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下来,解决了基本的生存和安全问题后,一个持续性的烦恼浮上季言心头——钱。
周夫子的助教薪酬微薄,柳氏的绣活收入也不稳定,加上城里开销远比镇上大,周家的经济状况再次变得捉襟见肘。虽然张万财暗中给予了租金上的优惠,但总不能一直指望别人的接济。
“开源!必须开源!”季言看着饭桌上难得一见的荤腥和丫丫渴望的小眼神,再次感受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残酷真理。
再去打猎?黑风寨的风头还没过去,容易暴露。
去做工?浪费时间,影响修炼和学习。
卖苦力?性价比太低。
得找个低成本、低风险、不影响主业还能快速见效的营生。
某天放学路上,看到几个蒙童拿着路边买的、编得歪歪扭扭的蚱蜢玩得不亦乐乎,季言眼睛一亮!
草编!这玩意他熟啊!
前世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闲着无聊跟村里的老手艺人学过几手,什么蚱蜢、蜻蜓、小鸟、小笼子…编得那叫一个栩栩如生,堪称童年把妹炫技必备技能!
“就它了!野草遍地是、不耗费时间,也不会有触犯王法的风险,可谓是零成本、零风险,而且目标客户明确,书院里有的是不差零花钱的小屁孩!完美!”
说干就干。他立刻去采了些柔韧细长的蒲草回来,凭着记忆和如今灵巧的手指,三下五除二就编出了一只活灵活现的翠绿蚱蜢。
“啧啧,这手艺,没退化反而精进了?难道‘修为+1’还附带‘手工技能熟练度+1’的隐藏效果?”季言欣赏着自己的作品,颇为自得。
第二天,他揣着几只编好的草编小玩意去了蒙学馆。课间休息时,他并没有主动推销,而是“无意间”拿出来在手里把玩,那精巧的造型立刻吸引了旁边几个小同窗的注意。
“季言,你手里那个是什么?好逼真的蚱蜢!” “能给我看看吗?”
“哇!还有小鸟!怎么编的呀?”
小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季言憨厚一笑,顺势将几个小玩意送给了最先开口的几个孩子。
“没啥,乡下学的笨手艺,大家拿着玩吧。”
免费的总是最香的。拿到草编的孩子兴高采烈,没拿到的眼巴巴地看着。很快,就有家境富裕的小同窗忍不住开口问了:“季言,你这个…卖不卖?我跟你买!”
季言心中暗喜,面上却露出为难之色:“这…都是些不值钱的野草编的,怎么好意思要钱…”
“要的要的!编这个也要费功夫嘛!我给你三文钱,卖我一只小鸟好不好?”
“我也要!我买那只蜻蜓!”
一时间,季言竟然成了班里的焦点,几个草编瞬间被抢购一空,还有不少人预订。
于是,季言的“草编小铺”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开张了。他价格定得不高,根据复杂程度三五文钱一个,童叟无欺。因为他手艺好,编的东西生动有趣,很快就在蒙学馆甚至经义馆年龄较小的学子中打开了销路,每天都能有个十几二十文的进账。
这点钱对富家子弟来说不值一提,但对周家来说,却足以让饭桌上多一盘肉菜,让柳氏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
“嘿嘿,没想到前世用来泡妞…啊呸,用来丰富课余生活的技能,这辈子成了第一桶金…感谢外婆,感谢乡村老艺人!”季言一边飞快地编着草编,一边内心感慨,“这也算是知识…啊不,手艺改变命运吧?”
但季言很清楚,草编这东西技术含量还达不到自成壁垒的程度,容易模仿,也就是赚个快钱,绝非长久之计。他需要一项更具核心竞争力、更可持续的“文化产业”来创收。
他想到了抄书。这个世界印刷术似乎并不发达,书籍昂贵,抄书也是个行当。但一来辛苦,二来来钱慢。
“要是能直接‘写’书就好了…”这个念头一起,就如同野草般疯长。
写什么?经史子集?别闹了,他这点水平在真正的大儒面前不够看。 写诗词歌赋?不符合他目前“蒙童”的人设。 那就只剩下…小说演义了!
这个念头让季言的心脏砰砰跳起来。前世他可是个资深小说迷,四大名着除了《红楼梦》实在啃不下去,其他三本可是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尤其是《西游记》,情节跌宕起伏,想象瑰丽,雅俗共赏,简直是异界文化输出的不二之选!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修为+1】连带提升了脑力,那些本以为遗忘的情节、细节,此刻竟然清晰地呈现在脑海中,甚至连一些诗词偈子都记得七七八八!
“天助我也!这就是穿越者的福利吗?过目不忘!”季言激动了。
但激动之余,一丝羞愧感涌上心头。 “吴承恩老爷子…对不住了!您的大作可能要在这个异世界提前发光发热了…晚辈这也是为了混口饭吃,绝无冒犯之意!您老在天有灵,千万别怪我,都是为了生活啊…等晚辈以后发达了,一定给您老立个牌位,天天上香…”
内心默默向原着作者道了歉,并许下空头支票,季言立刻行动起来。
他买来最便宜的纸张和笔墨,每天晚上等家人都睡下后,就点起油灯,开始他的“文抄公”大业。
他并没有完全照搬《西游记》,而是进行了“本土化”改编。比如把大唐换成了某个类似的上古王朝,把佛祖菩萨尽可能换成了这个世界流传较广的某些神只名号(他从杂书里看到的),地名也尽量替换或虚化。情节大体不变,但语言上更偏向通俗白话,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吐槽,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嗯,猴王出世这段得保留,霸气!…大闹天宫是高潮,必须精彩!…取经路上九九八十一难,挑几个经典的写…嗯,白骨精、火焰山、盘丝洞…这些剧情冲突强,妖怪有特色…”
他写得飞快,手腕酸麻却乐在其中。每当写到精彩处,自己都忍不住拍案叫绝。
“吴老爷子牛逼!这剧情设计,这人物刻画,放哪个世界都是顶流啊!”
几天后,他写好了前十回的内容,从猴王出世到大闹天宫,情节紧凑,爽点十足。
书有了,怎么变现?直接拿去书铺?人家未必看得上他这个无名小卒,而且容易暴露。
他想到了一个人——张文柏。
这位张府的少爷,在经历了山匪惊吓后,休养了一段时间,最近也回到了丛竹书院读书,恰好和季言在同一个蒙学馆。
他对季言这个救命恩人极为感激和尊敬,虽然季言一再表示不必如此,但他还是经常主动找季言说话,送些小点心什么的。
“就从他入手!小孩子最容易对这种神怪故事感兴趣,而且通过他,可以自然而然地传到张万财耳朵里。”季言制定了推销策略。
这天课间,季言“无意间”拿出自己手写的那一叠书稿,假装看得入神,还时不时发出“啧啧”的惊叹声。
果然,张文柏很快就被吸引了,好奇地凑过来:“季兄,你看什么呢这么入迷?”
季言故作神秘地合上书稿:“没什么,胡乱写了本话本,再思考后面的内容。”
他越是这样,张文柏越是好奇,央求道:“季兄,给我看看嘛!我保证不告诉别人!”
季言“犹豫”了一下,才“勉强”将前几回的书稿递给他:“写得不好,张兄莫要见笑。”
张文柏接过书稿,起初只是好奇,但看了几页之后,眼睛就再也离不开了!那石猴出世、勇探水帘洞、拜师学艺、龙宫借宝、大闹天宫…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完全超越了他的想象!
他看得如痴如醉,时而紧张握拳,时而眉飞色舞,连上课铃响了都没听见,还是季言提醒他才慌忙把书稿塞进怀里,一整节课都坐立不安,心思早飞到了那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去了。
放学后,张文柏立刻缠住季言,激动得脸都红了:“季兄!这…这书是你写的?太好看了!后面呢?孙悟空被元修真人压在山下了吗?他后来怎么样了?”
季言心中暗笑,面上却云淡风轻:“随手瞎写的,后面还没想好呢。张兄觉得有趣?”
“何止有趣!简直是太有趣了!我从未看过这么好看的故事!”张文柏如同发现了新大陆,“季兄大才!此文必将轰动全城!”
季言摆摆手:“张兄过誉了,不过是消遣之作,登不得大雅之堂。”
“不然!”张文柏一脸严肃,“此文构思奇诡,想象超凡,人物鲜活,寓意深远!绝非寻常消遣之作!季兄,此书稿能否借我带回家细细品读?我定当妥善保管!”
季言心中乐开了花,鱼儿上钩了!他故作沉吟,才点头答应:“既然张兄喜欢,便拿去吧。只是…莫要外传才好。”
“季兄放心!”张文柏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将书稿揣好,匆匆告别回家去了。
当晚,张府书房内。
张万财看着儿子兴奋地手舞足蹈、语无伦次地推荐着一叠手稿,不禁有些好笑。他经商多年,什么奇珍异宝没见过,一本蒙童写的“闲书”能有多好看?
但碍于儿子的情面,他还是接过来随手翻看了几页。
这一看,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那流畅的白话文笔,那跌宕起伏的情节,那天马行空的想象,那栩栩如生的人物,特别是那只无法无天的猴子…无一不冲击着他的认知!
他经商走南闯北,也算见识广博,却从未读过如此引人入胜、雅俗共赏的故事!
这哪里是蒙童的戏作?这分明是足以流传后世的奇书啊!
张万财越看越激动,猛地一拍大腿,吓了旁边的张文柏一跳。
“好!好一个齐天大圣!好一个大闹天宫!妙极!妙极啊!”张万财霍然起身,眼中精光闪烁,“文柏,这真的是季小英雄所写?”
“千真万确!父亲,季兄乃大才!只是家境贫寒,籍籍无名…”张文柏连忙道。
张万财在书房里踱了几步,商业嗅觉敏锐的他立刻意识到了这其中巨大的价值!
“此文一旦刊印成书,必定安澜纸贵!”他斩钉截铁地说道,“文柏,你明日便去邀请季小英雄来府上一叙!不,为父亲自去请!此等人才,必须厚待!”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在向他招手。
而此刻的季言,正坐在自家小院的油灯下,慢悠悠地编着一只草编青蛙,嘴角噙着一丝一切尽在掌握的笑容。
“鱼饵已下,就等土豪上钩了。”
“吴老爷子,您的大作马上就要在异世界发扬光大了…版权费我先帮您收着,回头多给您烧点纸…”
“嗯,明天肉菜得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