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定方针已定,便是雷霆万钧的执行。萧清璃与宸王萧景珩、谢云止议定的“将计就计”之策,核心在于以绝对优势的力量,在叛军自以为得手的关键时刻,给予其毁灭性打击,并确保皇帝与百官万无一失。而这股决定性的力量,便来自于宸王麾下那支久经沙场、悍勇无匹的边军精锐。
调动边军入京,事关重大,稍有不慎便会打草惊蛇,甚至被政敌诬为“图谋不轨”。因此,整个行动必须在绝密中进行,如同暗夜潜流,无声无息。
精兵简从,化整为零。
宸王萧景珩并未调动大队人马,那太过显眼。他从其嫡系的“玄甲铁骑”与“幽州突骑”中,精心挑选了一千五百名最忠诚、最悍勇、且擅长小股作战的精锐。这些士卒分批离营,伪装成商队护卫、返乡佣工、甚至是押送皮货的商贾,通过不同的路线,在数日之内,陆续抵达京城外围预设的几处隐秘据点。这些据点,有些是萧清璃通过商业网络购置的庄园,有些是宸王早年安插的暗桩,皆位于京畿州县,既不惹眼,又能在接到信号后迅速驰援天坛。
里应外合,畅通无阻。
此番秘密调动,萧清璃早年安插在京畿防务体系中的那些中低级军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利用职权,在各自负责的关卡、哨所,为这些化装潜入的边军精锐提供了便利,或是在深夜悄放行,或是故意“疏忽”查验,确保了这支奇兵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抵达预定位置。
明确目标,雷霆一击。
宸王萧景珩亲自向带队将领下达了死命令:一旦祭天大典乱起,见到红色信号火箭升空,便立刻行动!
· 一部直扑西山,以绝对优势兵力,迅速击溃乃至全歼孙德胜的锐健营,不使其有一兵一卒威胁天坛侧翼。
· 另一部则迅速控制京城通往天坛的各处要道,设立关卡,阻断任何可能的外部增援,并防止叛军头目趁乱逃脱。
· 最为精锐的一支小队,则由宸王亲自率领,直插天坛外围,作为总预备队,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或直接加入核心战圈。
与此同时,萧清璃与谢云止也在进行着最后的部署。
· 萧清璃命令夏竹,将麾下最得力的暗卫尽数派出,一部分混入祭天仪仗的队伍,另一部分则提前潜伏在天坛的祭坛、斋宫等关键建筑之内,负责近距离清除突入的亡命之徒,并保护重要文官。
· 谢云止则更为直接,他通过承影,调动了那支只听命于他、身份莫测的“幽灵”力量,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确保皇帝萧恪的绝对安全,并在必要时,以任何手段清除威胁。
一张以天坛为中心,内由暗卫与谢云止的人贴身防护,外有宸王边军铁壁合围,同时监控着所有叛军动向的天罗地网,已然悄然织就。
太子与陆璟还在为他们“巧妙”勾结的军队和亡命之徒而暗自得意,却不知真正的杀神,早已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悄无声息地张开了獠牙。
祭天大典的前夜,京城依旧沉浸在节日的筹备气氛中,灯火阑珊,看似平静。然而,知情人却都能感受到那弥漫在空气中的、令人窒息的紧张。各方势力都在等待着黎明的到来,等待着那决定无数人命运的钟声敲响。
萧清璃立于府中高阁,远眺皇宫方向,夜风吹拂着她的衣袂。谢云止来到她身边,将一件披风轻轻为她系上。
“都安排好了?”她轻声问。
“万事俱备。”他答,语气一如既往的慵懒,却带着令人心安的笃定。
“明日,便是见分晓之时了。”
潜龙已入京,利刃皆出鞘。只待叛旗扬起,便以雷霆之势,定鼎乾坤!
(第一百六十五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