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狩的准备工作如火如荼,宫内的气氛也因即将到来的盛事而显得活跃了几分。就在这当口,福建巡抚进献的一批贡品抵达了京城,其中除了例行的茶叶、贡缎,还有十几篓品相极佳、名为“蜜柚”的南方鲜果。此果在京中极为罕见,金黄饱满,香气馥郁,立时成了各宫瞩目的焦点。
按旧例,这类稀罕贡品,自然先紧着太后、皇上、皇后(虚位,指代地位最高者)、贵妃等处,再由高位妃嫔依次分润。然而此次蜜柚数量有限,如何分配,便成了内务府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也成了窥探圣心与后宫风向的试金石。
消息传到永和宫时,清悦正在听胤禛背诵《孟子》。她神色未动,只等胤禛背完,才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禛儿,若皇阿玛将这新到的蜜柚交予你来分给各宫娘娘和兄弟姐妹,你会如何分派?”
胤禛放下书卷,小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他想了想,答道:“应先孝敬皇玛嬷(太后)、皇阿玛和贵额娘(贵妃),再按位份高低,分给各位母妃。若有剩余,再分给兄弟姐妹。”
这是最稳妥、最不会出错的答案,符合宫规礼法。清悦点了点头,却又追问道:“那若是……蜜柚只有十个,而需要分的人却有十五位呢?或者,有位份低的母妃近日身子不适,而蜜柚据说有润燥之效,又当如何?”
胤禛被问住了,眉头微微蹙起,显然陷入了更深的思考。他意识到,简单的按资排辈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清悦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让他先自己想想。她知道,这是一次绝佳的“资源分配”实践教学机会。她希望通过这件事,让胤禛明白,管理(哪怕是分配水果)不仅仅是遵循规则,更需要权衡、判断,甚至包含人情世故。
果然,内务府将蜜柚的分配方案呈报贵妃定夺时,遇到了麻烦。若严格按照位份,几位低位妃嫔和年幼的皇子公主便分不到了,难免会有怨言;若想兼顾,数量又实在不足,无论怎么分,都难以让所有人满意。贵妃也有些犹豫,便将此事暂且压下。
这日康熙来永和宫,闲谈间提及此事,略带调侃地对清悦说:“朕听说,为了这几篓果子,内务府都快吵翻天了。和妃,你素来善于筹划,若是你,当如何分派?”
清悦知道,这既是闲谈,也是一次无形的考较。她微微一笑,从容答道:“皇上,嫔妾以为,物之稀者,其贵不仅在味,更在于‘意’。按宫规尊卑分配,乃是正理,可安大局。然皇上素来仁厚,体恤六宫。或可在依制分配之余,另辟一二篓,不按品级,专用于赏赐。譬如,赏予近日侍疾辛劳者、或是功课优异之皇子皇女,再或是……赏予即将随驾秋狩、需提前鼓舞士气的阿哥及其伴读侍卫。如此,既全了规矩,也显了皇上恩泽普惠、赏罚分明之意。”
她没有提出具体的分配名单,而是提供了一个更具弹性和政治智慧的分配思路——“基本盘+机动赏赐”。既维护了等级秩序这个“基本盘”,又通过“机动赏赐”来平衡矛盾、激励特定对象,将简单的物质分配,升华为了帝王统御之术的体现。
康熙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抚掌笑道:“妙!‘基本盘+机动赏赐’……嗯,这个说法倒是新颖在理!依制为基,施恩为辅,确是两全之策!”他当即对梁九功吩咐,“去,就按和妃这个意思,告诉贵妃,让她斟酌着办。”
最终,贵妃参照清悦的思路,妥善地处理了蜜柚的分配,各方皆无太大异议。而康熙对清悦的急智与格局,更是赞赏有加。
此事过后,清悦才将完整的思考过程细细讲给胤禛听,告诉他何为“规矩”,何为“变通”,何为“管理的艺术”。胤禛听得似懂非懂,但那双酷似康熙的眸子里,却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一场小小的贡品风波,在清悦手中,化为了润物无声的实践课堂。她不仅再次展现了自身处理复杂事务的卓越能力,更在胤禛心中,悄然播下了关于权力、规则与人情平衡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