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学业和……与杜雯佳的“偶遇”中。
杜雯佳的存在,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和……自然。
当杨晨星在图书馆为复杂的课题头疼时,杜雯佳总会“刚好”带着相关的参考资料和一杯提神的咖啡出现。
当杨晨星因为白如月的新闻心情烦躁,独自在操场跑步发泄时,杜雯佳会“碰巧”也在锻炼,然后默默地陪跑一段,不多问,只是安静地陪伴。
当杨晨星错过食堂饭点,饿着肚子回宿舍时,杜雯佳会“顺手”多带一份她“刚好”做多了的、符合他口味的点心。
她不再刻意提及白如月,甚至会在杨晨星看着手机出神时,体贴地转移话题,聊一些轻松愉快的校园趣事。她将“贴心”、“善解人意”做到了极致,如同一股润物细无声的温水,悄然包裹着杨晨星因感情失意而有些冰冷的内心。
杜雯佳内心: 习惯,是比爱情更可怕的东西。杨晨星,你现在或许还没意识到,但你已经越来越习惯我的存在了。白如月给你的是遥远的星光和烦恼,而我给你的,是触手可及的温暖和舒适。
一次,杨晨星感冒了,有些低烧,躺在宿舍休息。张少尘那个粗心家伙压根没发现,高乐乐和林有夏毕竟不便过多照顾。是杜雯佳,不知道从哪里得知的消息,提着保温桶,装着亲自熬的清淡的粥和小菜,送到了他的宿舍楼下。
“听说你不太舒服,吃点热的会好点。”她站在冬日的寒风里,鼻尖冻得微红,眼神里是纯粹的关切,“我就不上去了,免得别人说闲话。你好好休息。”
那一刻,看着杜雯佳在冷风中呵出白气的样子,杨晨星心里某个坚硬角落,似乎被轻轻触动了一下。
杨晨星内心: 她……其实真的挺好的。至少,比那个远在天边、连个电话都没有的人,要好……
他甚至开始下意识地将两人比较:白如月像一颗骤然升起的、璀璨却冰冷的星,光芒夺目却难以靠近,还带着诸多麻烦;而杜雯佳,就像身边一盏温暖实在的灯,默默照亮他有些灰暗的当下。
此消彼长之下,杨晨星对杜雯佳的戒备几乎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逐渐加深的依赖和好感。他虽然还没有明确表示什么,但默许了杜雯佳在他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而远在另一个城市、某个奢华庆功宴上的白如月,正被鲜花、掌声和恭维包围着。她笑着,应酬着,享受着成名带来的快感,却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看到窗外陌生的璀璨灯火时,心里会闪过一丝莫名的空虚。她下意识地拿出手机,点开那个熟悉的聊天界面,最后一条信息,还停留在三天前她发的【在忙】,而杨晨星,没有回复。
白如月内心: 他……是不是已经不在乎了?
一丝慌乱掠过心头,但很快就被身边更响亮的恭贺声和香槟的气泡所淹没。她仰头饮尽杯中酒,将那一丝不安强行压下。
杨晨星最终还是没能忍住。看着手机上那些关于白如月和王凡cp越来越逼真的“分析”,以及白如月朋友圈里逐渐增多的、他完全陌生的奢华场景和面孔,一种强烈的失控感和嫉妒心像藤蔓一样缠绕着他。他不能再坐视不理,他必须做点什么,把这个似乎正逐渐滑向另一个世界的女孩,拉回自己的轨道。
周末,他回到了那个熟悉又略显空旷的家。在书房里,他找到了正在处理文件的父亲。酝酿了许久,他几乎是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开门见山:
“爸,我想收购一家公司。”
父亲杨振宏从文件堆里抬起头,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而平静:“哦?哪家?做什么的?”
“星灿时代,一家娱乐经纪公司。”杨晨星语气坚定,“白如月签在那家公司,现在公司为了热度,让她跟别人炒cp,我想……”
他的话没说完,但杨振宏已经明白了儿子的意图。他放下手中的钢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轻轻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
“晨星,”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是,不行。”
杨晨星急了:“为什么?爸,收购一家经纪公司对我们晨宇集团来说,不算什么大项目吧?我可以不动用集团核心资金,用我自己的……”
“不是钱的问题,或者说,不全是。”杨振宏打断他,语气变得严肃,“你知道集团最近两年的战略重点在哪里吗?AI!连续投资了五家AI领域的初创公司,每一家都是吞金兽,目前都还在研发投入期,看不到回报。还有,”他顿了顿,“高家那个新能源项目,前景是不错,但前期投入巨大,你高伯伯开口,我们也不能不帮,这笔资金也不是小数目。”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繁华的城市景象:“集团现在的资金链,已经绷得很紧了。每一个子儿都要花在刀刃上,去收购一家与我们主业毫不相干、而且估值必然因炒作虚高的娱乐公司?董事会不可能通过,我也不会同意。”
杨晨星内心: 连……连这点事都做不了吗?我一直以为家里无所不能……原来,我连保护自己女朋友不被这种龌龊手段困扰的能力都没有?
一股巨大的无力感瞬间席卷了杨晨星。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家族的财富和力量并非无边无际,在现实的经济压力和战略布局面前,他个人的情感诉求,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他看着父亲挺拔却难掩疲惫的背影,那些准备好的说辞和恳求,全都哽在了喉咙里。他默默地低下头,握紧了拳头,最终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了书房。
杨振宏内心: 儿子,有些路,得她自己走。有些跟头,得她自己摔。你用金丝鸟笼把她关起来,她也成不了雄鹰。
收购计划胎死腹中,杨晨星只能继续憋屈地看着白如月在那个圈子里浮沉。而随着白如月知名度水涨船高,接连推出几首质量不错的新单曲后,“人红是非多”的魔咒如期而至。
网络上,尤其是短视频平台,开始涌现大量针对白如月的黑料。有说她“烟嗓”是声带小结做手术做出来的;有说她上学时就“作风豪放”,靠富二代男友上位;有说她与王凡的cp是“知三当三”;更离谱的还有说她整容、学历造假……各种捕风捉影、恶意剪辑的视频和帖子如同病毒般扩散。
这些负面内容虽然低级,但传播极广,对白如月刚刚建立的公众形象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公司和白如月本人都焦急万分,周经纪人忙着发律师函、联系平台删帖,但效果甚微,往往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