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掠过西园角门,那道宫女的背影刚拐进夹道,文墨便无声跟了上去。清悦站在永和宫偏殿檐下,手中还握着方才收下的绢灯,指尖轻抚过灯面金线绣的鹤羽纹路,一语未发。
片刻后,赵德全提着灯笼从乾清宫方向快步而来,“乌雅主子,皇上请您即刻过去,南书房候着。”
清悦将绢灯交到安蓉手里,“封存,原样送北库。”又整了整衣袖,随赵德全往前行去。
南书房灯火通明,康熙尚未歇下,正翻看几份折子。见她进来,抬眼示意落座,“今夜这宴,办得稳当。”
清悦垂首,“回皇上的话,各宫配合得力,调度依例而行,并无出格之处。”
“依例?”康熙搁下笔,“琉璃鹤不在陈设之列,你却早备了铜羽鸾鸟替换;清心羹莲心被换,你当场扣锅重做;贺礼灯笼样式违制,你还留着作证——这些,都是‘依例’?”
清悦仍低着眼,“调度图有存档,东库提货有签押,厨房重做依的是《膳典》第三章第七条。每一步,都有规可循。若说巧妙,不过是提前防了一步空档。真正要紧的,是不能让规矩在眼皮底下被人踩了过去。”
康熙盯着她看了片刻,忽然笑了,“你倒会说话。不居功,不抢眼,把事儿办了,还让人挑不出错来。”
他顿了顿,“可朕知道,若换了旁人,今晚少说也得乱上两处。佟贵妃年岁大了,经不得惊扰;新晋答应背后母家又都盯着,稍有差池就是口舌。你能把这一摊子理得滴水不漏,不是本事是什么?”
清悦微微欠身,“妾身只想着,差事交到手上,就得对得起皇上的信任。出了岔子,不只是丢脸面,更是坏了祖宗定下的章程。所以宁可多查一遍,多问一句,也不愿事后补救。”
康熙点点头,“难得你有这份心。内务府这几日呈上来的单子,朕都看了。春祭筹备、物料统筹、人员轮值,条理清楚,责任分明。以往这类事总拖沓延误,这次反倒提前三日备齐——是你牵头改的规矩吧?”
“是。”清悦坦然应下,“旧法里事务不分缓急,文书压在一处,常有甲等急件混在乙类杂务里耽搁。如今按轻重划等,限时闭环,又设轮值督查,为的就是不让小事拖成大事。”
“好。”康熙敲了敲桌面,“就把这套法子报上来,朕让内务府全宫推行。你拟个章程,叫什么名字都行。”
“就叫《宫务分级响应章程》吧。”清悦答,“不求新奇,只求实用。”
康熙颔首,“准了。另外,你那本《春祭综述》,朕给内务总管看过,他说多年没见这般清晰利落的汇总。往后这类要务,你多担些。”
话音刚落,外头传来轻微响动。一名小太监低声禀报:佟贵妃遣人来问,是否要调整明日晨省次序。
康熙挥了挥手,“照旧。乌雅氏今日辛苦,不必拘礼,明日晚半个时辰再来也使得。”
小太监退下后,清悦起身谢恩,却被康熙叫住。
“你就不想争个名分?”
她一顿,抬头看了眼皇帝,又缓缓垂下,“妾身位份高低,全凭皇上做主。眼下胤禛学业渐稳,宫务也算顺遂,已是心满意足。若因一事之功便生妄念,反倒辜负了这份信任。”
康熙凝视她良久,终是叹了口气,“你比许多人看得明白。”
他提起朱笔,在一份折子上批了“依议”二字,又加了一句:“主事者乌雅氏,识大体,守规矩,堪为六宫表率。”
清悦再次叩首,退出南书房时,夜已深。
回到永和宫,安蓉迎上来,压着声儿说:“主子,方才佟贵妃那边放了话,说如今连调度图都能私下改了,还嘴上说着守旧例,真是‘谦逊’得紧。”
清悦没接话,只接过茶盏抿了一口。
安蓉又道:“几位新晋答应也在边上笑呢,一个说‘原来是咱们看不懂规矩’,另一个说‘往后得好好学学什么叫依例办事’。”
清悦放下茶盏,“她们爱说什么,由她们去。”
她走到案前,翻开新的事务簿,提笔写下:“宴毕,查漏补缺。”
然后唤来文墨,“拟一道通令:自本月起,凡重大宫宴筹备流程,一律编入《宫宴事务通则》,采买、陈设、传膳、巡查诸项,逐条备案,每月初五公示于内务廊前,供各宫查阅指正。”
文墨一怔,“这是……主动把底亮出来?”
“亮出来才干净。”清悦淡淡道,“有人疑我专权,那就让制度说话。谁都能看,谁都能查,自然没人能拿这点做文章。”
文墨领命而去。
安蓉低声劝:“主子今日风头太盛,万一……”
“风头是别人的看法,差事才是我的本分。”清悦翻出一份药材申领汇总单,“倒是北库那三人的用药记录,还得再核一遍。远志掺量异常,绝不止一次。”
她指着一行数字,“你看这里,三日前申领的安神汤引,表面合规,但实际配伍与医典不符。若非我们留了备份残渣,根本发现不了。”
安蓉皱眉,“要不要直接报上去?”
“不急。”清悦合上册子,“先记档,等证据齐全再说。现在动手,反倒显得我们怕了。”
正说着,赵德全又来了,手里捧着一卷黄绫。
“皇上口谕:《宫宴事务通则》一事,甚合圣意。既以公心行事,便当公之于众。命内务府全力配合,不得推诿。”
清悦起身接旨,送走赵德前后,安蓉忍不住叹:“这下,真是谁都压不住了。”
清悦却只是坐回案前,重新执笔。
“压不压得住,不重要。重要的是,规矩立下了,就得有人守。”
她写完一行字,抬头看了看窗外。西园灯火已熄大半,唯有书阁方向还亮着一盏灯。
她想了想,对安蓉说:“你去趟书阁值守处,告诉十四阿哥身边的小太监,明日晨读改在养心殿东厢,顺带把昨儿那本《资治通鉴辑要》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