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萝见大堂哥要去书局,也赶紧将《云间零星集》第八册和第九册、第十册书稿交给他。
让他和书局那边先说一下,写满十二册之后可能会停一段时间,不是完结不写了,而是不会再这样每月稳定出一册了。
她手头清单上还有不少小故事未写,但她想缓缓,先把时间留给话本和细纲。
同时也想看看渐渐成习惯的《云间零星集》的读者,在突然买不到新书后是什么反应。
会就此撂下不再惦记?还是会时常来书局看看有没有新书出来?
以前买过、读过的那些小故事真的对自己产生思想和认知上的影响了吗?
当然这些话都是叶青萝找的理由,一个想要将主要精力放在细纲上赚快钱而不被人诟病的理由。
至少书局的人会觉得她有反思之意,是对自己的作品负责,而不是随手就能瞎编乱造出一个新的小故事。
毕竟她写小故事真的进度稳定、平均四到五天就能完成三十个小故事,正是一册书的数量。
转眼就差不多七个月了,不管是写小故事还是话本或是细纲,她出书稿的时间都很稳定,稳定到杜掌柜和林帐房都熟悉的程度。
当她是什么出稿工具人?
她也是有思想、有思考的。
她会去考虑买书的人对她作品的评价,会去反思自己作品是否质量下滑的问题。
这也是一个未来大儒会具备的操守之一。
虽然还没有呼声认为写《云间零星集》的云间先生有大儒之姿,但她听说了,读者会称云间为云间先生。
在这世界里,除了教书的夫子,能被称之先生便是对读书人的实力、资历和声望的认可。
而叶青萝也琢磨着一个问题。
写《零星集》的云间争到了一个“先生”之名,写《溪山集》的溪照先生,到腊月也只出到十二册,却早有小大儒之声名。
所以她也需要换个角度来尝试一下,不能一直在《云间零星集》上被困住时间。
叶青枫知道小故事已出到第十册,确实不用像话本那样必须按月出新书的,很多写文集的都没有按月出新。
当初也是他提议停一停,不让堂妹太辛苦,这时候见堂妹让与书局说这事儿,自然是满口答应了。
看着驴车远去,叶青萝看看渐暖的天色。
自家与老宅中间菜地出口种的那棵桃树已绽放了一树灿烂的花朵,她的心情大好,只是……
如今已是二月下旬,按阳历算就是三月底或是四月初,在南方早就是春暖花开能穿薄衫的季节。
不过是北地解冻慢,天气依然还很冷,而京城那边又是什么天气呢?
顾公子还在京城还是已在北上的路上了?
也不见来个消息,也不知京城生意是何进度,顾公子答应的安排一个大管事来对接京城生意以及合伙生意的,也不见人来。
大堂哥说得对,所有成衣作坊已出了那么多货,还没结账呢。
京城生意她需要出的成本也是她出了一部分现银,剩下的都从府城的成衣铺子给她的分红里边扣,可不是从作坊盈利扣钱。
她还没看过细帐。
但粗略算算,这么多成衣作坊加起来出的斗篷款和氅衣款也早就超过一万件了,还有六个品种的小物件也得上万件了呢。
她暂时还没精力去教成衣作坊的小姑娘们做衣饰上的小配件,但她们又还没有能力去做薄棉款斗篷,因而还是继续在做小物件。
只不过年后的货都运往了北庆州,根据两州府城传回的消息,他们的货在冬天销量极好,很快就出了仿制品。
而他们的货受天气影响运不过去,只能看着那些仿制品而没办法。
后来两州府城的成衣铺子就自己现招人手,也开始做自家的仿制品,总算又把货给续上了。
斗篷款和氅衣随后同样出了仿制品,很多有钱人家买过一两件之后,也让自家绣娘做了新的出来。
只不过冬天嘛,大家穿的都是厚实御寒的衣袍,还没人想到做薄棉款的。
年后作坊这些货直供过去,就算那些卖仿制品成风的铺子想要赶货也追不上他们这边送货的速度了。
冰雪消融,陆路和水路都方便了。
五家作坊每天都在赶货,还和年前一样是加班的,又都是熟悉的手艺,出货还是很快的。
而两州府城的成衣铺子经过年前的防守战,手底下也算是有了一个成熟作坊了,只不过这批货怎么算,他们可不知道。
但两地大管事还是将这件事情如实传回了柳东镇的墨香书局,因为离叶青萝近而关系又好,调度权放给了这边。
至于叶青萝交上去的那些书稿。则是县城的墨香书局负责印出来再运往各家墨香书局。
叶青萝交上去的那么多细纲,也是由县城那边的墨香书局管理写书人。
这些钱都是柳东镇的书局支付给叶家,但最后都是县城书局要录入帐册的。
不然凭着镇上一家书局哪能频繁支付这么多银钱?一个月盈利的帐面与其他镇的书局比,可就不好看了。
何况成衣作坊的帐呢?
这个可得府城和北边两府城的成衣铺子支付,只不过年前生意虽然红火,但盈利都让东家顾公子给收刮得差不多了。
年前年后又缓了三个月,这帐确实该清一清了。
赶在中午前叶青枫回来了,他将驴车停在院子外头就直接来找叶青萝说事情。
“林先生说那五百两再过几天就有了,府城那边帐目划出来,会派人专程送到镇上来,还有成衣铺那边……”
“据消息说会先结算年前的斗篷款五千件、氅衣款五千件、小件共一万件,由咱们府城这边结算,北边的会有人去收,咱们不用管。”(方便计算统一估整数。)
“至于年内的货供应不上,各家铺子自己另外建作坊加紧赶货和仿品抢生意这件事,咱们管不了。”
“林帐房的意思是,这事儿各家铺子没隐瞒,就让东家回来了看怎么说,咱们先把自己出货的帐算清楚就行了。”
叶青萝听后点头,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