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一舟的一番解释,让董俊等数十名军官明白了宣抚使衙门的作用。
可他们身为各军团的百户以上军官,无一不是军中骨干。
现在被抽调到了宣抚使衙门当差。
他们觉得这是大材小用了。
他们应该在战场上去杀敌立功。
可这宣抚使衙门做的就是一些反击朝廷污蔑的事儿。
在他们看来。
派一些书吏做就完全足够了。
没有必要抽调他们来,这是小题大做。
陆一舟喝了一口茶,观察着众人的神情。
他看到不少人有些不在乎的表情。
他知道。
这是还没有将宣抚使衙门当回事儿。
“诸位可不要小觑了咱们宣抚使衙门。”
陆一舟放下了茶碗,继续对众人道:“这就像是你为自己的村子修桥铺路做了好事儿。”
“可没有人知道那是你做的,还以为是村里别人做的呢。”
“那你说你委不委屈?”
“咱们讨逆军军纪森严,秋毫无犯。”
“我们治下的百姓也都分了土地,过上了人人有房子住,人人有饭吃的好日子。”
“可外人不信,觉得那都是假的。”
“我们宣抚使衙门就是要拨乱反正,将事实真相告诉全天下的人!”
“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们军纪森严,都知道跟着我们有好日子过。”
“只要天下的百姓都信了,那他们就会支持我们!”
“这可是民心!”
“相信我们的人越多,那支持我们的人就越多!”
“那我们夺取天下的胜算就越大!”
“咱们的功劳就越大!”
陆一舟对众人解释说:“以前你们在战场上,是靠着手里的刀子击败敌人,占领城池土地!”
“那个时候,你们手里的刀子就是你们的兵器!”
“可现在不一样了!”
“你们的嘴巴就是你们的兵器!”
“你们要用自己的嘴巴去说服别人,告诉别人真相,让他们支持我们讨逆军!”
“这同样是打仗,只不过换了一个战场而已!”
“谁掌握了舆论,谁掌握了话语权,那谁就能占据上风!”
“我们要用新的手段去瓦解百姓对我们的敌意,瓦解朝廷军队对我们的敌意!”
“我们不需要用刀剑去击败敌人,我们要用我们的三寸不烂之舌,让敌人乖乖地放下兵器,不与我们为敌!”
“……”
陆一舟给众人讲解了一番他们宣抚使衙门真正的作用后。
董俊等人不少人都心里犯嘀咕。
他们当真有这么厉害?
“你们都是各军团的精锐,那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你们对节帅忠诚,你们心里装着百姓,所以这才将你们抽调到宣抚使衙门!”
“因为我相信,只有你们才能胜任这一重要艰巨的差事!”
“这换了一般人,恐怕还没有这个能力完成这一项节帅交代的差事呢。”
董俊等人听了陆一舟这番话,胸中不禁涌起一股自豪之情。
原来是因为他们足够忠诚,能力足够强,这才被选来的。
他们心里的顾虑也消散了不少。
先前突然被抽调到宣抚使衙门,他们还以为犯了错,被发配到这个衙门坐冷板凳呢。
没有想到这个衙门竟然如此重要。
“我们宣抚使衙门,将直接归节度使衙门管。”
陆一舟对众人说:“你们作为宣抚使衙门的第一批官员。”
“以前担任从百户官的,现在升任为从九品的参事。”
“以前担任副千户或者千户的,现在升任为正九品的主事!”
此言一出。
众人的脸上都有些激动。
他们大多数人都是从各军团抽调的百户军官。
说是军官,
可在他们节度府的官员等级中,百户连品级都没有。
他们不过是军中最底层的军官,算不上真正的官员。
只有升任为副千户,这才能获得最低一等的从九品品级。
这有了品级后,那舞台就更大了。
这意味着他们以后受伤了不在军中效力了,也可以转任到地方衙门任职。
可要是没有品级。
那要是受伤不能上阵厮杀,那就只能拿一笔遣散银子,回家种地去。
可以说有没有品级,这关乎前途命运,待遇差距相差很大。
他们以前在军中,手下至少有百八十名将士。
说到底,他们不过是个军头而已。
可现在不一样了。
调任到了宣抚使衙门当差。
这最低也能获得一个从九品的品级,他们算是正式踏入官员的行列了。
这如何不让他们激动呢。
哪怕以后不在宣抚使衙门任职了,也能去其他衙门。
纵使回到军中,也能当一个从九品的官员。
这突然成为有品级的官员,这让众人都很高兴。
踏入了官员行列,足以光耀门楣了!
他们对陆一舟和这个宣抚使衙门的好感度也噌噌地上升了。
他们觉得,调任宣抚使衙门,似乎也不错。
看到众人的神情后,陆一舟也笑了笑。
果然还是钱帛权势动人心。
在看到宣抚使衙门任职有这些好处后。
方才还顾虑重重,愁眉不展的众人,一下就眉开眼笑了。
“当然了!”
“这只是初步的品级。”
“你们以后若是立下了功劳,那我这个宣抚使,也绝对不会亏待诸位,会论功行赏的!”
这一上来就给了他们至少一个从九品的品秩。
这让军官们对陆一舟颇有好感,也对宣抚使衙门的前景十分看好。
“宣抚使大人,不知道需要我们做些什么?”
“我们毕竟以前在军中效力,只知道提着刀子砍人。”
“我们担心差事办不好,误了节帅和宣抚使大人的大事。”
高兴归高兴,董俊等人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他们以前都是军中的厮杀军汉。
可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宣抚使衙门的官员。
啥都不懂。
可别将差事办砸了。
“这宣抚使衙门的差事,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就看你愿不愿意学。”
陆一舟对众人说:“你们能升任百户千户,想必都是识字的。”
众人都点头。
他们讨逆军这两年定下了规矩。
这想升官儿,光有战功可不行。
还得识文断字,看得懂地图,读得懂军令。
这都已经是升官的硬性条件了。
谁要是战功足够了,但是识文断字不行的。
会被集中安排学习。
达到标准后,才会正式授予官职。
他们这些人算是正式的百户,副千户等军官。
识文断字对于他们而言,早就不是问题了。
董俊回答:“宣抚使大人,我们都能识文断字。”
“能识文断字最好。”
“当然了,我们嘴巴还要能说会道!”
“毕竟,你们日后都要被分派到大乾各州府。”
“你们每人负责一府,作为宣抚使派驻的主事。”
“你们要用自己的各种手段,宣传我们讨逆军,宣传我们节帅!”
“将我们好的一面讲给当地百姓,同时也揭露朝廷不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