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泉州刺史府内那场暗流涌动的政务会议,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涟漪虽不剧烈,却一圈圈地荡开,悄然改变着水下的生态。以林仁达为首的地方豪强们,表面应承着“整理旧籍”、“尽力报备”,私下里却互通声气,打定了主意要将这“清查”之事无限期地拖延下去。他们坚信,时间站在他们这边,这些外来的武夫,终究会被泉州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同化,或是因不得其门而入而焦躁失策。

王审知对此心知肚明。他并未急于催促,反而显得极有耐心。度支司的人员开始接收和整理州衙户曹移交过来的、残缺不全且明显陈旧的册籍,工作琐碎而缓慢,仿佛真的接受了“从长计议”的安排。王审知则似乎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安抚流民、恢复市集、巡视港口等显而易见的民生事务上,一副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姿态。

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帷幕之下,另一股针对王审知的力量,却选择在此时发出了第一声尖锐而刺耳的鸣镝。

这日,泉州城内一处颇负盛名的园林——“清漪园”中,正举办一场士子文会。此乃原泉州文坛的雅集传统,战乱中断已久,如今由几位颇有声望的耆老发起重开,意在重振文风,亦是士林阶层在新统治者面前一次小心翼翼的集体亮相。

园内曲水流觞,竹影婆娑。丝竹声悠扬,文人墨客们或吟哦唱和,或挥毫泼墨,或高谈阔论,试图重现往日承平年代的风雅。原泉州衙门的文官、本地的书香门第、乃至一些颇有才名的寒门士子,大多汇聚于此。气氛看似风雅和谐,但许多人的目光却不时瞥向入口处,带着几分期待,又带着几分审视——他们听闻,新任的泉州司马、那位以“奇巧”闻名的王参军,或许会受邀前来。

王审知确实收到了请柬,但他正忙于与阿卜杜拉商讨第一批外销瓷器的样式和定价,只派了陈褚作为代表前来观礼,以示对本地文教的尊重。陈褚的到场,虽也引起了一些注意,但终究让许多想亲眼看看王审知是何等人物的人略感失望。

文会进行到一半,酒酣耳热之际,一个清癯而挺拔的身影站了起来,走到了水榭中央。此人正是郑珏。

他今日特意穿了一身半旧的儒袍,头戴方巾,衣着朴素,却更衬得他面容肃穆,气度凛然。他先是向四周拱了拱手,朗声道:“诸位同道,今日盛会,重现雅音,老夫见之,心甚慰之。可见礼乐文章,乃我华夏之根脉,虽经离乱,终不绝于缕。”

开场白赢得了在场士子的一致赞同和掌声。

但紧接着,郑珏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得沉痛而激昂:“然,观今日之世风,老夫心中亦不免忧惧忡忡!我中华圣道,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义轻利,尊王道而贱霸道。可如今,却有一股歪风邪气,正在滋长蔓延,竟将‘工巧’、‘匠作’之事,抬至高堂,与圣贤文章相提并论,甚至凌驾于其上!此实乃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水榭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郑珏身上。陈褚微微皱起了眉头,预感到了什么。

郑珏痛心疾首,继续道:“更有甚者,竟引入海外蛮夷之奇技淫巧,美其名曰‘格物致知’、‘利国利民’!殊不知,器物之利,终是小道,沉迷于此,只会使人心浮躁,追逐利益,忘却仁义根本!长此以往,人人趋利若鹜,士子不读圣贤书,农夫不事耕种,工匠竞相奇巧,国将不国,礼崩乐坏矣!”

他的声音越来越高,带着一种卫道士般的悲愤:“老夫近日听闻,府衙竟颁布政令,设‘赏格’鼓励匠人改良器物,甚至以官粮官钱招募流民学习所谓‘新技’!此等政令,看似惠民,实则是在引导百姓舍本逐末,动摇国本!这与那‘拔苗助长’何异?与那‘与民争利’何异?”

他目光扫视全场,见许多士子面露沉思、赞同甚至愤慨之色,知道自己的话已经引起了共鸣,便掷地有声地给出了结论:“治国平天下,当以圣贤之道为纲,以礼乐教化为本!岂能汲汲于工巧之末,效那蛮夷之行?此非治国之道,实乃取乱之阶也!望诸位同道,能明辨是非,坚守正道,勿使斯文扫地,勿令圣道蒙尘!”

一番话语,引经据典,慷慨激昂,直接将王审知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定性为“歪风邪气”、“舍本逐末”、“取乱之阶”,将其提升到了危害“国本”和“圣道”的高度。

园内静默片刻后,顿时响起一片议论之声。

“郑公所言极是!工巧之术,岂能与圣贤文章并列?”

“是啊,重赏工匠,岂非令世人轻视读书?”

“引入蛮夷之物,确实不妥,有损我华夏正统……”

“如此下去,世风日下啊!”

当然,也有少数士子持不同看法,低声嘀咕:“可是……那些新农具,确实好用啊……”

“防疫之法,也救了不少人……”

但他们的声音很快被更大的赞同郑珏的声浪所淹没。在这个士人群体中,郑珏所代表的传统儒家价值观,依然占据着绝对的主流和道德高地。

陈褚站起身,想要反驳几句,阐明“格物”亦能“利民”的道理。但他尚未开口,便被旁边一位相熟的老儒轻轻拉住衣袖,示意他此时不宜强辩,以免成为众矢之的。

郑珏看着场内的反应,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他深知,武力征服或许靠王氏兄弟的刀剑,但思想与舆论的阵地,却依然是他这样的正统儒士的天下。这第一声呐喊,他成功地发出了,并且清晰地划下了道统的界线,将王审知置于了“离经叛道”的位置上。

他没有直接点名王审知,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剑锋所指,就是那位此刻未在场、却影响力无处不在的泉州司马。

这场原本意在风雅的文会,最终在一种思想对峙的紧绷气氛中草草收场。郑珏的言论,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在泉州的士绅阶层和读书人中间传播开来。

“奇技淫巧,取乱之阶”这八个字,成了他们私下评价王审知政策时,最常用也最有力的贬斥之语。

一股无形的、基于意识形态的阻力,开始在王审知推行新政的道路上凝聚。它比豪强们消极的拖延更具威胁,因为它直接挑战王审知行为的合法性和道德性,试图从根源上否定他带来的变化。

……

消息很快传到了王审知的耳中。

他正在格物堂(已在泉州设立分部)内,与鲁震以及几位工匠商讨改进海船龙骨结构以增强抗风浪能力的问题。阿福低声将清漪园文会上发生的事禀报给了他。

鲁震一听就火了,手中的炭笔差点掰断:“放他娘的……(看了眼王审知,把粗话咽了回去)胡说八道!没有好犁好车,地里刨食都难,读那么多书能当饭吃?没有我们工匠打制兵器,他们拿什么抵挡敌人?靠嘴皮子吗?”

王审知却显得异常平静,他示意鲁震稍安勿躁,只是轻轻“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然后继续指着图纸上的一个节点问道:“鲁师傅,你看这里,如果用榫卯嵌套铁箍的方式,强度是否足够?”

鲁震一愣,被拉了回来,凑过去仔细看了看,瓮声瓮气地回答:“应该行,但铁箍得够厚实,还得防着海水锈蚀……”

讨论继续,仿佛那段小插曲从未发生过。

直到一个多时辰后,技术问题暂告一段落,工匠们各自散去忙碌,王审知才走出格物堂,深吸了一口带着海腥味的空气。

陈褚早已等候在外,脸上带着忧色:“大人,郑珏之言,已在士林中传开,影响颇坏。是否需下官出面,撰文驳斥?或与之公开辩论?”他如今已真心信服王审知,视其为明主,自然见不得对方被如此攻讦。

王审知摇了摇头,目光望向远处熙熙攘攘、正在努力恢复生机的市集:“暂且不必。郑先生此举,在意料之中。他站在道德高地上,斥责‘奇技淫巧’、‘舍本逐末’,这是他的立场,也是他赖以生存和获得影响力的根本。此刻与他正面辩论,无论输赢,都只会将争论扩大,陷入无休止的‘义利之辩’,反而耽误了正事。”

“难道就任由他污蔑?”

“非是任由。”王审知嘴角露出一丝淡然的笑意,“他说他的,我们做我们的。舆论的高地,我们不能放弃,但争夺的方式,不止正面驳斥一途。”

他转头对陈褚吩咐道:“郑先生喜欢讲‘道’,那我们便也讲‘道’。不过,我们讲的是‘生民之道’、‘厚生之道’。你去找几位文笔好、心思活的寒门士子,不必与他们争论工巧是否末节,只让他们去写——写流民得以活命,是因为以工代赈修了水利;写农户脸上有了笑容,是因为新犁省力增产;写疫病得以控制,是因为防疫之法有效;写市集渐渐繁荣,是因为商税减轻、平准仓稳价……要写具体的事,写真实的人,写变化带来的好处。写成故事,写成歌谣,让说书人去茶楼酒肆传唱,让识字的人在街坊间诵读。”

陈褚眼睛一亮:“大人的意思是……用事实说话,让百姓自己去听、去看、去比较?”

“不错。”王审知点头,“郑先生的声音很高,很雅,但在市井坊间,能听懂、愿意听的终究是少数。我们要让另一种声音,更接地气、更生动活泼的声音,飘进寻常百姓家。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孰好孰劣,他们体会最深。”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地继续说道:“至于‘华夷之辨’,他斥责我们引入蛮夷之物,那我们便宣扬‘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泉州本就是万国商埠,自古以来便融汇四方精华,方能成就今日之盛况(虽暂衰,底子犹在)。这并非丢弃华夏正统,而是为我所用,壮大自身。你让士子们不妨多写写汉唐盛世时,是如何吸收西域、南海诸多外来之长的。”

“下官明白了!”陈褚豁然开朗,躬身领命,“我这就去物色人选,尽快办妥此事。”

王审知又叫住他,补充道:“另外,以泉州司马府的名义,张榜公告:将于下月朔日(初一),在城南‘百工坊’外,公开演示新式织机效率,并与旧织机对比。邀请全城士绅百姓前往观览。若有质疑者,可当场提问,本王……本官必一一解答。”

陈褚略感惊讶:“大人,此举是否太过冒险?若现场有人发难……”

“要的就是有人发难。”王审知目光深邃,“在大庭广众之下,用实实在在的效率对比,堵住他们的嘴。这比我们私下说一万句都管用。你只管去办,演示之事,我会让工匠们准备好。”

陈褚心中佩服,再次领命而去。

王审知独自站在原地,远眺着这座古老而复杂的城市。

郑珏的“正礼之声”,固然刺耳,却也是这个时代最主流的声音。他知道,这场关于“道”与“器”、“义”与“利”、“华”与“夷”的争论,绝不会轻易平息,必将贯穿他未来的每一步。

但这第一声刺耳的锣响,并未让他慌乱,反而让他更加清醒。

武力可以夺取城池,权术可以平衡利益,但真正要改变一个时代的思想,需要更坚韧的耐心、更智慧的方法,以及,最根本的——能让大多数人过上更好日子的、无可辩驳的事实。

他的战场,又多了一个。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我真不想争霸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天下1544英雄集结吕布重生天唐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我从替身成为皇帝骗了康熙玉柱1850美洲黄金大亨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谋断天下开局王府世子,最终摆烂失败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穿越古史之龙行天下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孤乡1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边军:从女囚营开始宿主的梦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大明:东宫对砍,谁赢谁是太孙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在汉武帝手下当官,我只想摆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