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尖碑内精神链接构筑的虚拟课堂空间,穹顶呈现出无垠星空的深蓝,脚下是流动着细微数据光芒的地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课堂特有的、混合着投影光束能量气息的味道。今天的气氛,却从一开始就带着一种……微妙的尴尬。
一位身穿深蓝色教师制服、戴着金属框眼镜的年轻男子悬浮在讲台中央的全息光幕前。他的胸前佩戴着一枚冰晶徽章——那是“冬季资源管理与危机应对”专精讲师的标志。他挥着手,声音抑扬顿挫,充满了专业带来的自信:
“……所以说,各位同学,冬季的核心命题,本质是能量的储备与流通!食物、燃料,是生命热能的核心载体!保暖材料和建筑结构,是热能保存的关键屏障!而在这个环节,”讲师(姓杨)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出精确的数据图表,“领主市场的作用至关重要!”
全息光幕上,琳琅满目的商品罗列出来,色泽诱人:
* ‘北境’寒地速生特育麦种A型(信用点:120\/公斤)
* ‘暖阳’能量石(基础款,可持续释放温和热能15天)(信用点:150\/块)
* ‘磐石’级保温建材模块(适配通用领地建筑)(信用点:500\/平方米)
* ‘丰收女神’祝福浓缩营养剂(补充微量元素,降低代谢需求)(信用点:350\/管)
“看这里!”杨讲师的声音提高,带着显而易见的鼓动性,“精准投放!信用点!就是你们度过第一个冬天的关键杠杆!学会利用市场,在秋季价格低点时囤积越冬粮种、储备能量石、升级保温设施、必要时采购营养剂降低基础消耗!这四板斧下去,再冷的冬天也是纸老虎!”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虚拟座位上或认真、或迷茫、或麻木的新生面孔,最后停在自己光屏一角的时间记录上——大一,冬季生存通识课。嗯,没错,是大一新生。他满意地点点头,继续他的“标准化流程”: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资金流来源,也别慌!领主市场开启一年后,你们的信用渠道才会彻底打通。但在那之前,”他露出了一个“过来人”式的笑容,“论坛黑市的以物易物是新手期的宝贵跳板!用你们领地出产的木材、石材、少量渔获,甚至……”他神秘地压低声音,“一些不影响领地发展的小型特产资源,去交换急需的越冬物资!思路打开,渠道自来!信用点固然为王,但交易的本质,永远是互通有无!好了,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他做了个请提问的手势,眼神里闪烁着“我已经给你们铺好康庄大道”的轻松光彩。
沉默。
虚拟教室里一片死寂。空气仿佛凝固了,连数据流的光晕都停滞了片刻。
大部分学生的脸上,刚才的迷茫瞬间转变成了不加掩饰的困惑、愕然,甚至……一丝被冒犯的愤怒?他们面面相觑,似乎在无声地交流着:
“他在……说什么?”
“信用点?领主市场?那是什么东西?”
“我们现在连吃顿饱饭都靠抠地缝儿捡麦粒,哪来的特产拿去换?”
终于,一个坐在前排、脸冻得还有点发青(可能来自冰原或雪山领地)的男生(李维认得他,来自森林地形但初始环境恶劣的赵明)猛地举起手,动作几乎带着一点颤抖:
“老……老师!”赵明的声音因为紧张而发尖,盖过了尴尬的寂静,“您说论坛黑市交易……用……用领地资源……可……可我们现在……”他深吸一口气,几乎是吼了出来:“我们连领主市场都没资格开通!信用点!我们从哪儿搞信用点去交换这些东西啊?!”
“轰——!”
寂静被彻底打破!
如同一个无形的马蜂窝被捅穿,整个虚拟课堂瞬间炸开!
“对啊!市场都没开!”
“上哪弄信用点?我们连1点都没有!”
“木材石头那些破东西,黑市上根本换不到能过冬的玩意儿!昨天挂出去一吨木头,连半袋麦子都没人换!”
“能量石?保温模块?我连看介绍都觉得像在做梦!”
“杨讲师是吧?你是不是走错课堂了?我们是新生!不是大二大三!”
质问、不满、焦虑的声音如同潮水般涌向讲台上的年轻讲师。他那完美的、逻辑清晰的过冬方案,此刻在李明这声灵魂质问之下,脆弱的如同春日里最后一片薄冰。
杨讲师脸上的笑容僵住了。自信的红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毫无血色的惨白。他猛地低头,死死盯住自己面前光屏上那行小字课程信息:
科目:大一新生必修 - 冬季生存基础策略与资源管理
授课人:杨帆(大二助教)
轰隆一声!杨帆感觉脑子被一道无形的巨锤砸中!
完了!彻底完了!
他被临时从大二的《冬季领主金融与跨境资源配置》课题组抽调过来代课,只模糊记得是教大一过冬,压根就没细看课程名称和授课对象!惯性思维让他直接套用了面对资源充足高年级学生的成熟策略体系,却忘了……
这群大一新生,还处在最原始、最野蛮的裸奔阶段! 信用点?领主市场?这些对他们而言,是只存在于传说里的概念!远水救不了近火!他们需要的,是石器时代的生存法则!
他额头上的冷汗瞬间就下来了,豆大的汗珠沿着鬓角往下淌,精心梳理的头发也变得有些凌乱。他慌乱地抓着自己的金属框眼镜,手指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差点把眼镜揪下来。嘴巴张了几次,却发不出任何有意义的音节。
“呃……那个……这个……”杨帆的声音干涩得如同砂纸摩擦,“抱歉……非常抱歉……各位同学!”他几乎是鞠躬道歉,腰弯得很低,试图平息学生们的怒火。“是我……是我的严重疏忽!对不起!”
他手忙脚乱地在光屏上疯狂滑动,试图关闭刚才那些诱人却无比刺眼的商品列表,像在销毁罪证。“我……我们换重点!换重点!”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强行镇定的颤抖,但掩饰不住其中的慌乱。
“生存是第一位的!市场什么的……都是后话!”杨帆抹了把额头的冷汗,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专业一点,“现在,最……最实际的!我们回归本源!开源!节流!保暖!”
光幕上的内容骤然切换:
* 原本华丽的商品图消失了。
* 取而代之的,是简陋的、画风朴实的甚至有些粗糙的示意图:如何在林地里挖掘地窖、如何用泥巴和芦苇杆混合制造草砖保暖、如何将鱼骨磨粉混入麦麸制作应急干粮、如何最大化利用牲畜粪便产生的沼气热量……
* “保……保暖!”杨讲师指着那些带着泥土味的图示,试图找回一点底气,“基础!才是王道!没有能量石?那就想办法让窝棚密封!所有缝隙!都给我用泥糊上!用破布塞上!晚上抱团!人体就是热能!”
* “粮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别只盯着麦子!树林里的蕨菜根、松针下的菌类(他强调要确保安全)、河里的水藻、冻土下的块茎……能吃的,只要是能吃的,别放过!都给我收!收!晒干!存储!”
* “还有!节流!每个人!限量!定量!控制!领主带头!吃最差的!把好东西留给劳力!熬!硬熬也要给我熬过去!”
他的声音恢复了力量,却带着一种近乎咬牙切齿的狠劲。之前的金融精英范儿荡然无存,此刻的他,更像是一个在末日废土里挣扎求生的老矿工,传授着用命换生存的经验。理论消失了,剩下的全是赤裸裸的、带着血腥味的求生本能。
“这是你们的第一个冬天!没有捷径!只有拿命去拼!去抢!去熬!”杨讲师的声音在虚拟空间中回荡,带着一种残酷的决绝,“别想着优雅,别想着体面!活下去!比什么都强!把脑袋埋在土里,也要把气给我喘匀了!”
【李维视角:】
李维安静地坐在自己的虚拟座位上,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洁的数据流扶手上轻轻敲击。刚才杨讲师那场“信用点风波”以及后续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尽收眼底。
他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些想笑。那套华丽的交易说辞,对他而言遥远得像另一个位面的童话。而后面那些带着泥土和血腥味的原始求生方案……
‘挖地窖?泥巴糊缝?抱团取暖?吃草根树皮?’李维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近乎自嘲的冷意,‘多么“标准”的新手答案……’
但,有用吗?李维看着眼前这位狼狈的讲师强行镇定地讲授着“教科书”式的应对之策,又透过虚拟教室的“窗景”,仿佛看到了自己现实中那片正面临盐荒、蛋白危机和寒潮三重绞杀的领地。
现实冰冷得多。也残酷得多。
讲师的声音还在继续,关于如何最大化利用有限的资源,关于如何在绝境中创造奇迹……但这些声音在李维耳中渐渐变得模糊。他对这些理论层面的纸上谈兵失去了兴趣。
他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可行性极高”的方案。 一个能在蓝叶花断盐、鱼类减产、冬播进行时的三重压力下,确保几百人度过严冬且不大伤元气的方案。
光凭讲师口中那些近乎绝望的原始手段?不够,远远不够!
李维的目光落在光屏角落自动刷新的班级论坛上。
红点闪烁的私信:
【冰原-刘明轩】:“李哥!救命!我的主粮苔藓麦被提前冻死八成!剩那点连人吃都不够!雪地里的雪兔凶得很!求靠谱的猎兽陷阱图啊!”
【森林-赵明】:“李维大佬!你上次说的那个简易土暖气……真的能行?我这边木头管够,就是湿气大,怕烟导不出来熏死人啊!”
【平原-林东】:“李维,我家的冬小麦地昨晚霜太厚了!今天看着叶子有点发蔫!有什么土法子能缓过来吗?急!”
求救,一个接一个。来自绝望边缘的信息。
李维关掉了私信,没有回复。他的精神链接已经锚定到领地核心——老张头正带着人在极限扩建的菌菇棚里挥汗如雨,哈桑领着一半新兵在加固菌棚的同时还要巡查盐仓警戒线,妇人们点灯熬油缝制加厚的草帘和护耳……
领地每一个角落都在生死时速。
他需要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更强的……适应性改造。
讲台上,杨讲师终于结束了那场大汗淋漓的补救课,留下满堂神色各异的学生。
“记住!活下去!”杨帆的声音有些沙哑,最后看了一眼台下那些稚嫩却写满沉重压力的脸,尤其是前排那个一直沉默的男生(李维),总觉得他看自己的眼神似乎……过于平静?带着一种让他心头发毛的审视?他不敢再想,匆匆结束了课程,“下课!”
投影消失。
李维第一个退出了虚拟空间。方尖碑内,他猛地睁开眼。
窗外,初冬的第一片雪花,正如同命运的笺注,无声地坠落。他摊开手掌,虚拟教室里的“标准答案”化作冰冷的微尘。
‘活下去?’李维盯着窗外渐密的雪,嘴角绷紧,‘不,我得比那……做得更好。’他需要的不止是求生。他需要破局!盐、蛋白、粮食、建筑……他要在这个冷酷的严冬到来之前,把能抓住的一切资源,魔改到极致!讲师那套标准答案的边界,就是他下一步要踩碎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