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玄虽然神秘莫测,但暂时与自己并无冲突,可以缓一缓再作打算,只需让红班主前去探探虚实即可。
“当年在东北结下的仇家,只剩左谦之未了。”
半年后,身穿军装、气宇轩昂的张启山回忆起年少时的经历。
他身旁站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名叫张云山,是张启山从东北张家带出来的新人。
“我从乱坟岗里爬出来时,他一定想不到还会有今天。”
如今,张启山已成一方军中要员,正式踏上复仇之路。
就在不久前,他找到一位擅用喷火器的异人,除掉了左谦之手下的一名强敌。
“听说曾有不少义士想杀左谦之,但都未能成功。”
张云山沉声道:“他身边高手众多,那个用火的,我们已经解决了。”
“左谦之身边曾有个使刀的高手,已有数月未见踪影,生死未卜。”
“另外,还有一人暗中协助他操控地下势力,行事诡秘。还有一个……”张云山顿了顿,“据说是他豢养的怪物,每到夜晚就在常沙城四处杀人。”
“哼。”
张启山淡淡道:“世间所有怪物,归根结底都是由人而起。对付左谦之,我自有主张。”
“还有别的事吗?”
“有。”
张云山继续道:“近日常沙城中兴起一个组织,名为老九门。”
“老九门?”
张启山露出一丝兴趣:“详细说说。”
“此组织原是由一群盗墓为生的土夫子组成。”张云山道,“但半年前,一个名叫洛玄的人进入常沙城。”
“不知他用了什么方式,竟将当地几个最强的家族联合起来,成立了老九门。”
“洛玄?”
张启山本就对左谦之之事上心,听闻此人名号,自然留意:“此人来历如何?与左谦之可有牵连?”
“尚不清楚。”
张云山答道:“只知道他也出身倒斗,江湖中人尊称他为‘龙王爷’。”
“龙王爷?”
凡有称号,必有其因,断无空穴来风。
“传闻说,这洛玄养了一条龙。”
“我们的人也打听到,此人本事极高,难以揣测。”
张云山对此类传言自然不信,世上岂有龙?若有,如此庞然大物,又怎能藏匿?
“此人能将当地势力整合成九门,足见他在常沙城的影响力不小。”
张启山沉吟片刻:“先不要轻举妄动,派人查探清楚再说。”
几日后,22岁的张启山骑着骏马,与吴探员一同踏入常沙城。
张启山生于一九零六年,如今是一九二八年。
年仅二十二岁的他,满腔热血,既怀家国之志,也存复仇之心。
“铭恩,别总是在那里打坐练功。”
洛玄望着眼前闭目调息的少年,“陪我出去走走。”
张日山跟随洛玄已近一年,不久前刚满十三岁,身体也逐渐长开。
洛玄将至圣乾坤功的第一层传给了他。
或许因血脉特殊,张日山修炼速度惊人。
短短一个月,便已初步感应到内气流动。
即便与洛玄相比,也只是慢了两倍而已。
当然,这也离不开洛玄用尸解仙的仙参躯体为其泡药浴,助他打下坚实根基。
“是,师傅。”
张日山对洛玄言听计从,他收了攻法,恭敬地站在洛玄身后:“师傅,今日外出是为何事?”
“听说常沙城来了个新的副官,一起去看看。”
“此人值得师傅您亲自关注?”
张日山的命运已然改变,如今他是洛玄的弟子,与张启山再无任何关联。
有了洛玄这般存在,张日山又怎会将张启山视为对手。
“他是张家的人。”
“张家?”
张日山当然还记得自己的出身。
但到了今天,他与张家早已形同陌路。
若真要保全张家血脉,以洛玄的能耐,又何必绕远路。
“本家之人?”
“旁支。”
洛玄道:“此人名唤张启山,现下是一名军阀旗下的军官。”
张启山与张日山同属山字辈,皆为张家后人。
听闻这个名号,张日山心中已有七八分确认,这人定是张家血脉无疑。
“他的祖父是张瑞桐,是你们张家前一任族长。”
张日山颇感意外,没想到张启山身份竟如此特殊:“那他怎会是旁支?张家族长不都是纯正血脉者?”
张日山虽也带有麒麟血,但二者之间的差距依旧明显。
“张启山之父张专泽,迎娶了外姓女子。”
“所以张启山继承的是穷奇血脉。”洛玄道。
张家之中,麒麟血脉本就稀少,且大多集中在核心族人之中。
而穷奇血脉,则意味着血脉混杂,并非少数。
但因尸解仙药物的持续激发,张日山的血脉正逐渐变得纯净。
洛玄判断,再过几年,他的血脉便能彻底蜕变为纯粹的麒麟血。
届时,不仅血液具备各种奇效,自身实力也会大幅提升。
将来,他必将成为洛玄手中的一把利刃。
对于张家,洛玄心中自有打算。
但他无意协助张家与汪家对抗,因张家太过自持身份。
唯有张家陷入困境,洛玄才更容易掌握局势。
张日山正是洛玄用以掌控张家的关键棋子,他要借张日山之手,将发邱天官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师傅,我想与他见上一面。”
张日山心思通透,自然看出洛玄有意招揽张家之人。
可那又如何?
能追随洛玄,是张家人的幸运。
而他也会全力辅佐师傅,统御那些归顺的族人。
让他们明白,世道已经变了。
面对同宗的张启山,张日山亦生出较量之意,想与他一试高下。
“可以。”
洛玄道:“不过铭恩,你武艺虽强,但心机尚浅。”
“带上小九和小狗,让他们为你出主意。”
这三位弟子中,张日山气度沉稳,有统帅之姿。
吴小狗果敢坚毅,目光长远。
解九心思缜密,将来可成为洛玄帐下最得力的谋臣。
三人各自有其短板,但若合力,便足以掀起不小风浪。
张日山深知自身长短,也了解两位师弟的能力,便点头答应。
一行人抵达常沙城街边的茶馆。
大家点了早点,边吃边等着张启山的人马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