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林小满和他那部“人工智障”手机成功地在电磁波谱域掀起一场令人崩溃的“鬼畜”风暴,将东区“探寻者”大军强行拖回通讯基本靠吼、传令基本靠跑的“原始部落”时代的同时,西区另一支更为诡谲、也更富有“艺术气息”的力量——“空中与幻觉小组”的成员们,也如同舞台幕布后的特效师,悄无声息地启动了他们的表演。如果说电子干扰是残忍地剥夺了探寻者的“听觉”与协同作战的“神经网络”,那么这些精心编织的光影幻象,便是直接针对人类最依赖的感官——“视觉”,发起的一场华丽而充满恶意的、终极的欺骗盛宴。
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的致命诱饵
一支代号“游骑兵”的东区小队,负责搜索A区那片以老旧宿舍楼和复杂晾衣架网络闻名的区域。他们刚刚艰难地摆脱了一段通讯干扰带来的指令混乱,正以加倍的小心,呈扇形队形缓慢地推进在一排红砖楼之间的狭窄通道里。队尾的观察员,一位以视力绝佳着称的女生,突然猛地蹲下身,用力拉了拉前方队友的背包带,声音因极度压抑的激动而微微发颤,指向斜前方一栋六层宿舍楼的平顶天台边缘:
“11点钟方向!楼顶!天台护栏后面!有情况!一个目标!他在朝我们招手!”
队员们的心脏瞬间被攥紧,立刻循着她所指的方向,竭力仰头望去。果然!在楼顶边缘那饱经风霜的混凝土护栏的阴影之下,一个穿着深灰色兜帽卫衣、身形瘦削、面部细节模糊但整体轮廓清晰可辨的人影,正半探着身子,一只手臂高高举起,朝着他们所在的这个方向,快速地、带着一种毫不掩饰的挑衅和急切引诱意味地挥动着!那动作的幅度和节奏,活像一个在火车站台焦急招呼同伴快上车的旅客。
“高价值目标!确认活跃‘测试单元’!在楼顶!”队长的声音瞬间拔高,肾上腺素在血管里疯狂奔涌,“快!一队从左翼楼梯强攻!二队右翼包抄,封锁所有下楼路径!防止他从防火梯逃脱!快!快!快!”
短暂的兴奋压倒了被通讯静默带来的不便。小队瞬间一分为二,如同训练有素的猎犬,以最快的速度扑向那栋宿舍楼的南北两个楼梯入口。他们哐当哐当地撞开老旧的单元门,沿着狭窄昏暗的楼梯道向上狂奔,沉重的脚步声在封闭的空间内回荡,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脑海中已经预演了无数次在楼顶将那个嚣张的“节点”堵个正着、并用标记喷雾将其“捕获”的激动场景。
然而,当他们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地冲上最后一段楼梯,猛地撞开那扇吱呀作响的铁皮天台门,举起手中的相机和标记罐,准备迎接“胜利”时——
天台之上,空无一物。
只有清晨的阳光洒在粗糙的水泥地上,几根锈蚀的晾衣绳在微风中轻轻晃动,惊起的几只灰扑扑的鸽子扑棱着翅膀飞向远处,发出不满的咕咕声。视野开阔,一览无余,根本没有任何可以藏人的角落。
那个招手的人影?如同阳光下的露珠,蒸发得无影无踪,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仿佛刚才那清晰无比的一幕,只是他们集体产生的、因过度紧张和渴望而催生的海市蜃楼。
“人…人呢?!”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看错!他刚才就在那里招手!” “搜!给我彻底搜!肯定藏在某个死角或者水箱后面了!”
不甘与难以置信的情绪驱使着他们,几乎将整个天台翻了个底朝天,检查了每一个通风口、每一个太阳能热水器支架后面、甚至攀到水箱顶上查看。结果,一无所获。只有冰冷的混凝土、空旷的天空、以及内心深处涌起的、被彻底愚弄的荒谬感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寒意。
他们完全没有察觉到,在将近百米之外,另一栋地势稍高的教学楼顶层的某扇窗户后面,一位擅长制造超远距离精密静态幻象的西区学生,正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着他们的狼狈模样,嘴角勾起一丝得意的弧度,对着领口的微型麦克风低声汇报:“报告指挥中心,‘海市蜃楼’诱饵任务,坐标A7天台,成功吸引并滞留‘游骑兵’小队超过四分钟,消耗其大量体力,over。”——那个充满挑衅的招手“人”,自始至终,都只是一团被精心计算了角度、光线、透视和背景融合的光影投射,一个逼真至极却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镜花水月:画中之门与撞墙的突击手
另一支代号“破壁者”的东区小队,他们的任务是搜索b区边缘那一排早已闲置、墙皮剥落的老旧平房。在一处堆满废弃建材的角落,他们有了更加令人啼笑皆非、且肉体疼痛的发现。
一间平房斑驳的西山墙上,原本应该是一面布满涂鸦和雨水渍痕的砖墙,此刻却清晰地“出现”了一扇打开的、看起来十分真实的旧木门!门扉半掩,门内的景象并非墙体的真实截面,而是被“替换”成了一间昏暗房间的内景——能看到粗糙的水泥地、一个倾倒的木头板凳、甚至墙角似乎还堆着一些麻袋,光线从门外照入,形成逼真的光影过渡,充满了令人信服的纵深感和细节。
“这里有扇开着的门!”一名队员压低声音,难掩惊讶。 “小心!结构不对!这面墙应该是实心的!可能是幻象陷阱!”分析员比较着手中的建筑平面图,警惕地提醒。
“先试探一下!”队长示意。
一名队员小心翼翼地伸出多功能探杆,将金属杖尖缓缓伸向那扇“门”的内部空间。杖尖毫无阻碍地穿了进去,仿佛那里真的是一片虚空。“是幻象!假的!”他松了口气,收回探杆。
然而,就在他话音刚落的瞬间,那“门”内昏暗的光影似乎极其轻微地、难以察觉地晃动了一下,仿佛真的有一个模糊的人影在房间深处极快地一闪而过!甚至伴随着一声几乎听不见的、像是脚踩到碎木屑的细微“咔嚓”声!
“里面有人!”队伍中的突击手反应极其迅猛,几乎是一种条件反射般的战斗本能,他低喝一声,不等队长下令,一个箭步猛地向前冲刺,压低肩头,整个人如同炮弹般“冲”进了那扇“门”里,试图趁其不备,来个雷霆万钧的室内压制!
结果——
“砰!!!”
一声沉重、结实、令人牙酸的闷响,伴随着突击手一声痛苦短促的“呃啊!”惨叫。
他结结实实地、毫无缓冲地、以全力冲刺的速度,一头撞在了一面坚硬无比、实实在在、纹丝不动的承重砖墙上!撞得他眼冒金星,头晕眼花,鼻梁一阵酸楚剧痛,眼泪瞬间就飙了出来,整个人被巨大的反作用力弹回来,踉跄着摔倒在地,捂着鼻子蜷缩成一团。
而那扇逼真无比的“门”以及门内那间诱人的“房间”景象,在他撞上去的瞬间,如同被石子击中的水面倒影,剧烈地扭曲、波动、闪烁了一下,随即像破碎的玻璃般倏然消散不见,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留在原地的,只有那面冰冷、真实、脏兮兮的、印着些许新鲜额头油渍和可能还有一丝鼻血的砖墙。以及墙上那用极其精妙的透视学、色彩渲染和光影效果“绘制”出来的、足以欺骗大脑和眼睛的“画中之门”的残影——或者说,是高质量幻象突然中断后,在视网膜上留下的短暂视觉暂留?
“破壁者”小队的其他队员们彻底僵在了原地,目瞪口呆地看着痛苦呻吟的队友,又看了看那面空无一物、仿佛在无声嘲讽他们的墙壁,大脑集体宕机,半天无法处理这极度荒谬且惨痛的现实。
“这…这他妈算什么?视觉陷阱 plus 物理伤害附加?”一个队员的声音充满了荒谬感。 “也太真了吧!我刚才真的看到里面好像有东西动了一下!还听到了声音!”另一个队员揉着眼睛,怀疑人生。 “这‘拟态技术’…他妈的到底是物理系搞出来的还是美术学院搞出来的?!这透视!这光影!这细节!差点就拿奖了啊混蛋!”队长气得差点把手中的平板电脑摔在地上。
制造这个“画中之门”幻象的学生,此刻正躲在隔壁一间平房布满蜘蛛网的阁楼里,通过一个小孔观察着外面的情况,看到那个突击手结结实实撞在墙上时,他死死捂住自己的嘴巴,憋笑憋得浑身剧烈颤抖,眼泪都笑了出来,差点从横梁上掉下去。他不仅完美地复现了一扇门的静态视觉效果,更阴险地叠加了一层极其微弱、频闪极快的动态光影干扰,模拟出“门内有人活动”的致命错觉,并同步播放了微不可闻的环境拟声音效,成功骗过了一位经验丰富的突击手的本能反应,造成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打击。
浮空妹的上帝视角与静默指挥
而真正拥有有限制空权、悬浮在一片不易察觉的薄薄云层之后、利用自身能力进行光线折射最大限度隐藏身形的浮空妹林月微,则从一个绝对优越的“上帝视角”,冷静地俯瞰着整个逐渐沸腾起来的战场。她的视野无比开阔、清晰。
她看到一支支东区小队,像是一群被无形丝线操控的木偶,被各种突然在空气中浮现、又骤然消失的幻影引得晕头转向、东奔西跑:一会儿如临大敌地扑向一个在阳光下闪烁了一下的光点(可能只是一片被刻意放置的碎玻璃);一会儿紧张兮兮地包围一片看起来微微扭曲、热气蒸腾的空气(可能是某个热力排气口);一会儿又对着一段看起来颜色略有差异、仿佛后面有空间的墙壁(纯粹的光学把戏)小心翼翼地包抄合围。
她看到那些探寻者们脸上丰富的表情变化:从最初发现可疑目标的瞬间兴奋与激动,到扑空后四处搜寻不得的困惑与迷茫,再到反复被戏弄后产生的懊恼、沮丧以及逐渐累积的、对自身判断力的严重怀疑和一种近乎神经质的疑神疑鬼。这种居高临下、洞若观火的视角,让她感受到一种奇特的、如同幕后导演般的参与感和一丝恶作剧得逞后难以避免的小小快感。但她始终牢牢记着莫望老师和赵部长的严厉叮嘱,严格控制着悬浮的时长和高度的稳定性,精确计算着能量消耗,如同一个真正的、优雅而谨慎的幽灵,无声地翱翔于战场上空,冷静地观察着下方由她和她的同伴们共同编织、导演的这场盛大而迷离的光影魔术秀。
接二连三地被各种逼真又荒诞的幻象所愚弄,东区的学生们开始对自已最信赖的感官——眼睛,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的信任危机。
“你确定你看到那边有东西在动?别又是什么光学把戏!老子不想再撞墙了!” “这个影子…看起来好真…轮廓、细节都有…但万一是‘画’出来的呢?戳一下试试?” “这盏路灯…你们说,它会不会突然伸出一条腿来?我有点ptSd了…” “我感觉我快疯了,看什么都像是幻象,看什么都觉得有问题…”
他们变得草木皆兵,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对任何闯入视野的视觉信息都要反复确认、试探、甚至需要队友交叉验证,推进的速度因此而大大延缓,士气也在这种持续的心理消耗中悄然下滑。西区的“空中与幻觉小组”成功地在探寻者们的心中种下了深深怀疑的种子,用一场场镜花水月般华丽而虚幻的表演,为这场轰轰烈烈的“觅影寻真”躲猫猫大赛,增添了更多迷离、荒诞而又令人印象深刻的超现实色彩与…喜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