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半,城中村的窄巷已经被早点摊的热气裹住。陈凡背着洗得发白的帆布包,脚步没半点拖沓,帆布鞋踩过沾着露水的水泥地,溅起细小的泥点也毫不在意。
他要去的是区里的不动产登记处。昨天系统提示“城中村商铺产权已同步至官方系统”,只需要本人带身份证过去办个过户手续,那间商铺就算彻底落进他名下。
穿过卖菜的临时摊位,挑着担子的老农擦肩而过,吆喝声、自行车铃声混在一起,闹得人耳朵发沉。陈凡眉头没皱一下,只是把帆布包往肩上提了提,脚步没慢——他向来不喜欢这种嘈杂,但也从不会因为环境乱就耽误事。
登记处九点开门,他八点四十就到了。门口已经排了长队,大多是带着户口本、房产证的中年人,互相唠着“过户要多久”“税费怎么算”的闲话。陈凡找了个最靠边的位置站定,掏出手机翻了翻之前存的“商铺基本信息”,屏幕上只有地址、面积两行字,是系统自动给的,简洁得像他的风格。
“小伙子,你也来办过户啊?”旁边一个穿花衬衫的大叔凑过来,手里捏着一叠材料,“我看你这么年轻,是买的房还是商铺啊?”
陈凡抬了下眼,声音没什么起伏:“商铺。”
就两个字,没再往下说。花衬衫大叔讨了个没趣,讪讪地转回头,跟另一边的人继续唠嗑。陈凡收回目光,盯着登记处的玻璃门,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帆布包的带子——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尽快办完,去看看商铺到底在哪”。
九点一到,门开了。队伍慢慢往前挪,陈凡跟着走,轮到他时,柜台后的工作人员头也没抬,伸手:“身份证、申请表、产权证明,都齐了吗?”
陈凡把东西从帆布包里拿出来,按顺序摆好。身份证是旧的,边缘有点卷边;申请表是昨天在系统里下载打印的,填得工工整整,没有一个涂改的地方;产权证明是电子版转成的纸质版,盖着官方的电子章,透着股正规劲儿。
工作人员扫了眼产权证明上的地址,愣了下,抬头看陈凡:“城中村菜市场入口那间?30平米那个?”
“嗯。”陈凡应了声。
“那间铺位可不好拿啊,之前一直是村集体的,怎么到你手里了?”工作人员多问了句,语气里带着点疑惑——那片菜市场人流量大,铺位租金比周边贵不少,一般人根本拿不到。
陈凡没解释,只是看着他:“能办吗?”
语气没波澜,却透着股“别耽误时间”的劲儿。工作人员反应过来,赶紧点头:“能办能办,材料都齐了,就是要等会儿出证。”
他低头敲键盘,时不时抬头看陈凡两眼,大概是觉得这小伙子太冷静了——换别人拿到这么个好铺位,早该笑出声了,可陈凡脸上连个表情都没有,跟来办社保似的。
等证的间隙,花衬衫大叔也办完了,凑过来又问:“小伙子,你那商铺是不是菜市场门口那家?我之前问过,村支书说不外租呢!”
陈凡没理他。大叔还想再说,旁边一个穿西装的中介凑过来,递名片:“先生,我是做商铺租赁的,菜市场那间铺位我熟,要是想租,我能帮你找租客,租金保证比别人高!”
陈凡接过名片,看都没看,塞进帆布包:“再说。”
中介还想多聊两句,陈凡已经转身走到休息区坐下,掏出手机刷起了“城中村商铺租金行情”。屏幕上跳出的数据大多在4000-6000之间,菜市场入口的铺位标注着“热门”,均价5500。
他心里有数了——按这个租金,每个月能稳定进账五千多,比打零工强多了,至少不用再看赵虎那种人的脸色,也不用为了房租跟王翠兰扯皮。
大概半小时后,工作人员喊他名字。陈凡走过去,接过崭新的不动产权证,塑料封皮还带着点热乎气。他翻到内页,确认地址、产权人没错,就塞进帆布包,说了句“谢谢”,转身就走。
“哎,小伙子,要是想租铺子,记得打我电话啊!”中介在后面喊。
陈凡没回头,只是抬手摆了摆,算是回应。
出了登记处,他直接往城中村菜市场走。按系统给的地址,商铺在菜市场主入口左边第三间,紧挨着一个卖包子的小摊。
还没到地方,就听见“热包子!刚出锅的肉包!”的吆喝声。走近了才看见,菜市场入口挤得水泄不通,买菜的大妈、上班路过买早餐的年轻人,把入口处的几个铺位围得满满当当。
陈凡走到第三间铺位前,停下脚步。铺位现在是空的,卷闸门拉着,上面还贴着之前租户的“转让”启事,已经被风吹得边角卷起。他抬头看了眼门牌,跟产权证上的地址对得上,又往左右看了看——左边是包子铺,右边是卖水果的,都是人流量最集中的地方。
他站在路边,没去拉卷闸门,只是盯着来往的人流。大概十分钟,至少有二十个人在包子铺买了早餐,还有不少人在水果摊前驻足。他心里估算了下,要是在这开个便利店或者小吃铺,生意肯定差不了;就算租出去,按刚才查的行情,5000块钱肯定能租出去,说不定还能更高。
“小伙子,你看这铺子干啥?”一个推着三轮车卖蔬菜的老农停在他旁边,放下车把擦汗,“这铺位空了快半个月了,之前是卖卤味的,生意好得很,就是老板家里有事才转的。”
陈凡转头看他:“租金多少?”
“之前听老板说,一个月5000,不包水电。”老农说,“你要是想租?我跟村支书熟,能帮你问问!”
“我是业主。”陈凡说。
老农愣了下,随即笑了:“哎哟,看不出来啊!这么年轻就有这么好的铺位,有出息!”
陈凡没接话,只是掏出手机,翻出之前存的中介电话——就是刚才在登记处递名片那个。他拨过去,电话响了两声就通了。
“喂,先生!我是刚才的中介小李,您是不是想租铺子了?”小李的声音特别热情,隔着电话都能感觉到他的积极性。
“菜市场入口第三间,30平,租出去。”陈凡说,语速不快,每个字都清楚。
“!!!”小李在电话那头激动得声音都变了,“您就是那间铺位的业主啊?太好了!我手里正好有个租客,想在菜市场附近开个便利店,愿意出5500一个月,还能年付!您看什么时候方便,我带租客过去跟您谈?”
陈凡想了想,今天没别的事:“现在。”
“好!我二十分钟到!您在铺位那等我就行!”小李说完就挂了电话。
陈凡收起手机,靠在旁边的墙上,继续看人流。阳光慢慢升高,照在他身上,有点暖。他想起前几天还在工地搬砖,赵虎扣他工资,王翠兰堵门要房租,那时候他连顿热饭都不一定能按时吃;现在,他有了十万现金,有了能每月收租的商铺,不用再去工地受累了。
可他脸上还是没什么表情,只是心里轻轻松了口气——不是因为有钱了,而是因为“生存”这个最大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大概二十分钟,一辆白色的小轿车停在路边,小李从车上下来,后面跟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手里拿着笔记本。
“陈先生!不好意思,来晚了两分钟!”小李跑过来,满脸堆笑,“这位是张老板,想找个好铺位开便利店很久了!”
张老板赶紧递名片:“陈先生您好,我之前就打听这间铺位了,一直没找到业主,今天可算着了!”
陈凡接过名片,没看,塞进兜里:“租金5500,年付,签两年。”
他没绕弯子,直接说条件。张老板愣了下,随即点头:“没问题!5500很合理,年付也没问题!我这边合同都带来了,您看看,要是没问题咱们今天就能签!”
张老板从包里掏出合同,递给陈凡。陈凡接过,快速翻了一遍,重点看了租金、付款方式、违约责任,没什么问题。
“可以。”他说。
“那咱们现在签?”张老板高兴坏了,赶紧拿出笔。
陈凡接过笔,在乙方业主那栏签上自己的名字,字迹工整,一笔一划。张老板也赶紧签了字,然后从包里拿出一张银行卡:“陈先生,年付是,我现在就转给您,您把银行卡号给我。”
陈凡报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张老板当场用手机转了账。没过两分钟,陈凡的手机收到了银行的短信提醒,元到账。
“钱到了。”陈凡说。
“太好了!”张老板笑得眼睛都眯了,“那我明天就开始装修,争取尽快开业!”
小李在旁边凑趣:“陈先生,您看这事儿办得还满意不?以后要是还有商铺要租,记得找我!”
陈凡点了点头,没说话,转身就走。他现在要做的,是回去把剩下的零工辞了——从今天起,他不用再靠卖力气赚钱了。
走在城中村的巷子里,阳光穿过屋顶的电线,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陈凡摸了摸帆布包里的不动产权证,又看了眼手机里的银行余额,嘴角还是没笑,但眼底深处,终于有了一点不易察觉的光亮。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系统每天都会签到,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奖励,他的人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灰暗了。
只是他没多想这些,现在他满脑子都是——回去把工服洗干净,明天给工头送过去,顺便跟他说一句“不用再留我的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