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衍令,林凡畅通无阻地进入了青岚宗禁地——万衍碑林。
与其说是碑林,不如说是一片露天的、由无数巨大石碑构成的迷宫。这些石碑材质各异,年代久远,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含义难明的古老文字、奇异符号以及星图轨迹。空气中弥漫着尘埃与岁月的气息,更萦绕着一种混乱而庞杂的规则余韵,寻常修士在此待久了,甚至会感到神识刺痛,道基不稳。
但林凡的“代码视角”下,这片碑林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每一块石碑,都像是一个独立的、存储着特定历史数据片段的离线数据库或日志文件。只是这些数据库大多因年代久远、外力损伤或记录方式本身的问题,变得残破不堪,数据冗余、错乱甚至彼此矛盾。
“看来需要先进行数据清理和索引建立。”林凡自语道。他没有急于去阅读任何一块石碑,而是走到碑林中央,盘膝坐下。衍令被他置于身前,散发出微光,与整个碑林的某种基础禁制产生共鸣,让他获得了最高的“访问权限”。
他深吸一口气,意识沉入识海,全力催动“推演”规则碎片。这一次,并非用于战斗或解析功法,而是将其庞大的算力,用于构建一个临时的、覆盖整个碑林的“数据扫描与索引系统”。
无形的波动以林凡为中心扩散开来,如同精密的光栅扫描,缓缓掠过每一块石碑。石碑上那些在旁人看来晦涩难懂的信息,被这股力量强行“读取”,转化为原始的数据流,汇入林凡构建的临时数据库中。
这个过程极其消耗心神,林凡的额头很快见汗。但他眼神专注,如同一个正在修复古老硬盘的数据恢复工程师。
承
数个时辰后,一个初步的、粗糙的索引终于在林凡的意识中构建完成。虽然大部分数据仍是乱码或碎片,但至少,所有与“寂灭之海”、“归墟”、“方舟”等关键词相关的信息片段,都被筛选、提取了出来。
他站起身,走向碑林深处几个被标记出的区域。
第一块残碑,材质似玉非玉,边缘有明显的熔蚀痕迹。上面的文字并非雕刻,而像是某种能量烙印,断断续续:
“……‘归墟’非力,乃‘缺’……秩序之敌,存在之疡……”
“……‘方舟’启程,非为逃离,实为……播种?修补?……”
“……‘日志’非书,乃‘钥’……指向‘源海’……”
信息虽少,却让林凡心中一震。“归墟”被定义为“缺”,一种“缺失”或“漏洞”本身?而“方舟”的目的,似乎并非简单的逃亡?
他走向第二块石碑,这是一块巨大的黑色石板,上面刻画着一幅简陋的星图,其中一片区域被涂成令人不安的墨色,旁边标注着古体字——“寂灭之海”。星图下方,有几行小字:
“海非海,乃古战场残骸,规则坟场……”
“空间叠层紊乱,时间流速异常……”
“内有‘归墟之影’游荡,噬灵腐法,触之即堕……”
“归墟之影?”林凡皱眉,这似乎是一种不同于“归墟之力”的具象化存在。
他加快了脚步,根据索引来到第三处,这里散落着几块较小的石碑碎片,拼凑起来,记录了一段似乎是个体留下的、充满绝望的记载:
“……逃不掉了……‘影’来了……它们能扭曲认知,放大心魔……”
“……赵师兄道基被污,竟自燃神魂……李师姐被影穿过,变成了只会嘶吼的怪物……”
“……记录于此……后来者……慎入……需‘纯净之源’护体……”
“扭曲认知……放大心魔……需‘纯净之源’护体……”林凡默念着这些关键词,脸色凝重。这“归墟之影”比想象的更诡异,物理层面的攻击或许效果有限,精神与规则层面的污染才是大敌。
转
就在林凡沉浸在这些破碎信息中,试图拼凑出更完整图景时,他途经一块之前并未被索引特别标记的、毫不起眼的灰色石碑。
当他靠近的瞬间,异变突生!
他怀中那枚一直保持沉寂的、得自地穴数据光球的“方舟密钥(虚影)”,竟毫无征兆地微微发烫!同时,他识海中与道基绑定的“推演”规则碎片,也传递出一丝极其微弱的、带着警示意味的波动。
林凡脚步一顿,立刻将注意力投向这块灰色石碑。
石碑表面光滑,几乎没有任何刻痕,只有在最底部,有一个模糊的、仿佛随手划下的符号。那符号极其简单,像是一个不完整的圆,内部点缀着几个小点。
在旁人看来,这或许只是无意义的涂鸦。但在林凡的“代码视角”下,当“方舟密钥”产生共鸣的刹那,这个符号仿佛被注入了生命,瞬间“活”了过来!
它不再是一个静态的图案,而是一段高度压缩的、蕴含着特定规则频率的认证指令!更让林凡心惊的是,这段指令的编码方式,与他之前激活星图罗盘、接触净化装置时感知到的“方舟”系规则,同出一源,但更加古老、更加核心!
“这是……一个隐藏的认证接口?”林凡心中升起明悟。若非他身负“密钥”和绑定的规则碎片,即便玄机老祖亲至,也绝难发现此地的异常!
他毫不犹豫,引动识海中的“方舟密钥”虚影,模拟出那段认证指令的规则频率,小心翼翼地投向灰色石碑底部的符号。
嗡……
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响。那符号微微一亮,旋即,整块灰色石碑变得透明起来,仿佛化为了一个信息的窗口。一段清晰无比、毫无损耗的文字,浮现在“窗口”之中:
【最高权限日志片段 - 访问者等级验证通过(临时)】
【主题:归墟本质及终极遏制协议提案(未采纳)】
【内容:初步判定,‘归墟’现象系底层规则模型与高维现实长期存在微小偏差(‘测不准’效应累积),导致局部规则熵增失控,最终引发系统性崩溃的连锁反应。其表现形态‘归墟之力’及衍生物‘归墟之影’,具备信息层面污染与规则层面覆盖特性。】
【提案:无法根除偏差,但可构建‘现实稳定锚矩阵’,于关键节点(如寂灭之海)强行定义局部规则,遏制熵增,创建‘安全区’。该提案因资源不足、技术风险过高及可能引致‘观察者’干预……(数据缺失)】
合
信息到此戛然而止,石碑迅速恢复原状,仿佛一切从未发生。
但林凡的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段信息量太大了!它不仅以科学假说的方式解释了“归墟”的成因(规则偏差与熵增失控),更是提出了一个名为“现实稳定锚矩阵”的解决方案!
这与他之前的许多猜测不谋而合,并且给出了更明确的方向——去寂灭之海,不仅要找日志残卷,更要寻找构建或启动这个“矩阵”的可能!
然而,最后那句“可能引致‘观察者’干预”,却像一团新的阴云笼罩心头。“观察者”是谁?是比“守序者”更高级的存在?还是创造或监视这个“系统”的真正幕后?
就在林凡消化这惊人信息,准备进一步探查碑林,寻找关于“现实稳定锚”更多线索时——
一股微弱但极其尖锐的警报,在他专门用于监控体内“守序者标记”的独立线程中响起!
标记本身没有异动,但他布设在碑林外围、用于预警的几个隐蔽“数据节点”,几乎在同一时间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瞬间抹除了!
不是破坏,是彻底的、无痕迹的抹除!连一丝报警信号都没能完全传回!
有东西进来了!
或者说,一直潜伏在碑林中的某种东西,被他刚才激活隐藏石碑的行为,惊动了!
林凡猛地抬头,代码视角全力展开,扫视着周围林立石碑投下的、斑驳而诡异的阴影。
在一片看似正常的阴影深处,他“看”到了一团正在缓缓蠕动、不断从周围石碑记载的混乱规则与历史负面情绪中汲取“养分”的、纯粹的“无信息”黑暗。
那团黑暗似乎也“看”向了他,一种冰冷、死寂、渴望同化一切的意念,如同潮水般弥漫开来。
是“归墟之影”!
并非从寂灭之海而来,而是长久滋生于这片记载了太多上古悲怆与混乱规则的碑林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