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仙楼的红火,如同在京城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涟漪不断扩散。萧清璃派去订席面的人带回消息,酒楼生意极好,雅座需提前三日预定。这更印证了萧清璃心中的猜测:谢云止绝非凡俗之辈,而他麾下,必有能人。
这日,萧清璃需核对几处刚收回的陪嫁田庄的账目,数目繁杂,牵扯多年旧账,连青黛都显得有些吃力。正凝神间,忽闻院外传来一阵算盘珠子的脆响,节奏极快,如雨打芭蕉,却又错落有致,隐隐带着某种独特的韵律。
萧清璃心中一动,循声望去,只见廊下,谢云止身边那个总是低眉顺眼、看似不起眼的小厮秋砚,正坐在一个小杌子上,面前摆着一本厚厚的账册和一把老旧的算盘。他手指翻飞,几乎看不清动作,算珠碰撞声连绵不绝,神情专注,与平日那副怯懦模样判若两人。
青黛也注意到了,低声道:“殿下,那是世子爷身边的秋砚,听说……世子爷名下那些产业的账目,如今都是他在打理。”
萧清璃眸光微闪。谢云止竟将财政大权交给一个小厮?她不动声色地走近几步,站在不显眼处静静观察。
只见秋砚处理账目的方式与她所见过的所有账房都不同。他并非一味拨打算盘,时而会停下,用一支炭笔在旁边的草纸上飞快写下几个奇怪的符号(似是某种简化的数字),进行一些心算,随即又迅速在算盘上验证。遇到数目庞大的加减,他竟能几乎不加思索地报出结果,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更令萧清璃惊讶的是,他似乎在用一种独特的记账法,收支对应,条理清晰,一眼便能看出资金的来龙去脉,远比传统的流水账高明得多。
“秋砚。”萧清璃忽然开口。
秋砚吓了一跳,算盘声戛然而止。他抬头见是萧清璃,慌忙起身,垂手恭立,又变回了那副拘谨模样:“殿……殿下。”
“不必多礼,”萧清璃语气温和,目光落在那本账册上,“你这算学之法,颇为奇特,师从何人?”
秋砚头垂得更低,小声道:“回殿下,小的……小的没正式拜师。是小时候在家乡,偶遇一个游方老道士,教了小的一些古怪符号和算法。后来……后来世子爷见小的对数字敏感,便让小的试着管账,慢慢摸索出来的。”
游方老道士?萧清璃心中存疑,这说法未免太过巧合。但她并未深究,转而拿起那本账册,随意指了几处复杂的收支项目考较。
秋砚起初还有些紧张,但一涉及到数字,他仿佛瞬间换了个人,眼神变得锐利而自信,对答如流,不仅结果准确,连计算过程和其中关窍都解释得清清楚楚,逻辑严密,令人叹服。
萧清璃越听心中越是震动。这秋砚,在算学一道上,堪称天赋异禀!其能力远超寻常账房,甚至不亚于户部那些精于计算的老吏。谢云止能从茫茫人海中发掘出这样一块璞玉,并委以重任,这份识人之明、用人之胆,岂是一个纨绔子弟所能具备?
她放下账册,看着眼前这个重新变得局促的少年,心中对谢云止的评价,不得不再次拔高。能将如此重要的产业交给一个身怀绝技却身份低微的小厮,要么是谢云止心大到愚蠢,要么就是他有着绝对的自信能掌控全局。
显然,是后者。
“你很好。”萧清璃淡淡赞了一句,不再多言,转身回了书房。
心中却已翻腾不已。谢云止,你身边一个小小的厮役都有如此能耐,那你本人,又该藏着怎样的惊世之才?醉仙楼的新奇,秋砚的算学,还有你那些看似荒唐的行为……这一切,究竟只是巧合,还是你刻意展露的冰山一角?
萧清璃感到,她面对的这个“盟友”,其复杂和深不可测的程度,远远超出了最初的预料。这场合作,或许比她想象中,更要惊心动魄。
(第三十一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