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皇子军功带来的余温尚未散尽,一股更加诡异阴冷的暗流,便开始在京城的高门显贵与市井坊间悄然蔓延。这一次,流言的源头不再是无迹可寻的市井之徒,而是披上了庄严神秘的外衣——源自司掌天文历法、观测星象吉凶的钦天监。
起初,只是几位钦天监的官员在私人场合,面带忧色地提及近日天象有异,言谈间闪烁其词。渐渐地,一些模糊的说法开始流传开来:谓“荧惑守心”,有“妖星”光芒渐盛,其色赤红,隐现于紫微星之侧,有“冲撞帝星”之兆,主“阴人乱政,祸起萧墙”。
这些星象术语对于寻常百姓而言过于深奥,但在勋贵官宦圈层中,却足以引起轩然大波。“荧惑”乃灾星,“紫微”象征帝王,“阴人”指向女子,“萧墙”喻指内部祸患。这些词语组合在一起,指向性已然十分明确——有一位身份高贵的女子,其存在威胁到了皇权,乃是祸乱之源!
很快,便有“有心人”将这天象与近期风头最盛的长公主萧清璃联系了起来。她重生归来后性情大变,手段狠辣;她以一介女流之身,插手朝政,经营巨富;她嫁入镇北侯府后,侯府便风波不断,连世子都险些被弹劾;她甚至能提前预知军需,影响边疆战局……这一桩桩、一件件,在“妖星临世”的背景下,都被赋予了别样的、令人不安的色彩。
流言并未直接点名道姓,但其影射之清晰,足以让所有听闻者心领神会。朝堂之上,一些原本就对萧清璃迅速崛起感到不安或嫉妒的官员,开始以此为据,在奏章或言谈中隐晦地表达担忧,提醒陛下需“远小人,正朝纲”,甚至有人旧事重提,暗示当初的花轿错嫁或许本就是“不祥之兆”。
后宫之中,气氛更是微妙。皇后在几次妃嫔请安时,虽未明言,却时常抚额叹息,忧心忡忡地提及“天象示警”,“望陛下圣体安康,国祚绵长”,那欲言又止的模样,更是坐实了众人的猜测。
这股风潮来得又快又猛,且披着“天命”的外衣,比之前陆璟散布的“克夫”流言更加恶毒,也更加难以辩驳。你可以解释行为,可以展示功绩,却如何能去反驳天上的星辰?
锦瑟院内,青黛和宋嬷嬷气得脸色发白,夏竹按在剑柄上的手青筋暴起。就连一向沉稳的萧清璃,在听闻这精心编织的星象流言时,执笔的手也不由自主地收紧,笔尖在宣纸上留下了一道浓重的墨痕。
皇后的手段,果然一次比一次狠毒!这是要将她置于天命的对立面,从根本上否定她存在的合理性!若任由流言发酵,不仅她辛苦积累的声望将毁于一旦,更可能引来父皇的猜忌,那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钦天监……”萧清璃眸中寒光凛冽。她知道,钦天监正使是皇后的人,此番定然是受了指使。但星象之说虚无缥缈,如何证伪?又如何反击?
“殿下,此计甚毒!我们该如何应对?”青黛焦急地问道。
萧清璃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皇后的刀已经借“天”之名挥来,她绝不能坐以待毙。星象是吧?天命是吧?她倒要看看,这所谓的天命,究竟能不能压过她这重生归来的决绝意志!
“去请世子过来。”她沉声吩咐道。这一次,或许需要谢云止那深不可测的“见识”,来一同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第八十一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