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布罗陀海峡的浪涛裹着咸腥气,拍打着“云帆号”的船舷。了望手阿武正举着望远镜,忽然指着西北方向的海平面,声音发紧:“船长!三艘快船!没挂国旗,帆是黑的!”
船长周通心里“咯噔”一下——黑帆是海盗的标记。他刚从里斯本运了一船丝绸和瓷器,正要穿过海峡去亚历山大港,没想到在这里遇上了麻烦。去年,云朝的“顺风号”就在这片海域被抢,船沉了, crew(船员)死了七个,至今没找到尸身。
“升预警炮!”周通当机立断。炮手老王早已抱着炮管待命,听见命令,立刻往炮膛里塞了发空包弹,引线一燃,“轰”的一声巨响,炮口喷出的白烟在蓝天上扯出条柱子——这是郑伟新发明的“鸣炮预警器”,三短一长的炮声代表“遇海盗,速来援”,方圆二十里的同盟国船只都能听见。
黑帆船上的海盗显然没料到这招,愣了一下才继续逼近。他们的船比“云帆号”快,甲板上闪着刀光,为首的独眼龙举着望远镜,看见“云帆号”的货舱盖得严实,嘴角咧出狞笑——看这架势,准是满载着东方宝贝的肥船。
周通却不慌不忙,让人把“真货舱”的锁打开,露出里面码得整整齐齐的木箱。海盗船刚靠上来,他就指挥船员“慌乱”地跳海,故意把几箱“瓷器”(其实是陶土烧制的假货)撞进海里。独眼龙的手下跳上“云帆号”,一斧头劈开木箱,里面果然是“青花瓷”,顿时欢呼着往自己船上搬。
“老大!这里还有个上锁的货舱!”一个海盗踹着船尾的舱门,那是周通故意露出来的“破绽”。独眼龙亲自上前,用撬棍撬开锁,里面竟堆着半舱石头,气得他一脚踹翻木箱,“妈的!中了圈套!”
就在这时,东南方向传来熟悉的炮声——三短一长,接着是回应的两短两长。周通在海里扑腾着,看见同盟国的荷兰舰队正全速赶来,旗舰的炮口已经对准了海盗船。
“撤!”独眼龙知道不妙,指挥手下开船就跑。荷兰舰队的炮弹在他们船边炸开,激起的水柱像白色的墙,吓得海盗们魂飞魄散,连抢来的“瓷器”都扔了,仓皇逃进迷雾里。
这出“空城计”,正是郑和应对海盗的新招。自从环球贸易协定签订后,海盗更眼馋了——东方的丝绸、欧洲的白银,随便抢一艘就能快活好几年。郑伟让人在所有商船上装了两样东西:鸣炮预警器和假货舱。
预警器的炮声有讲究:一短一长是“需要补给”,两短两长是“收到求救,正在赶来”,三短一长专指“遇海盗”。同盟国的船只要听见,不管是云朝的、荷兰的还是法国的,都得往炮声方向赶,谁要是装聋作哑,下次自己遇袭就别想有人救。
假货舱更是巧妙。商船上有三个货舱,表面看都一样,其实只有中间的是真的,藏着值钱的货物,还装了暗锁和防水隔板;两边的货舱故意做得容易撬开,里面要么堆石头,要么放些不值钱的粗布、陶碗,甚至还有用颜料染过的木头,乍一看像金条。
“得让海盗觉得‘有便宜可占’,他们才不会下死手毁船。”郑伟在里斯本的防御会议上说,手里转着个假金条——外面包着铜皮,里面是铅块,“等他们抢了假货跑了,咱们的舰队再追,既能保住货,又能收拾他们。”
试了几次,效果出奇的好。有次西班牙商船“圣玛利亚号”遇袭,鸣炮后,附近的云朝“云鲲号”和法国“鸢尾号”同时赶来,三艘船把海盗船夹在中间,打得他们哭爹喊娘,连船带赃物都被缴获,海盗头目被吊死在直布罗陀的灯塔上,成了活警示。
海盗们也学精了,开始试探。有伙英国海盗假装商船靠近,想混上云朝的船,却被船员识破——他们的“货物”里藏着刀,说话带着加勒比海的口音,根本不是正经商人。周通故意打开假货舱,让他们“抢”了几箱粗布,等他们开船走远,一炮打在他们船尾,吓得他们再不敢靠近。
更妙的是“反向钓鱼”。郑伟让人改装了一艘旧商船,故意装得破破烂烂,假货舱里却放了几箱真丝绸,还让了望手“不小心”让海盗看到。果然,海盗上钩了,半夜偷偷爬上船,刚摸到丝绸箱,就被藏在暗处的船员用网兜住,捆得像粽子。原来船底还藏着十名水手,专等海盗落网。
消息传开,海盗们胆战心惊。有个绰号“黑胡子”的海盗头,以前专抢东方商船,现在听说云朝船有“会叫的炮”和“会骗人的舱”,吓得带着手下改行当渔夫,说“宁肯钓鲨鱼,也不惹云朝人”。
同盟国的商人都佩服得五体投地。荷兰商人扬在酒会上拍着郑伟的肩膀,用生硬的汉语说:“你们不仅会做生意,还会‘骗’海盗!这脑子,比蒸汽机的齿轮转得还快!”
郑伟笑着摇头,让人拿出新画的海图,上面用红笔标出了海盗常出没的海域,旁边写着“每月三号、十三号有舰队巡逻”。“光靠骗不行,”他指着海图,“得让他们知道,哪片海不能去,去了就是找死。”
他还让人给商船装了“狼牙网”——在船舷两侧挂着带尖刺的铁网,海盗想跳船上来,要么被扎伤,要么被网住。有次一群海盗想爬“云帆号”,结果被狼牙网挂住衣服,悬在半空,被船员用竹竿打屁股,笑得荷兰巡逻队直不起腰。
深秋的一天,“云帆号”再次经过直布罗陀,了望手阿武突然喊:“船长!看那边!”远处的礁石上,有人用白石灰画了个巨大的“求救炮”图案——三短一长的炮声符号。
周通心里一动,让船靠近。礁石上坐着个衣衫褴褛的人,是上个月被抢的威尼斯商人马可,他靠吃海鸟蛋活了下来,知道云朝船能看懂这符号。“海盗藏在那边的山洞里,”马可指着峭壁,“他们抢了我的玻璃,还想等下一艘船。”
周通立刻鸣炮求救,同时让人假装抛锚卸货。海盗们果然从山洞里钻出来,驾着小船就冲过来,刚靠近“云帆号”,就被突然升起的狼牙网挡住。这时,荷兰舰队正好赶到,炮弹精准地炸掉了山洞的入口,把里面的海盗堵得严严实实,乖乖投降。
马可看着失而复得的玻璃,激动得抱着周通哭:“你们的炮声,比上帝的祷告还管用!”
夕阳下,“云帆号”的预警炮又响了,这次是一短一长——需要补给。远处,法国商船“玫瑰号”回应了两短两长,正缓缓驶来。周通站在甲板上,看着货舱里安然无恙的丝绸,觉得这炮声比任何音乐都动听。
他想起郑伟说的话:“对付海盗,光靠打不行,得让他们知道,合作比抢劫划算,规矩比暴力管用。”现在,越来越多的海盗弃暗投明,有的成了港口的搬运工,有的甚至加入了护航舰队——他们最懂海盗的套路,反成了最好的“防海盗专家”。
海风掀起“云帆号”的帆,蓝底金锚的同盟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周通知道,只要这预警炮的声音还在,只要商船的假货舱还在,这片海上的生意,就能在刀剑的阴影里,走出一条更稳的路。
而那些曾经猖獗的海盗,终将明白:在鸣炮相援的船队面前,在真假难辨的货舱面前,他们能抢的,只有自己的穷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