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点半的阳光,斜斜切过写字楼15层的玻璃幕墙,落在陈凡面前的工位上。
他指尖捏着张皱巴巴的房源表,纸上用红笔圈出三个关键词:近3号线、月租1500内、押一付一。桌角的笔记本电脑亮着,屏幕上是昨晚整理的租房平台后台——昨晚刚注册的“凡星中介工作室”,只挂了5套房源,今早已经有两条咨询留言。
工位在玻璃隔断里,外面是穿着西装、端着咖啡杯匆匆而过的白领。这场景和上周他还蜷缩在城中村漏雨出租屋的日子,像隔着两个世界。但陈凡脸上没半点波澜,只是指尖在房源表上划动,把“园景小区1栋302”那行信息勾出来——这套最符合后台留言里那个叫林晓的租客需求。
手机突然震动,来电显示是“林晓”。陈凡接起,没等对方开口,先出声,声音平淡得没起伏:“预算、位置、入住时间。”
电话那头的女生明显愣了下,才怯生生地说:“我……我预算1400,想找3号线附近的,离科技园近点,这周末就能入住。”
“园景小区,1350,步行到地铁8分钟。”陈凡直接报出房源,“下午两点,小区北门见。”
“啊?不用先看看照片吗?会不会……会不会是假房源啊?”女生的声音带着刚毕业的警惕。
陈凡没多解释,只点开手机里存的房东房产证照片,对着听筒说:“房产证已核实,照片稍后发你微信。两点,到不了提前说。”
说完直接挂了电话,把房产证照片和房源实拍图发给林晓,然后继续翻后台留言。另一条是个男生找合租,预算800,要求“室友不吵”,陈凡在房源表上找了圈,没合适的,便把这条留言标了“待匹配”,随手点开系统界面——昨天签到给的“初级商业思维”还在,像是个隐形的提醒,让他看房源时总能精准抓住租客的核心需求,不浪费时间在无关的细节上。
中午他没出去吃,就啃了两包便利店签到送的面包,喝了瓶矿泉水。期间房东王阿姨发来微信,问他啥时候搬离城中村,语气比之前客气了不少,还说“剩下的房租我退你”。陈凡回了句“明天搬”,就把手机揣回兜里,继续整理新找的房源——早上托中介朋友帮着找了三套科技园附近的单间,价格都在1200到1600之间,刚好填补房源缺口。
一点五十,陈凡背着个旧双肩包到了园景小区北门。小区不算新,但门口有保安,进出要刷门禁,比城中村安全得多。他刚站定,就看见个穿浅蓝色连衣裙的女生跑过来,手里攥着个帆布包,额头上还带着汗。
“你好,是陈凡……陈中介吗?”女生就是林晓,看着二十出头,眼神里满是局促,“我刚才怕迟到,跑过来的。”
陈凡点头,没说“没事”之类的客套话,只转身往小区里走:“房源在3栋,上去看。”
林晓赶紧跟上,一路小声问:“陈中介,这套房子房东人好说话吗?我怕我刚毕业,房东会欺负我……还有,能不能做饭啊?我想自己煮点粥。”
“房东是中年阿姨,昨晚沟通过,允许简单做饭,转租提前一个月说就行。”陈凡脚步没停,声音依旧平淡,“房产证照片发你了,没问题。”
到了3栋302,陈凡掏出房东给的钥匙开门。房间是一室一厅,面积不大,也就四十来平,但采光不错,客厅的窗户正对着小区的绿化区。地板擦得干净,厨房的灶台没油污,卧室里摆着张一米五的床,还带个小衣柜。
林晓走进来,眼睛亮了亮,伸手摸了摸衣柜的门,又走到窗户边往下看,嘴角忍不住往上翘,但很快又皱起眉:“可是……1350的话,加上水电,每个月差不多要1500了,我实习工资才三千五……”
陈凡靠在门框上,没劝,也没催,只说:“这套房源今天上午还有两个人问,房东只租给长租的,最少签半年。你要是定,我现在能联系房东签合同;不定,我得给下一个人回消息。”
林晓咬着嘴唇,纠结了好一会儿,突然抬头问:“陈中介,能不能帮我跟房东再讲讲价啊?1300行不行?我肯定好好爱护房子,绝不拖欠房租。”
陈凡拿出手机,给房东发了条微信,等了两分钟,把手机递给林晓看——房东回的是“最低1350,要是小姑娘诚心租,我可以送个新的电饭煲”。
“最多这样了。”陈凡收回手机。
林晓看着屏幕,又看了看房间,终于下定决心:“我定了!这周末就搬过来!”
陈凡点点头,拿出提前打印好的租房合同,铺在客厅的桌子上:“你先看条款,有疑问问我。房东大概半小时到,她住这个小区,过来方便。”
林晓拿起合同,一条一条仔细看,遇到“违约责任”“押金退还”之类的条款,就问陈凡。陈凡每次都只说关键信息,比如“押金退房时没损坏就退,扣钱要给明细”“违约的话,租客要付一个月房租当违约金,房东要赔租客半个月”,没一句多余的话。
半小时后,房东李阿姨来了,手里还拎着个崭新的电饭煲,一进门就笑:“小姑娘真眼光,我这房子之前租给一个小伙子,走的时候搞得乱七八糟,我收拾了好几天才干净。”
林晓赶紧说:“阿姨您放心,我肯定爱护房子,我就自己住,不跟别人合租。”
“那就好,那就好。”李阿姨笑着看向陈凡,“小陈这孩子也实在,昨天跟我讲的时候,把你的情况都跟我说了,我才愿意让你押一付一的,换别人我都要押二。”
陈凡没接话,只把三方的身份证复印件拿出来,让两人核对信息,然后签字按手印。签完合同,林晓给李阿姨转了押金和第一个月房租,李阿姨把钥匙交给林晓,又把电饭煲塞给她:“这个给你,做饭方便。”
最后到了付佣金的时候,按照约定,租客和房东各付半个月房租当佣金,也就是林晓付675,李阿姨付675,一共1350。但李阿姨笑着说:“小陈帮我找了个靠谱的租客,我多付点也行。”
陈凡却摇头:“按约定来,各675。”
李阿姨愣了下,随即更满意了:“现在像你这么实在的中介可不多了,以后我要是再租房,还找你。”
林晓也赶紧把675转给陈凡,还拿出手机说:“陈中介,我加你个微信吧,以后要是有朋友租房,我推荐给你。”
陈凡扫了她的微信二维码,加了好友,但没备注,只说:“有事发微信,看到会回。”
送走李阿姨和林晓,陈凡回到工位,把合同整理好,放进一个文件夹里,又在笔记本上记了一笔:“3.25,园景小区302,佣金1350,已到账。”
他拿出手机,看着微信余额里多出来的1350,又点开银行卡App——之前打零工剩下的钱加上这1350,余额刚好2000出头。这是他做中介赚的第一笔钱,不算多,但比在工地上搬一天砖赚200块轻松多了,也比被赵虎克扣工资强。
但他脸上还是没什么表情,只是把手机揣回兜里,打开租房平台后台,把“园景小区302”的房源标上“已租”,然后开始整理早上新找的三套房源,准备上传到平台上。
窗外的太阳慢慢西斜,写字楼里的白领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下班,走廊里传来说说笑笑的声音。陈凡坐在工位上,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屏幕上的房源信息一条一条被完善——户型、面积、配套、交通,每一项都写得简洁明了,没有花里胡哨的修饰。
他想起昨天系统签到给的“初级商业思维”,好像确实帮了不少忙,比如找房源时优先选“近地铁+低预算”,因为刚毕业的租客最看重这两点;比如跟房东谈的时候,会提租客的“稳定度”,让房东愿意让步。
但他没多想系统的事,只觉得这样按部就班地做事挺好——找房源、接客户、成交、赚佣金,不用跟人勾心斗角,也不用看谁的脸色,比打零工自在多了。
等整理完房源,已经快七点了,写字楼里的人差不多走光了。陈凡关掉电脑,锁好工位的门,走出写字楼。晚风一吹,带着点凉意,他抬头看了看写字楼外的霓虹灯,没停留,直接走向地铁站——他还得回城中村收拾东西,明天就要搬离那个住了半年的出租屋了。
路过一家银行,他进去把刚赚的1350存进银行卡里。柜台的工作人员笑着问:“先生,最近有理财活动,要不要了解一下?”
陈凡摇摇头:“不用。”
存完钱,他走出银行,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系统的提示音:
【明日签到地点推荐:科技园附近写字楼,大概率触发“客户资源包”奖励】
陈凡扫了眼提示,没说话,只是脚步更快了些。他知道,明天又是要忙的一天,但这种忙碌,比之前的日子,踏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