院根据地的红小鬼两界穿:吾以中二之名,重定秩序修真之多宝葫芦背靠大理寺发放手工活刑侦档案:情迷真相原神:烈风,但白月光剧本玄牝之门1金王帝国您的外卖到了快穿:软萌娇夫被反派女神捡走了亮剑:用无限物资建设根据地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四合院之从保卫科长开始四合院:忽悠加截胡,众美归心金兰厌胜劫完美仙路东南亚军阀混战重生1990这一世逆转乾坤岚影日记:致九个人的世界多了一道乖了一辈子,重生后,她不装了太初:开局获得太初锻体决我竟是水怪不能修炼?那就换个修炼体系!洪荒第3001位魔神东京:开局神选,三天制霸铃兰科研兴国:投胎是门技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