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新械坊里的爆炸声终于停了下来。工匠们收拾着工具,脸上带着疲惫却兴奋的神情。李杰回到自己的房间,却没有休息,而是从柜子里取出一卷巨大的图纸,小心翼翼地铺在桌上。
这是一张关中地区的水渠蓝图,是他耗费了三个月的心血绘制而成的。图纸用桑皮纸绘制,质地坚韧,不易破损。上面用不同颜色的墨汁标注着山脉、河流、村庄和城镇,线条清晰流畅,比例精确。为了绘制这张图纸,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还亲自去关中地区考察了好几次,脚上磨出了好几个水泡。
房间里点着一盏油灯,昏黄的灯光照亮了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李杰站在桌前,手里拿着一支狼毫笔,笔尖蘸着红色的朱砂,在图纸上仔细地圈点着。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大人,您还没休息啊?” 老张端着一碗热茶走了进来,他是李杰的得力助手,跟着李杰从种植胡椒开始,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李杰抬起头,笑了笑:“睡不着,再看看这张图纸。” 他指了指桌上的蓝图,“你看,这水渠要是能建成,关中地区的灌溉问题就能解决一大半。”
老张放下茶碗,凑到桌前,仔细看着图纸。他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常年和土地打交道,对水利也略知一二。“大人,这图纸画得真细致啊,连哪块地高、哪块地低都标出来了。”
李杰点点头:“嗯,地形很重要,水渠必须顺着地势修建,才能让水自然流动。你看这里,” 他用红笔指着图纸上的一处峡谷,“这里地势险要,石头坚硬,是修建水渠的最大障碍。”
老张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图纸上用黑色的线条标注着厚厚的岩层,旁边还写着 “坚硬无比” 四个字。“是啊,这地方我知道,以前也有人想在这里挖渠,结果挖了半年,才挖了不到一丈,最后只能放弃了。”
“所以才需要火药。” 李杰语气坚定地说,“我们现在研制的火药,虽然还不够完善,但只要再改进一下,就能炸开这里的岩石。到时候,水渠就能顺利通过,将渭水的水引到干旱的京兆府地区。”
他拿起笔,在图纸上画了一条红线,从渭水开始,一直延伸到京兆府的各个州县。“你看,这条水渠全长三百多里,贯通后,至少能灌溉八十万亩农田。按照每亩地增产三石粮食计算,一年就能多收二百四十万石粮食。”
老张瞪大了眼睛,显然被这个数字惊呆了:“二百四十万石?我的天,这得养活多少人啊!” 他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数字,但也明白这是一个巨大的数目。
“足够养活五万禁军,或者让二十万百姓不愁吃喝。” 李杰平静地说,但语气里却带着一丝自豪。他知道,粮食是国家的根本,有了足够的粮食,才能稳定民心,才能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外敌。
老张激动得搓了搓手:“太好了!大人,这可真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有了这条水渠,再也不用担心旱灾了。”
李杰点点头,又指着图纸上的另一处地方:“你看这里,有五处坚硬的岩层,都是修建水渠的难点。我们可以用火药炸开这些顽石,这样一来,工期至少能缩短一半,原本需要两年才能建成的水渠,一年就能完工。”
他拿起一把尺子,在图纸上测量着距离,计算着工程量。“而且,用火药开山,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力。以前需要上千人干几个月的活,现在几十个人用火药,几天就能完成。”
老张的眉头却又皱了起来:“大人,用火药开山,会不会太危险了?万一控制不好,伤了人怎么办?而且,这火药的成本也不低吧?”
李杰笑了笑:“危险肯定是有的,但只要操作得当,就能避免伤亡。我们可以先进行小规模的试验,摸索出经验后再大规模使用。至于成本,” 他顿了顿,“虽然火药的成本不低,但和节省下来的人力、时间相比,还是很划算的。而且,随着火药产量的增加,成本肯定会降下来。”
他拿起笔,在图纸上写下了一串数字,那是火药的用量和成本估算。“你看,炸开这五处岩层,大约需要五百斤火药,成本不到一百贯。但节省下来的人力费用,就超过了一千贯,还能提前一年通水,带来的粮食增产更是不可估量。”
老张看着那些数字,虽然不太懂具体的计算,但也明白李杰的意思。他点了点头:“还是大人考虑得周全。”
李杰放下笔,走到窗前,望着外面漆黑的夜空。远处传来几声狗吠,更显得夜晚的宁静。“老张,你知道吗?这火药,不仅仅能用来打仗,更能用来建设国家。”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它能炸开大山,修建水渠;能打通隧道,连接道路;还能开采矿石,冶炼金属。它能让大唐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繁荣。”
老张站在他身后,默默地听着,心里充满了敬佩。他知道,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智慧和远见。从种植胡椒,到发明贞观犁,再到研制香皂和火药,每一项发明都给大唐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大人,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配合您,尽快研制出更好的火药,让这水渠早日建成。” 老张语气坚定地说。
李杰转过身,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他拿起桌上的图纸,小心翼翼地卷起来,“这水渠,是我们给大唐的礼物。总有一天,我们会看到渭水的水顺着水渠流淌,滋润着每一寸土地,看到百姓们丰收的喜悦。”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洒在李杰的脸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银色的光辉。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希望和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一天的到来。
房间里,油灯的火苗跳动着,映照着墙上挂着的各种图纸,有火药的配方,有贞观犁的改进方案,还有远洋船的设计图。这些图纸,记录着李杰的努力和梦想,也预示着大唐更加辉煌的未来。
而在新械坊的角落里,那淡淡的硝烟味还未散去,像一个无声的宣告,诉说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