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封和妃的喜悦与风光,在严谨有序的宫廷生活中,很快沉淀为更沉甸甸的责任与更审慎的言行。清悦搬入了更为宽敞轩亮的永和宫正殿,依制增添了伺候的宫人,每日需处理的宫务也随之增多。她不再是“协理”,而是名正言顺地与贵妃、宜妃、荣妃等几位高位妃嫔共同执掌凤印,分理六宫事宜。
妃位的日常,远比嫔位时更为繁复。晨起的妆扮需更合乎规制,向太后、皇后(其时中宫之位空悬,但仍需向象征性的位份最高者行礼)的请安不能疏忽,与其他妃嫔的往来交际也需更加讲究分寸。更重要的是,她分管的宫务范围扩大了,涉及银钱物料调度、宫人赏罚升黜、乃至部分皇家园林的管理,每一桩每一件都需她亲自过目,谨慎批复。
成为和妃,并未让清悦有丝毫松懈,反而让她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深知,在这个位置上,一丝行差踏错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她给自己定下了新的、隐形的“KpI”:
一、 宫务处理精益求精: 她不满足于仅仅按旧例办事,开始在已有的管理框架上寻求优化。她要求内务府呈报的账目必须更加清晰,甚至鼓励他们在不违背祖制的前提下,尝试使用她之前推广的表格记账法。对于各宫苑报上来的需求,她不仅看是否合规矩,更会考量其必要性与合理性,力求将每一分银钱、每一份物料都用在刀刃上。
二、 人际网络审慎经营: 妃位让她有了更广阔的交际圈,也带来了更复杂的人情往来。对于低位妃嫔的示好,她既不轻易接纳形成小团体,也不刻意疏远显得高傲,保持着一种温和而公正的距离。对于宜妃等位份相当、心存芥蒂者,她更是谨言慎行,公事公办,绝不给对方留下任何话柄。她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几个办事稳妥、口风严紧的中层宫女太监,作为自己的耳目和臂膀,但过程极其隐秘缓慢,如同春雨润物。
三、 胤禛教育持续深化: 胤禛如今在承乾宫的学习已步入正轨,蒙语、汉语、骑射等课程排得满满当当。清悦不再过多干预具体学业,而是将重心放在课后引导和品格塑造上。她会有意无意地给胤禛讲一些历史典故、名人轶事,引导他思考其中的是非成败、为人处世的道理。她尤其注重培养他的责任感和同理心,常借由宫中琐事或听闻的民间疾苦,让他明白身份尊贵意味着责任重大。
这日,内务府呈上一份关于翻修御花园部分老旧亭台的预算。清悦仔细审阅后,发现其中一项“雕花木作”的报价远超寻常。她没有立刻驳回,而是传唤了负责此事的管事太监询问。
那太监起初还想用“工艺复杂”、“用料讲究”等话搪塞,但在清悦一连串具体到木材种类、用工时长、同类工程旧价的追问下,渐渐汗流浃背,最终承认是虚报了部分工料钱。
清悦没有动怒,只是平静地看着他:“本主记得你在内务府当差也有十年了,规矩应是懂的。皇上提倡节俭,是要求我等将银子用在实处,而非让你等借此机会中饱私囊。此次念你初犯,且尚未造成损失,罚俸三月,以示惩戒。若再有下次,决不轻饶。这份预算,拿回去,按实重新核算后再呈上来。”
她处理得有理有据,既维护了宫规,施了惩戒,又给了对方改过的机会,未将事情做绝。那太监感恩戴德地退下了。此事传开,底下人更加确信,这位和妃娘娘赏罚分明,眼里揉不得沙子,却也并非刻薄之人。
傍晚,胤禛从承乾宫回来,小脸上带着些许闷闷不乐。清悦询问之下,才知道是白日骑射课表现不佳,被师傅说了几句。
清悦没有安慰他“没关系”,也没有责备他“不用功”,而是拉着他到院子里,指着角落里一株有些歪斜的小树苗,问道:“禛儿,你看那棵树,长得可直?”
胤禛摇摇头。
“那它可会因为自己长得不如旁边的树直,就放弃生长了?”
胤禛想了想,又摇摇头。
“是啊,树苗长歪了,园丁会帮它扶正,它自己也要努力向着阳光生长。你学骑射也是如此,一次不好没关系,重要的是找到原因,是方法不对,还是练习不够?然后去改正,去努力。皇阿玛和你骑射师傅指出你的不足,正是为了帮你‘扶正’,让你长得更‘直’,更茁壮。明白吗?”
胤禛似懂非懂,但眼中的沮丧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思考的神情。
处理宫务,教养皇子,平衡人际关系……和妃的日常,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她给自己设定的“KpI”,看似无形,却驱动着她不断前行,将妃位这个身份所赋予的权力与责任,履行到极致。
她知道,在这深宫之中,唯有持续创造价值、稳固根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晋封和妃不是终点,而是她通往更高目标的又一块坚实垫脚石。未来的路,她将继续以这种“自我加压”的方式,稳步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