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坛之上,混乱如沸。太子的疯狂,叛军的刀锋,百官的惊惶,将庄严肃穆的天坛践踏得一片狼藉。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清越冰冷,却蕴含着不容置疑威仪的声音,如同九天凤唳,骤然压过了所有的喊杀与喧嚣,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萧景仁!”
萧清璃推开护在她身前的夏竹,踏步上前,直面状若疯魔的太子。她身姿挺拔如青松,杏黄斗篷在混乱的气流中猎猎作响,那双凤眸之中再无平日的沉静,而是燃着凛冽的怒火与滔天的威压,如同神只俯视蝼蚁!
“你睁开眼看看!”她声音不高,却字字如惊雷,炸响在每一个惊惶失措的人心上,“看看这被你亲手搅乱的祭坛!看看这些因你野心而流淌的鲜血!看看被你置于险地的父皇!”
她抬手指向那一片混乱,指向倒地的侍卫和内侍,指向脸色铁青、被谢云止护在身后的皇帝,最后,那锐利如刀的目光狠狠刺向太子:
“身为人子,不思孝悌,竟敢在祭天大典,对君父刀兵相向!此为不孝!”
“身为储君,不思社稷,勾结军中败类,煽动亡命之徒,祸乱朝纲,动摇国本!此为不忠!”
“身为兄长,不思友爱,屡次三番构陷暗杀,手段卑劣,心肠歹毒!此为不仁不义!”
她每说一句,便向前一步,那磅礴的气势竟逼得太子的疯狂都为之一滞,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尔还有何面目,立于这祭天之所,妄称储君?还有何颜面,面对列祖列宗,面对天下黎民!”
萧清璃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带着浩然正气,冲击着在场每一个人的灵魂。那些原本惊慌的官员,此刻竟也渐渐镇定下来,看向太子的目光充满了鄙夷与愤怒。就连一些被蒙蔽或被迫参与叛乱的兵士,此刻也不禁面露迟疑与羞愧。
太子被她骂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在那双洞悉一切、正气凛然的眸子注视下,竟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剩下恼羞成怒的狂躁:“你……你胡说!孤是清君侧!孤是为了大晏江山!”
“清君侧?”萧清璃冷笑,那笑声中带着无尽的嘲讽与冰冷,“你所谓的‘君侧’,便是忠心为国、肃清漕运、平定粮价、护佑民生的臣子?而你所谓的‘清’,便是勾结影阁刺杀,操控粮价扰民,甚至在这祭天大典上,动用如此下作手段,欲行弑君篡位之实?!”
她猛地转身,面向所有混乱中的人群,声音传遍四方:
“诸位臣工!诸位将士!尔等皆是我大晏栋梁!难道真要跟随此等不忠不孝、祸国殃民之徒,行此大逆不道之事,留下千古骂名,累及家族子孙吗?!”
此言一出,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许多叛军心中摇摆的天平。
“放下兵器!投降者不杀!”萧清璃抓住时机,发出了最后的命令,声音威严,不容置疑。
也就在她话音落下的瞬间——
“轰隆隆!”
地面传来沉闷的震动,如同千军万马奔腾!宸王萧景珩率领的玄甲铁骑,如同神兵天降,出现在天坛外围,以摧枯拉朽之势,瞬间冲垮了试图抵抗的叛军,完成了铁壁合围!
与此同时,祭坛上,那些被萧清璃安插、或是早已被策反的禁军和潜伏暗卫同时发难,里应外合,迅速控制住了负隅顽抗的赵贲及其死党,以及那些凶悍的亡命之徒。
形势,在萧清璃挺身而出、怒斥太子的短短时间内,瞬间逆转!
太子萧景仁看着周围迅速被控制的局面,看着那些原本追随他的人纷纷弃械投降,看着萧清璃那如同胜利女神般的身影,终于彻底崩溃,瘫软在地,面如死灰。
萧清璃独立于祭坛中央,凤眸扫过已然被控制的场面,最后落在面如土色的太子身上,声音冰冷如铁:
“逆贼萧景仁,束手就擒吧!”
凤唳九霄,正声涤邪!她以绝对的勇气与正气,在关键时刻稳住了局势,更在道义上,将太子彻底钉死在了耻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