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恩手中攥着那封已无字迹、仅余素白封皮的信件,脚步虽快却稳,沿着三一门后山的青石板路,径直前往掌门左若童的静室。此时的山间正值暮春,路旁的翠竹拔节生长,竹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筛下细碎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与淡淡的檀香,那是从左若童静室中飘出的气息,透着一股宁静祥和。
左若童的静室坐落于半山腰的一片竹林深处,屋舍是古朴的木质结构,门前挂着一幅褪色的竹帘。推帘而入,屋内陈设简洁雅致,正中一张老旧的梨花木案几,案头摊开着一卷泛黄的道家典籍,纸页边缘已有些磨损,显然是被反复翻阅过。左若童正临窗而坐,背脊挺直,左手轻轻搭在案几上,指尖捻着一枚通体莹润的古朴白玉镇纸,镇纸上雕刻着繁复的云纹,在午后的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他的目光落在典籍上,神情沉静如水,仿佛世间万物都无法惊扰他此刻的专注。
听到脚步声,左若童缓缓抬眼,见是罗恩前来,他眼中闪过一丝温和的笑意,放下手中的白玉镇纸,抬手示意罗恩在案几旁的木椅上入座,声音沉稳而平和:“师弟今日怎得空来我这静室?可是修行上有什么心得,或是遇到了什么困惑?”
罗恩并未落座,而是上前一步,将手中的素白信件递到左若童面前,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掌门师兄,方才弟子在后山静室修行时,忽然来了一只异种玄鸦,此鸦竟能轻易突破山门的护山阵法,精准地将这封信送到弟子手中。信中内容颇为蹊跷,弟子一时难以判断其中利弊,特来请师兄过目,帮弟子分析一二。”
左若童闻言,眼中的温和褪去几分,多了一丝审慎。他抬手接过信件,入手的瞬间,便感受到那非纸非帛的奇特质感——既不像寻常纸张那般轻薄,也没有丝绸的柔滑,反而带着一种类似兽皮的冰凉与坚韧,指尖在信纸边缘轻轻摩挲,能察觉到细微的纹理,显然是经过特殊工艺处理而成。他先是目光锐利地扫过封口处残存的云纹火漆印记,那云纹简约而古老,纹路之间似乎蕴含着某种隐秘的韵律,随后便缓缓闭上双眼,一缕精纯而绵密的气息从他指尖溢出,如同清风拂过水面,悄无声息地探入信纸之中。
起初,左若童的神情尚算平静,嘴角甚至还带着一丝淡淡的从容。但随着气息不断深入,感知到信纸之上残留的精神烙印痕迹时,他的眉头渐渐蹙起,从最初的微挑,到后来的紧锁,原本舒展的眉心拧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脸上的沉静被一层浓重的凝重取代,连呼吸都比之前放缓了几分。
片刻后,左若童缓缓睁开双眼,眼中的审慎已然化为明显的担忧。他将信件轻轻放在案头,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笃”的轻响,每一声都像是敲在人心上。他抬眼看向罗恩,沉声道:“师弟,此信绝非善类,其中暗藏的凶险,你一定要万分警惕,切不可掉以轻心。”
罗恩心中早有预感,此刻听到左若童的断言,他只是微微颔首,神色平静地静待左若童的下文,没有急于表态。
左若童的目光重新落在案头的信纸上,语气严肃地逐条分析道:“首先,此信的来历完全是一个谜团,最让我心惊的,是信上那精神烙印的手法。你且凝神仔细感受一番,这烙印虽然已经随着字迹的消失而变得微弱,但残留的气息之中,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深不可测。每一道纹路都暗含天地法理,仿佛是顺着自然规律镌刻而成,绝非寻常异人能够施展的手段。”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见罗恩依言凝神感知,便继续补充:“即便是放眼整个异人界,能有如此造诣的,也是屈指可数。这种手法,更像是那些早已隐世不出、传承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老流派传人所为,他们行事向来神秘莫测,其目的究竟是善意相邀,还是恶意设计,根本无从揣测。”
“其次,邀约的地点选在秦岭,更是暗藏玄机。”左若童的语气中多了几分凝重,“秦岭自古便是异人界公认的险地,山脉连绵千里,峰峦叠嶂,深处不仅藏匿着上古遗留的神秘遗迹,更有无数实力强大的异兽潜藏其间,寻常修行者若非三五成群、做好万全准备,根本不敢轻易深入。而信中提及的‘忘忧坪’,我在三一门珍藏的古籍之中反复查阅,从未见过任何记载。连我都未曾听闻的地方,极有可能是对方精心挑选的隐秘之地,那里大概率地形复杂,易于设伏,一旦踏入,恐怕便是四面楚歌、插翅难飞之境。”
说到此处,左若童的担忧更甚,他起身踱步到窗前,目光望向远处连绵的青山,语气中满是语重心长:“最重要的是,师弟你如今声名鹊起,‘通天’之名早已传遍天下,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这异人界,匿名邀请十有八九都是阴谋的开端。如今觊觎你能力的势力不在少数,有的可能想将你拉拢到自己麾下,为己所用;有的则是忌惮你的潜力,想趁你尚未成长到顶峰之时,将你除去,以绝后患;更有甚者,或许是想通过设计陷害你,来打击我们三一门的声望,动摇我们在异人界的地位。”
他转过身,重新看向罗恩,眼神中满是关切:“这封信,很可能就是他们精心设下的圈套。他们借‘先古遗踪’‘异术之源’这些极具诱惑力的名头,勾起你的兴趣,实则是行‘请君入瓮’之实。一旦你贸然前往,没有任何防备,后果不堪设想啊!”
罗恩静静地站在原地,认真听着左若童的每一句话。左若童的分析句句切中要害,将这封神秘信件背后潜藏的风险剖析得淋漓尽致,让他对此次邀约的危险性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认知。他明白,左若童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而是基于对异人界复杂形势和险恶人心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