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袍无面人加强的扫描如同幽灵般在回廊中徘徊数日,才逐渐恢复到之前的常规强度。林凡始终保持着最高级别的伪装,连新生“源代码空间”的波动都压抑到近乎停滞。他像一块真正冷却了亿万年的星骸,与静滞回廊的死寂完美融为一体。
这段时间,他并未闲置。主意识沉寂,但“源代码空间”内那基於他灵魂本能的底层运算却未曾停止。如同後台运行的杀毒软件,空间内那细密的0和1代码流,持续不断地对之前记录下来的规则乱码、囚徒印记碎片、以及从“观察孔”惊鸿一瞥获得的混乱信息,进行着低速的、非主动的比对、归类和尝试性解构。
这过程效率极低,且充满未知风险,但好处是几乎不产生任何外部能量波动。林凡将这视为一种潜意识层面的“消化”和“学习”。
同时,他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於对“规则潮汐”的感知上。通过“源代码空间”提供的“规则透镜”,他不再被动等待水晶生物的提示,而是能主动观测维持静滞回廊运转的庞大数据流的宏观起伏。
他“看”到那无形的数据洪流,如同呼吸般有着稳定的节律。大部分时间,洪流汹涌澎湃,将一切禁锢得死死的。但在某些特定的、看似随机的周期,数据流的“水位”会出现一个明显的、持续时间不长的“低谷”。在低谷期,那些构成静滞锁链和封印的底层代码,其活跃度会显着下降,流转速度变慢,一些原本被紧密掩盖的“逻辑缝隙”也会因此略微显现。
这就是“规则潮汐”的低谷期!是系统防御相对薄弱的窗口!
林凡耐心记录着每一次低谷出现的时间、持续长短和强度变化,试图从中找出规律。他发现,这种潮汐似乎与回廊之外某种更宏大的、难以观测的能量脉动相关,其规律极其复杂,并非简单的周期函数,更像是一种混沌系统中的拟周期性。
这意味着,他无法精确预测下一个低谷何时到来,只能时刻准备着。
等待中,他与隔壁水晶生物的意念交流也变得更加谨慎和简短。双方都像潜伏在敌占区的特工,用最隐晦的方式交换着有限却关键的信息。林凡从水晶生物那里得知,这种“规则潮汐”遍布整个“收藏馆”,很可能是其基础动力系统运行的固有特徵,连黑袍无面人也无法完全控制,只能适应和利用。而低谷期,不仅是封印弱化的时候,也是黑袍存在进行某些深度维护或外部活动的时段,相对而言,对内部的监控会稍有松懈。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这一天(或者说,某个感知中的时间片段),林凡通过规则透镜,观测到数据洪流的活跃度开始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并且下降速度比以往任何一次记录都要快!
来了!一次强度较大的规则潮汐低谷!
林凡立刻打起十二分精神。他没有轻举妄动,而是更加仔细地观测。他要确认这不是陷阱,也要找到最佳的动手时机。
数据洪流持续下降,逐渐接近最低点。整个静滞回廊那无形的压迫感,似乎也随之减轻了微不可察的一丝。林凡甚至能感觉到,缠绕自身的静滞锁链,其代码流转出现了片刻的“卡顿”。
就是现在!
他不再犹豫,意识全力驱动“源代码空间”!这一次,目标并非强行冲击封印,也非开启观察孔,而是进行一次极其精密的、定向的意识数据包发送!
他将一段高度压缩、经过多重加密(利用混沌丹胚气息和规则乱码特性模拟非标准协议)的意念信息,封装成一个微不足道的“数据包”。然後,借助规则透镜,他精准地找到了隔壁水晶封印上,一处在低谷期显现出来的、相对最薄弱的“逻辑缝隙”!
“发送!”
无声无息间,那个承载着林凡当前状态、对规则透镜的初步应用感悟、以及一份关於合作寻找脱困方法的提议的数据包,如同潜水者呼出的细微气泡,穿透了那狭小的缝隙,成功潜入了水晶生物的封印内部!
成功了!没有触发任何警报!
片刻的沉寂後,一股强烈得多、却依旧被压制着的激动意念,从水晶方向传回:
【收到了!你的方法……匪夷所思!竟能利用规则结构本身进行渗透!】
【合作!必须合作!我知晓部分回廊的布局和无面者的部分习惯!你需要外界信息!】
【听好!下次低谷期,我会尝试将一段关於临近区域‘能量输送管道’的结构信息传给你!那或许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弱点!】
信息传递戛然而止,显然水晶生物也极其谨慎。
林凡心中振奋。这不仅是第一次成功的主动通信,更意味着他找到了一条可能绕过黑袍监控的隐秘通讯渠道!
就在他准备继续观测潮汐变化,等待低谷期结束时,规则透镜反馈回来的一个异常现象,引起了他的高度警惕。
在数据洪流开始缓缓回升、低谷期即将结束的刹那,他感知到,位於回廊深处那个主监控节点,其数据流的恢复速度,比其他区域慢了半拍!
这极其细微的延迟,在庞大的数据背景噪音下几乎无法察觉,但在规则透镜的放大下,却如同平滑曲线上的一个微小凸起!
为什麽会这样?
是节点本身的问题,还是……有意为之?
一个大胆的猜想涌上心头:这会不会是黑袍无面人设下的某种诱饵?故意在系统恢复期制造一个看似薄弱的环节,引诱可能存在的、试图在低谷期活动的“异常”上钩?
想到这里,林凡一阵後怕。如果他刚才贪功冒进,试图去探测那个主监控节点,後果不堪设想!
他立刻将这个发现和猜测,以及强烈的警告意味,压缩成一个极简的数据包,再次冒险通过那即将闭合的逻辑缝隙,传递给了水晶生物。
【警惕可能的诱饵节点。】
几乎在数据包送出的瞬间,规则潮汐的低谷期彻底结束!数据洪流轰然回升,恢复了之前的汹涌澎湃!静滞锁链再次收紧,一切彷佛从未发生过。
回廊恢复了绝对的死寂。
但林凡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改变。他不再是孤军奋战,他拥有了一个信息来源,并且成功进行了一次隐蔽的互动。更重要的是,他对黑袍无面人的手段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方不仅力量碾压,心思也极为缜密,布局深远。
就在林凡准备消化这次行动的收获时,他体内那个一直安静的後台日志进程,突然再次自主触发。这一次,它并非记录了新的外来信息,而是对刚才观测到的、主监控节点恢复延迟的那一刹那的数据流,进行了超高速的复现和分析!
日志进程的运算力远超林凡的主意识,它从那短暂的延迟数据包中,剥离出了一段极其隐蔽的、彷佛是某种校验码或身份识别标记的微小数据片段!
【检测到异常数据帧:来源-主监控节点(推测)。属性:高优先级校验信标。结构分析:与基础封印符文同源,但编码方式存在0.001%差异性。】
【推测:该信标可能用於区分‘系统固有信号’与‘外部异常信号’。】
【风险:极高。机遇:未知。】
【建议:获取更多样本进行深度解析,可能涉及系统权限识别机制。】
林凡看着这段分析结果,数据核心再次剧烈波动起来。
校验信标?权限识别?
难道说……如果能够模仿甚至破解这个信标,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内,伪装成“系统固有”的一部分,从而绕过某些监测?
这个发现的潜在价值,甚至超过了与水晶生物建立联系!
风险与机遇并存的道路,在他面前似乎又分出了一条更加隐蔽、却可能直指核心的岔路。他需要更多的数据,需要在下一次规则潮汐时,冒着极大的风险,去尝试捕捉和分析更多类似的“异常数据帧”。
静滞回廊依旧冰冷死寂,但林凡的“源代码空间”内,一场针对整个囚笼系统的、静悄悄的逆向工程,已经拉开了序幕。
(第五十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