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及其周边产品带来的财富洪流,以远超季言想象的速度汹涌而至。
活字印刷术在经过张万财不惜工本的反复试验后,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虽然距离完美还差得远,但效率已然远超雕版。新一回的《西游记》首次采用活字印刷,刊印速度和数量直接翻了好几番,瞬间满足了安澜城及周边地区的饥渴需求。
但这仅仅是开始。
张万财的商业头脑和执行力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不仅疯狂加印报纸,更是将《西游记》前二十回的内容单独集结成册,推出精装版、平装版,面向不同消费群体。同时,他组织的戏班子排演的“西游戏曲”、皮影戏班子捣鼓的“西游影戏”也开始在安澜城各大茶馆、酒楼轮番上演,场场爆满!
更可怕的是,这些文化产品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向周边城镇,乃至更遥远的州府蔓延。“美猴王孙悟空”的名号,真正开始响彻大江南北。
这一切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季言的分红,爆炸了。
当张万财再次秘密约见季言,将一个沉甸甸的、需要双手才能捧住的紫檀木盒推到他面前时,季言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当他打开盒盖,看到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的、闪烁着诱人光泽的十锭十足色,每锭相当于一千两白银的金锭时,呼吸还是忍不住停滞了一瞬。
一万两!一个月!
饶是季言两世为人,心智坚定,此刻也感觉心脏砰砰狂跳,血液有点上头。
“我滴个乖乖!这就是顶级Ip的变现能力吗?放在前世,我这算不算一夜爆红的网文大神?月入百万…啊不,月入万两!”他内心掀起惊涛骇浪,脸上努力维持着镇定,但微微颤抖的手指还是出卖了他。
张万财胖脸上堆满了敬畏的笑容,搓着手道:“季先生,这是上个月的分红。扣除所有成本、打点以及我的那份,一共一万两,兑成了黄金,您好方便存放。”
“有劳张老板了。”季言深吸一口气,合上盒盖,声音尽量平稳。
“应该的!应该的!”张万财连忙道,“全是托季先生的洪福!活字印刷已有眉目,一旦成功,成本还将大降,利润还能更高!周边和戏曲那边,更是前途无量啊!”
季言点点头,心中感慨万千。“果然,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呃,在这个世界,还得加上一点点修仙的运气?”
怀揣着巨款,季言言走在回家的路上,脚步都有些发飘。
安全感!这就是满满的安全感啊!
虽然修为进展缓慢,但有了钱,很多事就好办多了。至少,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回到家,晚饭时分。饭桌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三菜一汤,多了些荤腥,但比起季言如今的身家,依旧显得简朴。
季言再次拿出了那个熟悉的布包,这次比上次更加鼓囊囊。他推到柳氏面前。
“父亲,母亲,这是孩儿这个月的…稿费。”他依旧沿用之前的说法。
柳氏疑惑地打开,当看到里面不是银锭,而是黄澄澄、耀人眼目的金锭时,她吓得手一抖,惊呼一声,差点从凳子上摔下去!
“言…言儿!这…这是?!”周夫子也猛地站起身,脸色煞白,指着金锭,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丫丫也睁大了眼睛,小嘴张成了o型。
黄金!一锭黄金!足足一千两白银!
这对于一个清贫秀才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是想都不敢想的巨富!
“言儿!你…你老实告诉为父!”周夫子声音发颤,脸色前所未有的严肃,“你这钱…究竟从何而来?写话本…岂能赚到如此巨款?!你是不是…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他第一反应不是喜悦,而是无边的恐惧和担忧。他生怕季言走了歪路。虽然《西游记》的火爆程度有目共睹,但这赚钱能力,实在超出了他这位拮据了大半辈子的秀才来说,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力。
季言心中温暖又有些无奈,只好耐心解释,将《西游记》的火爆程度稍微夸大了一些,并隐去了具体数额,只说是张老板运作得力,销量极好,这是多次加印和周边售卖的分成。
“父亲,母亲,你们放心。这钱来路绝对正当,有正规契约为凭。张老板是安澜城有名的诚信商人。”季言再三保证,“如今家里宽裕了,该添置的就添置,该改善的就改善。父亲不必再为束修和笔墨发愁,母亲也不必日夜操劳缝补,丫丫也该穿些新衣裳,吃些好的了。”
好说歹说,又拿出与张万财签订的契约给周夫子看了,二老才勉强相信。看着那黄澄澄的金子,依旧感觉如同做梦一般。
柳氏又是抹泪又是笑,小心翼翼地将金子收起来,连连道:“好,好…言儿有出息了…这钱娘给你存着,将来娶一房好媳妇,再置办些田产铺子…”
周夫子也捻着胡须,看着季言,眼神复杂,有骄傲,有欣慰,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最终,他只是重重拍了拍季言的肩膀:“好男儿志在四方,但切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守住本心,方是根本。”
“孩儿谨记父亲教诲。”季言恭敬应道。他也暗中庆幸,没有一口气拿出十锭黄金,不然怕不是要乐极生悲。
自此,周家的生活品质肉眼可见地提升了。餐桌上鱼肉不断,每个人都添置了几身体面的新衣,周夫子买书也不再抠抠搜搜,柳氏脸上的愁容也少了许多,丫丫更是小脸都圆润了些。家里甚至还雇了一个婆子帮忙做些粗重家务。
看着家人脸上幸福的笑容,季言觉得这比修为+1还要有成就感。
解决了家里的经济问题,季言的注意力又放回了他的“丐帮产业”上。
几次接触下来,他发现石猛执行力强,忠心可靠,但文化水平几乎为零,管理全靠吼和个人威信,记账更是画圈圈代替,长远来看肯定不行。
“文盲管理是现代化企业建设最大的绊脚石!必须扫盲!”季言下定了决心。
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在书院的同窗。那些寒门学子,其中不乏品学兼优却家境贫寒者。直接给钱资助,恐伤其自尊,也容易惹来非议。但如果是聘请他们“勤工俭学”,教授识字算术,换取报酬,似乎就合情合理多了。
他瞄准了一个目标——李修文。 李修文与他关系尚可,性格沉稳踏实,学业优异,家境尤为清贫,平时在书院食堂吃饭都只敢打最便宜的素菜,但从未抱怨,眼神清澈而坚韧。
这日放学,季言故意与李修文同行。 “李兄,近日可好?”
“尚可,季兄有何事?”李修文有些意外,季言平时独来独往居多。
季言故作苦恼地叹了口气:“唉,实不相瞒,小弟最近遇上一件难事。我一位远房…表亲,在码头那边做些小生意,手下雇了些伙计。只是这些伙计大多目不识丁,连自己的工钱都算不明白,实在不便。我便想着,能否请人教他们认些常用字,学些简单算术…”
李修文听得认真,点点头:“此事确有必要。不知季兄有何打算?”
季言顺势道:“李兄学问扎实、耐心也极好,我想请李兄每日放学后或休沐日去教上个把时辰,报酬嘛…暂定每月五两银子,李兄可愿意?”
“五两?!”李修文吃了一惊,这对于寒门学子而言,已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他下意识地就想要答应,但立刻又觉得不妥,犹豫道:“这…学识恐有不足…”
“李兄过谦了。”季言笑道,“教些日常用字和简单算数,书院学子绰绰有余。我看李兄就极为合适。”
“只是这每月五两,实在太多了。”
“不多不多,那些伙计都是些粗人,还要劳烦李兄多费心。”这李修文也是个实在人,把季言差点给逗乐了,“送上门的钱,还有嫌多的?”
李修文顿时心跳加速。每月五两,足以极大改善他和他家的生活!他还能补贴家用!思考片刻,还是谨慎地问道:“不知…地点在何处?都是些什么人?”
“就在码头附近的一处货仓,都是些讨生活的苦命人,性子或许粗野些,但绝无歹人,我也时常会去,安全无虞。”季言保证道。
李修文沉吟片刻,想到家中的困境,终于重重点头:“既如此…修文愿往一试!多谢季兄给我这个机会!”
“是我该谢李兄解我燃眉之急才是!”季言笑容灿烂。
事情谈妥,两人皆大欢喜。
第二天放学后,季言便领着有些紧张又有些期待的李修文,来到了老鼠巷的“总部”。
当李修文看到几十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伙计”,齐刷刷用好奇又带着点敬畏的眼神看着他们,并洪亮地喊出“先生好!”时,他整个人都懵了,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脸色发白地看向季言。
“表…表亲的伙计?”他的声音有点发颤,李修文毕竟是个未经世事的读书人,几十个乞丐站在一起,这阵仗…他这心里有些发怵。
季言面不改色,拍了拍他的肩膀,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嗯,我表亲…主要做人力相关的业务,范围比较广。李兄,任重而道远啊!扫盲脱贫,功德无量!”
李修文:“……”
他看着眼前这超乎想象的“教学对象”,又看了看季言那真诚的眼神,最后摸了摸怀里季言提前预支的一两银子“定金”,一咬牙一跺脚。
“好…好吧!我教!”
于是,在废弃货仓的角落里,丐帮扫盲班,正式开课了。
李修文磕磕绊绊地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从最简单的识字和数数教起。底下坐着的“学生们”虽然年纪跨度极大,理解能力参差不齐,但眼神却异常专注和渴望。
季言在一旁看着这违和又莫名和谐的场面,内心感慨:
“很好,知识改变命运的第一步迈出去了!”
“话说,我这算不算异世界版的‘希望工程’兼‘职业技能培训”
“功德+1?不过系统好像没这功能…”
“算了,不想了,反正钱能解决的事情,现在好像…都不是事儿了?”
他摸了摸怀里还剩下的九锭黄金,还没想好要藏在哪里,钱多了,好像也挺烦恼的。
该怎么花,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安全感和实力呢?
这真是个甜蜜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