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茂林站在人群后面,如坠冰窟,他看着张卫东对郑开叶的肯定和支持,看着市委书记表态要“调查”,看着满目疮痍的灾区和灾民们投向郑开叶的信任目光,他知道,自己精心构筑的“卡脖子”工程,在滔天的洪水和郑开叶这份以血泪和灾情为注脚的“汇报”面前,已然轰然倒塌!他不仅没能扳倒郑开叶,反而将自己置于了极其危险的境地,他的政治生涯,恐怕真的要随着黑林乡的洪水一起,彻底“泄洪”了。
郑开叶没有再看常茂林,他转身,再次走向泥泞的废墟和等待安置的乡亲们,洪水冲垮了家园,但也冲刷掉了笼罩在黄县发展道路上的重重阴霾,重建之路虽艰,但方向,从未如此清晰。
省长张卫东的指示如同一声惊雷,瞬间劈开了笼罩在黄县上空的阴霾,省委的“特事特办、绿色通道”尚方宝剑在手,省直属各厅局闻风而动。
黑林乡高地安置区和配套产业升级区的用地指标以惊人的速度批了下来,省重建专项资金如同甘霖般迅速拨付到位,延市市委市政府在巨大的压力下,效率前所未有地提高,市委书记亲自督办,常茂林分管的工作被暂时“调整”,由另一位副市长接手对接黄县。
省自然资源厅直接督办,延市被要求“无条件优先保障”,短短三天内,黑林乡高地安置区和配套产业升级区的用地批文便正式下达,效率之高,前所未有,曾经被常茂林“统筹调剂”走的指标,如今加倍奉还。
省级财政紧急拨付的救灾和重建专项资金第一时间到位,省发改委、农业农村厅、文旅厅等部门针对黑林乡的特殊情况,迅速整合了生态移民、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扶持等多渠道资金,形成强大的资金池。旭枫基金会也宣布追加捐赠,定向用于产业重建和灾民技能培训。
省住建厅派出专家团队,协助进行高地安置区的科学规划和建设。
省农业农村厅专家进驻,指导菌菇基地的土壤修复和升级换代。
省文旅厅则重点对接青溪谷项目,将其灾后重建与品质提升捆绑推进。
张卫东临走前特别指示,成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黑林乡灾后重建及产业升级指挥部”,由郑开叶担任常务副指挥长,并赋予其直接对接省级厅局、协调重大事项的“特别通道”,这等于给了郑开叶一把打破市级常规流程束缚的“尚方宝剑”。
郑开叶几乎住在了黑林乡的临时指挥部,他手臂的伤还未痊愈,但精神却异常振奋,蓝图虽然被洪水撕碎,但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和乡亲们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给了他无穷的力量。
对于高地安置区,郑开叶计划摒弃传统的简单重建,引入“生态宜居、智慧便民、产城融合”理念。
规划图上,装配式建筑、分布式光伏、雨水收集系统、社区服务中心、甚至预留的竹艺工坊区域一应俱全,旭枫基金会利用其资源,引入了国内顶尖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商参与设计。
奠基仪式上,赵大山和乡亲们看着沙盘上未来的家园,眼中终于再次燃起了希望。
而对于黑林乡的菌菇产业,不再是简单恢复,直接引入智能化恒温恒湿大棚、无菌接种车间和深加工生产线,目标直指高端有机食用菌品牌。省农科院的专家成为常驻顾问。
而黑林竹业则是在郑开叶的牵线下,李明泽通过旭枫基金会,为王林请来了国内顶尖的竹工艺大师和非遗传承人担任顾问。新的合作社规划更加宏大,集非遗传承、创新设计、智能制造、文化体验于一体的“青溪竹艺工坊”,郑开叶亲自协调,将其纳入“黄县精工”文旅产品线和线上销售平台的核心供应商。
青溪谷康养基地的受损设施快速修复,郑开叶力主将此次洪水灾害转化为生态教育契机,在基地内规划了“水患警示与生态保护教育长廊”,并升级了水文监测和应急避险系统。省文旅厅将其列为重点支持项目,重新开业的消息一经发布,预约量远超灾前。
省级智能化升级专项资金在省财政厅的直接督办下,火速拨付到位!郑开叶立即重启共享设计中心和智能技术服务中心的签约。
就在黄县上下干得热火朝天之时,延市的官场发生了剧烈地震。
省纪委联合调查组关于“延市在土地指标分配、重大项目资金拨付中人为设置障碍、严重损害基层发展利益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初步结论出炉,措辞极其严厉。
常茂林作为分管副市长,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和主要责任,且在黑林乡用地指标截留问题上存在滥用职权、打击报复的严重违纪行为!
常茂林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滥用职权、受贿等犯罪问题线索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周强、李卫国因落实常茂林错误指示、执行政策严重偏差,造成恶劣影响,被免职并给予党纪政务重处分。
王涛因违规泄露工作秘密、散布不实消息制造恐慌,被调离纪检监察系统,降级使用。
延市市委书记、市长被省委主要领导严厉批评,责成向省委作出深刻检查,并被要求在全市干部大会上公开检讨。
消息传到黄县,干部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压在黄县发展头上的最大一块顽石,终于被彻底粉碎!
郑开叶在办公室看到通报时,心中并无太多波澜,对他而言,扳倒常茂林从来不是目的,让黄县摆脱桎梏、轻装前行,让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才是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