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画面切换至清平村初中的实验室,说是实验室,不过是一间堆满杂物的西厢房。墙体上的白灰大片剥落,露出斑驳的土坯,仿佛是岁月刻下的沧桑印记。屋顶横梁上结满蛛网,在穿堂风中轻轻摇晃,时不时有细小的灰尘簌簌落下。仅有的两扇窗户糊着泛黄的油纸,寒风裹挟着细雪从缝隙钻进来,在地上积了薄薄一层,为室内增添了几分清冷。屋内摆着几张缺腿少角的课桌,桌面坑坑洼洼,上面散落着烧杯、试管等实验器材,大多都有裂痕和缺口,瓶身上还残留着上一次实验留下的褐色污渍。角落里堆着锈迹斑斑的铁架台,铁架上的螺丝早已锈死,整个场景透着八十年代乡村特有的简陋与寒酸。
林宛如将羊绒毯紧紧裹在身上,手指却止不住地颤抖,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晓聪以前连作业本都懒得写,现在居然要做实验?” 她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担忧与期待,眼眶泛红,泪水在眼中打转。记忆如潮水般涌来,过去儿子面对作业时,总是把笔一摔,烦躁地说 “太麻烦”,要么直接花钱雇人代写,如今竟要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中挑战实验,这巨大的反差让她既揪心又充满希望。
李思成握着威士忌酒杯的指节发白,杯中的冰块早已融化,只剩下琥珀色的液体在杯中微微晃动。他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张明远发来消息:“李晓聪在绘画中展现的天赋已引起老周老师深度怀疑,建议加快心理干预。” 他的眉头紧锁,镜片后的眼神愈发深沉,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屏幕中儿子专注的身影吸引,心中五味杂陈。作为穿越计划的策划者,他既为儿子的蜕变感到欣慰,又担忧计划随时可能因这些意外情况而暴露。
画面中,李晓聪正全神贯注地摆弄着面前的器材,他要完成的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实验 —— 组装简易发电机。身上那件蓝布棉袄的袖口已经磨得发亮,露出里面粗糙的补丁,针脚细密却略显凌乱,那是王婶熬夜缝制的痕迹。他小心翼翼地将铜线缠绕在自制的木轴上,动作虽不娴熟,却透着一股认真劲儿。每缠绕一圈,他都要用尺子仔细测量间距,确保精准无误。狗剩蹲在一旁,脖子上挂着不知从哪捡来的口哨,百无聊赖地把玩着,好奇地凑过来:“李晓聪,这破铜烂铁真能发电?我看还不如我家的煤油灯实在!”
李晓聪头也不抬,眼睛紧紧盯着手中的铜线,眼神中透着坚定:“不试试怎么知道?王伯说过,办法总比困难多。”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仿佛在给自己打气。然而,当他满怀期待地连接好电路,将灯泡接上时,灯泡却毫无反应。狗剩 “噗嗤” 一声笑出来,指着灯泡:“我就说嘛!白费力气!”
李晓聪咬了咬嘴唇,眼神中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又重新振作起来。他深吸一口气,开始仔细检查每一处连接点,手指被冰冷的铜线磨得发红,甚至有些破皮,但他浑然不觉。就在这时,隔壁班的大牛闯了进来,他长得五大三粗,虎背熊腰,平日里总爱欺负同学,在学校里是出了名的小霸王。“哟呵,这不是目中无人的少爷吗?” 大牛阴阳怪气地说,嘴角挂着轻蔑的笑,“在这玩过家家呢?” 说着,他一把抓起桌上的导线,故意扯得乱七八糟。
“你干什么!” 李晓聪腾地站起来,双眼冒火,拳头紧紧攥起,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这要是以前,他早就冲上去和大牛打一架了,但此刻,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大牛,有话好好说,别破坏我的实验。”
大牛却不依不饶,向前逼近一步,居高临下地看着李晓聪:“我就破坏了怎么着?你能把我怎么样?” 说着,他还故意推了李晓聪一把。李晓聪踉跄着后退几步,撞到了身后的课桌,桌上的烧杯 “哐当” 一声摔在地上,碎成几片,玻璃碴溅得到处都是。
实验室里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空气仿佛都凝固了。狗剩见状,立刻跳起来挡在李晓聪面前,脖子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像一头发怒的小豹子般冲大牛喊道:“大牛,你别太过分!” 其他同学也纷纷围过来,有的指责大牛,有的担心地看着李晓聪。李晓聪看着满地的碎片,眼眶微微发红,但他没有哭,也没有发火,只是蹲下身子,默默捡起碎片,一片一片地放进垃圾桶。“大家别吵了,”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很坚定,“我重新做就是了。”
这一幕让客厅里的林宛如泣不成声,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我的儿啊…… 要是以前,他肯定要闹得天翻地覆,现在居然这么能忍……” 李思成则握紧了拳头,指节发白,心中既欣慰又心疼,儿子的转变超出了他的想象,但也让他更加担忧穿越计划的潜在风险。
李晓聪没有被这次挫折打倒,反而更加坚定。他开始疯狂查阅资料,学校那间破旧的图书室成了他最常去的地方。图书室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纸张气息,书架上的书排列得歪歪扭扭,泛黄的书页上布满灰尘,有的书页还被虫蛀出了小孔。他毫不在意,一页一页仔细翻阅,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膝盖都坐得发麻,眼睛也看得酸胀。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跑去请教陈老师。
陈老师的办公室同样简陋,一张破旧的办公桌,桌面坑洼不平,两把缺了靠背的木椅,坐上去还会发出 “吱呀” 的响声。墙上挂着的世界地图已经褪色,边缘卷了起来。“陈老师,这个电磁感应原理,我还是不太明白。” 李晓聪虚心地问道,眼神中满是求知的渴望,身体微微前倾,双手紧紧握着笔记本。
陈老师推了推老花镜,镜片后的目光透着欣慰,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晓聪啊,你能主动思考是好事。来,我给你画个示意图。” 他拿起一支短短的粉笔,粉笔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在小黑板上认真地画着,一边画一边讲解,粉笔灰簌簌落下,落在他的头发上、肩膀上。李晓聪则在一旁认真地记着笔记,每一个要点都不放过,遇到关键处,还会忍不住点头。
除了老师,李晓聪还向班上的同学请教。铁蛋虽然腿脚不便,走路一瘸一拐,但脑子特别灵光,尤其擅长物理。他常常坐在教室的角落里,默默思考问题。“铁蛋,你看这个线圈的缠绕方向,是不是有问题?” 李晓聪拿着自己的作品,诚恳地问道,眼神中带着期待。铁蛋仔细端详了一番,用手摸着下巴,沉思片刻后说:“晓聪哥,我觉得你可以试试反向缠绕,说不定会有效果。而且,这个铜线的粗细也可能有影响,要是能找到更粗一些的,电流可能会更强。”
在大家的帮助下,李晓聪重新开始实验。这一次,他更加小心翼翼,每一个步骤都反复确认。他按照铁蛋的建议,反向缠绕线圈,还特意从王伯的工具箱里找来更粗的铜线。然而,当他再次接通电路时,灯泡依然没有亮。失败,还是失败!李晓聪的额头布满了汗珠,双手微微颤抖,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但他没有放弃,咬着牙继续尝试,一次又一次地调整电路,更换零件。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由于过度使用,实验室仅有的一台老式万用表突然冒烟,发出刺鼻的焦味,紧接着冒出一股黑烟。“不好!” 李晓聪大喊一声,连忙切断电源。这可怎么办?没有万用表,就无法检测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实验根本无法继续。大牛在一旁幸灾乐祸,抱着双臂,脸上露出嘲讽的笑容:“我看你还是别白费力气了,就你这样,能做成实验才怪!我劝你趁早放弃吧!”
李晓聪没有理会大牛的嘲讽,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他决定自己制作一个简易的电流检测装置。他找来一些细铁丝、小磁针和木板,凭借着在书上看到的知识,开始动手制作。过程中,他的手指被铁丝划破,鲜血滴在木板上,但他只是简单用布条包扎了一下,又继续投入到制作中。每制作一个部件,他都要反复测试,确保精准。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调整,李晓聪终于完成了自制检测装置。当他将其接入电路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实验室里安静得能听到每个人的心跳声。奇迹发生了,小磁针开始微微转动,这意味着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李晓聪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他的声音充满了喜悦,在实验室里回荡。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李晓聪和伙伴们遇到了更大的挑战 —— 如何提高发电机的功率,让灯泡更亮。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增加线圈匝数、更换磁性更强的磁铁,但效果都不理想。灯泡只是发出微弱的光,像一只快要熄灭的萤火虫。大家的脸上都写满了失望,有的人甚至开始怀疑这个实验是否真的能成功。
就在大家快要绝望的时候,李晓聪突然想起王伯说过的话:“有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说不定就能找到出路。” 他坐在实验室的角落里,盯着实验装置,陷入了沉思。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的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突然,他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他开始重新审视整个实验装置,仔细观察每一个部件,突然发现问题可能出在转子的设计上。
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改变转子的形状和材质。这个想法遭到了一些同学的质疑,大牛更是冷嘲热讽:“就你能?这么简单的道理,老师会不知道?我看你就是在瞎折腾!” 李晓聪没有动摇,他耐心地向大家解释自己的思路,还在纸上画出了新的设计图。在他的坚持下,铁蛋、狗剩等人决定支持他。
李晓聪和铁蛋、狗剩等人一起,利用课余时间,四处寻找合适的材料。他们跑遍了清平村,从废弃的农具上拆下铁片,铁片锈迹斑斑,他们就用砂纸一点一点地打磨;从老槐树的枯枝上截取木料,木料太硬,他们就用锯子慢慢锯。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终于制作出了一个全新的转子。
当这个改良后的发电机再次启动时,灯泡发出了明亮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实验室!那光芒如此耀眼,仿佛是希望的曙光。所有人都欢呼起来,狗剩激动地抱住李晓聪,差点把他撞倒:“晓聪哥,你太厉害了!我就知道你行!” 其他同学也纷纷围过来,竖起大拇指。就连大牛也红着脸,小声说:“对不起,我不该小看你。”
客厅里,林宛如早已哭成了泪人,泪水打湿了大片衣襟:“晓聪遇到困难不退缩,真的长大了。” 她一边哭,一边用手帕擦拭眼泪,声音哽咽。李思成的眼中也闪烁着泪光,他骄傲地说:“这孩子,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以后肯定能成大事。” 然而,他的手机再次震动,张明远发来紧急消息:“李晓聪在实验中展现的创新能力远超八十年代水平,建议立即启动记忆模糊程序!” 李思成的笑容凝固在脸上,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这场穿越计划,在见证孩子蜕变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危机,未来的路,充满了未知与艰险。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