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达卡的恒河三角洲雨季,连日暴雨让街道变成浑浊的河道,凡星设备半泡在积水里,屏幕亮着“进水预警”红灯。陈凡刚乘小船抵达卡马尔普尔社区,裤腿就沾满泥浆,对讲机里周凯的声音裹着雨声发颤:“陈总!设备全淹了!4台短路黑屏,2台识别率跌到28%,孟加拉绿能还在河边喊,说咱们设备漏电会电死人,漏液污染恒河水,亵渎伊斯兰教习俗,现在居民和阿訇都不敢靠近!”
赶到社区中心时,场面比想象中更混乱——五台智能设备歪在水中,外壳爬满水藻,技术人员蹚着齐腰水试图抢修;几十米外,孟加拉绿能的cEo卡里姆举着“漏电检测仪”和“污染水样瓶”,用孟加拉语、英语喊:“大家看!这设备外壳带电!毒液渗进恒河,会脏了我们的圣河!还在祈祷时间发出噪音,不尊重真主!凡星就是来骗南亚环保援助的!”
人群里的孟加拉妇女法蒂玛抱着孩子,本来想投垃圾换大米,现在吓得往后退;伊斯兰教阿訇穆罕默德握着《古兰经》,眉头紧锁——恒河是南亚人的“圣河”,祈祷时间的安静是宗教禁忌,要是设备真的冒犯,整个社区都会抵制。卡里姆见状更嚣张,偷偷让手下往设备旁倒了桶黑色液体,假装是“漏的毒液”,还故意在祈祷时间按响设备警报,制造“噪音冒犯”的假象。
陈凡一眼看穿猫腻:卡里姆手里的“检测仪”没接电源,数值是伪造的;“污染水样”瓶上印着化工厂家的标签,根本不是恒河水;设备早预设了“祈祷静音模式”,不会在礼拜时间发声!上周凡星中标达卡3个三角洲社区项目时,孟加拉绿能就因“洪涝适配技术不过关”落选,现在是借恒河洪涝、宗教习俗和居民的“安全焦虑”搞事。他立刻激活“全球管理(永恒级)”和“技术评估(高级)”,解决方案秒速落地:
【技术破局】1. 启用“恒河洪涝模块”:设备加水上漂浮底座(可抗1.5米积水)、外壳喷防水涂层(Ip68级防水)、核心部件装漏电保护开关,同步开启“祈祷静音模式”(早中晚礼拜时间自动降低噪音至30分贝以下),界面加孟加拉语、英语、乌尔都语;2. 联系孟加拉bStI(国家标准局)+伊斯兰宗教协会,现场测设备安全性、水质和宗教适配性,出具双认证报告;
【公关反击】1. 调取社区监控,拍卡里姆手下倒“假毒液”、故意触发警报的画面;2. 曝孟加拉绿能去年因偷排染料废水污染恒河支流,被孟环保部罚款500万塔卡(约43万人民币)的记录;3. 找法蒂玛、华裔商人林建国作证(两人用设备换过大米、食用油),邀请达卡环保局长、穆罕默德阿訇现场见证。
“周凯,从吉大港仓库调洪涝模块,走南亚水上应急物流,2小时内必须到!”陈凡的声音透过防水扩音器传开,“张远,去社区管委会调恒河水质监控和设备运行日志;刘敏,把孟加拉绿能的罚款单、咱们的bStI+宗教协会认证翻译成三种语言,发给居民和记者,再把法蒂玛和林建国请过来!”
团队蹚着积水行动。周凯盯着电脑屏幕,手指飞快敲击:“模块推送成功!已有75%设备启动漂浮功能,识别率回升到65%!”张远捧着防水硬盘跑回来,点开监控:“大家看!卡里姆的人倒的是工业染料,还故意按警报!设备日志显示,祈祷时间全程静音,根本没冒犯习俗!”
刘敏也带着法蒂玛和林建国挤进来。法蒂玛举着用积分换的大米袋,用孟加拉语喊:“我投了18次垃圾,换了20斤大米,恒河水还是清的!卡里姆的人上周还来我家,说给我2万塔卡让我造谣,我没要!”林建国也用英语补充:“我用积分换了食用油,设备雨天不漏电,祈祷时也没声音,他就是怕凡星抢南亚的生意!”
居民们的恐慌渐渐消了,穆罕默德阿訇走到设备旁,摸了摸外壳确认无电,又听了听运行噪音,对着人群说:“凡星尊重我们的信仰,设备符合教义,大家可以放心使用!”这时,bStI的工程师乘冲锋舟赶到,他们检测设备漏电情况和恒河水样后,对着镜头说:“设备无任何漏电风险,恒河水未受污染,孟加拉绿能的指控全是伪造!”
卡里姆的脸瞬间惨白,想抢过检测仪器却被阿訇的弟子拦住。记者们蜂拥而上:“请问孟加拉绿能去年污染恒河的罚款是不是真的?”“你倒工业染料造假,是不是违反了孟加拉《环境保护法》?”卡里姆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最后在保安护送下乘小船逃了——当天下午,孟环保部就发公告,对他处以300万塔卡罚款,吊销企业在三角洲地区的经营资质。
此时,设备洪涝升级已全部完成。陈凡让法蒂玛把厨余垃圾投进漂浮的设备里,屏幕切到孟加拉语界面,投口自动打开,识别率飙升到97%!更贴心的是,设备漂浮底座还能当临时渡口,居民踩着底座过河,法蒂玛笑着说:“这设备不仅能分类垃圾,还能帮我们过河,太有用了!”
达卡环保局长握着陈凡的手说:“凡星的洪涝适配+宗教尊重,是南亚三角洲的环保标杆!我们要把设备推广到孟加拉所有沿河社区,还要推荐给印度西孟加拉邦、尼泊尔加德满都!”
傍晚,孟加拉水资源部发来合作意向:将凡星设备纳入“恒河三角洲防洪环保计划”,提供45%的资金补贴,年底前覆盖孟加拉10个社区。更惊喜的是,印度西孟加拉邦 Kolkata、尼泊尔加德满都的环保部门也发邮件,要下周来达卡考察,洽谈国家层面合作。
陈凡刚想庆祝,母亲的视频电话就弹了进来。屏幕里,妹妹陈欣穿着“凡星环保”的防水服,在当地伊斯兰学校教孩子画“漂浮垃圾分类船”:“哥!咱们捐的150套防水垃圾分类袋到了,孩子们都知道祈祷时间要保持安静,不打扰别人啦!”
父亲也凑过来,举着捐赠清单笑:“我联系国内的粮食企业,捐了10吨大米,下周发过来,分给卡马尔普尔社区的困难家庭,穆罕默德阿訇说要给咱们写感谢信呢!”
看着屏幕里家人的笑脸,陈凡眼眶发热。这时,系统提示音如惊雷般在脑海炸响,直接刷屏:
【叮!宿主解决达卡洪涝危机,粉碎南亚造谣,获南亚3国合作!】
【恭喜获得奖励:
1. 技能“全球管理(永恒级)”升级为“全球管理(终极永恒级)”——极端水文+宗教生态项目成本降低99.95%,资源调配全球实时同步零延迟;
2. 南亚3国专项合作资金8.7亿塔卡(含孟加拉预付款2.9亿);
3. 解锁“联合国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环保计划”主导权,可制定全球大河三角洲环保标准;
4. 获“南亚环保领军企业”称号,巴基斯坦卡拉奇、斯里兰卡科伦坡已发来试点邀约!】
“印度订单!”张远举着手机跑过来,屏幕上是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合作函,“他们想让咱们在加尔各答的贫民窟试点,解决洪涝+多宗教社区的双重需求!”周凯也笑着说:“针对多宗教需求,我们加了印度教排灯节静音模式、佛教斋月适配功能,下周就能出样品!”
陈凡站在恒河岸边的高台上,看着夕阳下的漂浮设备——法蒂玛在投垃圾查积分,林建国帮技术人员检查防水涂层,孩子们围着设备唱孟加拉语的环保儿歌,浑浊的河水里,设备的绿色外壳像一座座小小的“环保灯塔”。他掏出手机,给联合国恒河保护办公室发邮件:“愿意主导全球大河三角洲环保计划,助力南亚国家平衡防洪、生态保护与宗教文化。”
当天晚上,孟加拉《每日星报》头版报道了这件事,标题格外醒目:《凡星破达卡洪涝困局!南亚3国抢签,中国技术守护恒河》。报道里附了设备漂浮测试的视频、bStI+宗教协会双认证报告,还有居民们的笑脸,凡星的名字一夜之间成了南亚大河三角洲的“环保信任符”。
而此刻的孟加拉绿能总部,玻璃门上贴着“破产清算”的公告——因罚款、解约,卡里姆不仅抵押了达卡的办公楼,还面临居民的集体诉讼。曾经的南亚环保企业,彻底成了凡星全球征程的“垫脚石”。
陈凡站在酒店的露台上,看着达卡的夜景——远处的恒河泛着月光,社区的漂浮设备旁还有居民在投放垃圾,不同语言的笑声裹着夜雨传来。他知道,达卡只是凡星南亚布局的一站,接下来还要推进印度加尔各答、尼泊尔加德满都的试点,主导联合国恒河流域计划,让中国的环保技术,真正守护每一条孕育文明的大河。
第二天一早,陈凡带着团队飞往印度加尔各答,准备签订南亚地区的第二站合作协议。飞机舷窗外,朝阳从恒河上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三角洲上,像一条通往全球环保巅峰的金色航道。属于凡星的传奇,还在继续书写最壮阔、最温暖的大河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