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火烧得旺。”
姜挽月微笑着回答着,果断岔开了话题道:“走,去看萝卜。”
菜地里的菜,长的郁郁葱葱的,就连萝卜都比别人家的长的要好,吃起来也更甜!
“看中哪个,拔哪个。”
姜挽月看着明显长大了不少的萝卜,想:幸好半个月没回来,婆婆也没时间来菜地,不然的话,怕是要发现不一样了!
“挽月,你婆婆真是太能干了,这菜种得都比别人好,这萝卜可真大一个!”
夏蔓蔓上前挑着萝卜,一边挑一边夸。
顾音以前身体不好,种菜之类的,是完全不懂的,最近身体好了,也是为了冬天有柴烧,都没时间去菜地,顾音也是不怎么认识的。
夏蔓蔓挑的认真。
姜挽月和顾音站在一旁,她说:“今天凌晨一点钟,知青点东南方向的路上见。”
顾音震惊的抬头。
姜挽月却是没有再说话的意思,而是告诉夏蔓蔓道:“蔓蔓,萝卜你想吃几个拔几个,随时来拔,放久了就不新鲜了。”
“一个足够了!”
夏蔓蔓听着姜挽月的话,拔出一个手臂粗的大萝卜,咧嘴笑着说:“这年头,家家户户种点菜都不容易,我哪好意思经常来拔。”
“对了,我跟音音捡的香菇,你们要是吃不完,可以晒干,可香了。”
夏蔓蔓立刻将她带来的香菇说了一下,一篮子满满的香菇,换一根萝卜,也让她好意思了一点。
夏蔓蔓的心思,几乎写在了脸上,她笑起来的时候,就跟小太阳一样,让人移不开眼。
“好。”
姜挽月含笑点头,礼尚往来,时间一长的,这感情就处出来了。
姜挽月和夏蔓蔓说话的时候,顾音则是完全石化了,脑子里还没消化姜挽月的话呢!
莫海家!
“梨花,你这也太客气了,这年头,谁家也不容易,你怎么还带这么些点心来。”
王桂花看着南梨花送来的点心,还有一块灯芯绒布,这可都是好东西!
沪城的点心啊,长的还真是好看呢!
还有这一块灯芯绒布,可真是好东西。
“这些日子,辛苦你帮我看家,照顾向北了。”
南梨花当初在沪城买东西的时候,就考虑到了,东西既不能太贵重,又不能太轻,可费了她不少心思。
这一块灯芯绒布,也是因为实在太好,所以她才买回来的。
“都是自家人,别这么客气,要不是挽月,药厂还不能建在我们村里呢。”
王桂花笑着答话,南梨花只有在面对着娘家的时候脑子不清醒,在其它的时候,待人处事的,那可真是无可代替的。
“对,药厂明天就要开始建了!”
莫海从资料中抬起头,他一直盯着药厂的草图,听着这话,也兴奋的抬起头!
明天预计招干活的工人,就得有二十几个,后续,再招上十几个工人那是没有问题的。
“药厂的事情,我也不懂,以后呢,就不参与了。”
南梨花的话音方落,莫海道:“这药厂干活的名额,你必须有一个。”
姜挽月弄回来的药厂,南梨花作为她的婆婆,肯定得有一个干活的名额的。
“我干不了。”
南梨花果断拒绝,没等莫海和王桂花开口,南梨花就掏出合同来,递了上前道:“莫二哥,这个是我跟沪城华侨商店签的合同,你看看!”
“合同?华侨商店?”
莫海的瞳孔一缩,瞬间就想到了什么,去的时候,南梨花就让他写了一个介绍信,当时莫海没在意,手帕卖钱?
莫海只觉得南梨花异想天开,要不是相信南梨花不会拿着这介绍信去干坏事,便写了!
回来之后,因为建药厂的事情,莫海也没问,估摸着南梨花这事肯定没办成。
谁成想,现在南梨花居然拿合同出来了?
莫海拿着几张纸写的合同,看了又看,许久,他惊呼道:“五块钱一条的手帕?这么贵?”
“莫二哥,这手帕上绣的花样,可都是有标准的,又不是随便绣一朵花?”
南梨花翻了一个白眼,但眉眼之中,还是忍不住骄傲,她道:“这花可不是随便绣的,要花费很大的功夫的!”
“别跟他说,他一个糙老爷们,懂什么?”
王桂花一把将南梨花拉了过来道:“梨花,这手帕对方要多少条?我们村里可有不少绣花手艺好的人,是不是我们也能做?”
“当然能,我带回来一千条帕子,还有绣线,我一个人可绣不了。”
南梨花立刻道:“我今天来,就是跟你们商量这事的,想在我家旁边盖个小房间,专门绣帕子。”
“没问题。”
莫海还没开口呢,王桂花就主动开口了,她一脸兴奋的说:“这药厂建了,我们可以建一个绣花厂。”
“绣花厂好像不好听,要不,就要刺绣合作社?”
王桂花想着隔壁村弄了一个罐头合作社,因为黄头罐头可以挣钱,那可牛哄哄的。
如果他们村子,也搞一个刺绣合作社,岂不是比他们还厉害?
唔,就算不如他们的挣钱,那,那也是能挣钱的。
不说五块钱一块,就算二块五一条,一个月绣个十条帕子,就是二十五……
这么一想,王桂花看着南梨花的目光中更加的炙热,她抓着南梨花的手道:“梨花啊,我这绣花手艺也还行,你看……”
“行。”
南梨花看着她那激动的模样,也不由的笑了,当时她听到颜同志的话时,也是这么激动的,她道:“桂花嫂子,我也是这么个意思,到时候这一批手帕,我们先在棉布上练,等绣的好看了,再用沪城来的帕子。”
“就是这个价格,不能算五块钱,我们还得负责把帕子送货到沪城,这来回的路费,还有住招待所的钱,吃饭的钱,可都得算上。”
南梨花早就将这事在心底盘算了很久,大家伙要赚钱,但也不能让人亏钱!
“既然是合作社,这工钱方面,怎么是会算清楚的。”莫海道:“除了你说的这些,还有,建合作社,买东西,也得算成本!”
“村里可没钱。”
莫海两手一摊,村里有心无力。
“建合作社要什么钱?大家伙抽出几天时间来,不就建起来了?绣帕子,只要一人一个针线篮子就行。”
王桂花想也不想的说着。
“那你说,药厂一天两块,包吃两顿,你找谁来建刺绣合作社?”莫海反问着,虽然绣帕子能挣钱,但,也不是人人能干的!
据他所知,村里绣花手艺好的人,十个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