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坊里弥漫着浓郁的香气,那香气并非单一的浓烈,而是胡椒花的辛香与薰衣草的清甜交织在一起,像一首和谐的乐曲,在空气中缓缓流淌,让人闻着就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繁花盛开的田野。工匠们穿着粗布短褂,袖口卷得高高的,露出黝黑结实的胳膊,正忙着将熬制好的皂基倒进大木盘里。皂基呈淡黄色,质地浓稠得像刚融化的蜂蜜,表面泛着一层淡淡的油光,还冒着丝丝缕缕的热气,将周围的空气都烘得暖暖的。
木盘是用整块松木挖成的,边缘被磨得光滑圆润,盘底还刻着浅浅的纹路,防止皂基凝固后粘在上面。等皂基冷却凝固后,就变成了一大块厚实的香皂,颜色比液态时稍浅,像一块淡黄色的玉石。然后由两个壮实的工匠抬着大铡刀,铡刀的刀刃闪着寒光,足有三尺长,两人喊着号子,“咔嚓咔嚓” 地将香皂切成大小不一的块状。
这些随意切块的香皂,边缘歪歪扭扭得像被啃过一样,有的地方厚如手掌,有的地方薄如纸片,看起来很不规整。虽然用着效果不错,清洁力强,洗完后身上还带着淡淡的香味,但摆在一起时,堆在竹筐里像一堆不规则的石头,显得杂乱无章,毫无美感可言。有一次,一个来买香皂的妇人拿起一块,皱着眉头说:“这香皂好用是好用,就是模样太丑了,想给闺女儿当嫁妆都拿不出手。”
李杰站在皂坊的角落,背着手,静静地看着工匠们切皂。阳光透过皂坊顶部的天窗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光影随着太阳的移动缓缓变化。他手里拿着一块刚切好的香皂,这块香皂一边厚一边薄,边缘还有些碎裂的皂屑,他用手指摸了摸边缘,粗糙的触感像砂纸一样,让他很不舒服。
“这样切出来的香皂,虽然能用,但看着太粗糙了。” 李杰自言自语道,眉头微微皱起,形成一道浅浅的沟壑。他知道,现在香皂刚问世,就像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大家图的是新鲜和实用,可能不会太在意外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品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就像对美人的评判,既要看内在,也要看外在,外形也是品质中重要的一环。而且,要想卖出好价钱,提升香皂的档次,美观的外形必不可少,就像同样的布料,做成精致的衣裳才能卖出高价。
就在这时,一个小吏匆匆走进皂坊,他穿着一身青色的吏服,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是一路小跑过来的。他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锦盒,锦盒用蜀锦包裹着,上面绣着精美的凤凰图案,凤凰的羽毛栩栩如生,用金丝线勾勒出轮廓,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一看就价值不菲。小吏走到李杰面前,恭敬地躬身道:“大人,香露坊的人送来一个盒子,说是媚娘娘娘给您的。”
李杰心里一动,接过锦盒。锦盒入手沉甸甸的,上面还系着一根红色的丝带,打了个漂亮的蝴蝶结。他解开丝带,打开锦盒,里面铺着一层柔软的白色丝绸,丝绸上放着一套香膏模具。模具是用黄铜打造的,圆形,像一个小小的碗,还带着一个同样材质的盖子,盖子上有一个小巧的圆环把手。模具内壁光滑细腻,像镜子一样能照出人影,上面还雕刻着缠枝莲的花纹,莲花的花瓣层层叠叠,莲叶的脉络清晰可见,精致得像一件艺术品。
“好精致的模具。” 李杰拿起模具,仔细端详着,手指在光滑的内壁上轻轻滑动,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十分舒服。他突然灵机一动,眼睛像被点亮的灯笼一样亮了起来:“香膏能用模具做出好看的形状,香皂为什么不能?香皂也得有模有样,才能卖出价,才能配得上它的品质,才能让更多人喜欢。”
他立刻让人找来一张宽大的宣纸,宣纸是上好的徽宣,洁白细腻,铺在桌上能闻到淡淡的草木清香。还有一支狼毫笔,笔锋饱满,沾着研好的松烟墨。李杰回到自己的书房,书房里陈设简单,一张梨花木书桌,桌面光滑如镜,一把配套的椅子,椅背上雕刻着简单的云纹,墙上挂着一幅山水画,画中山清水秀,意境悠远。
李杰坐在书桌前,铺开宣纸,用镇纸压好四角,研好墨,开始在纸上画起来。他先在纸上轻轻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然后再细细描绘。他首先想到的是实用性,香皂要方便存放,堆叠起来不占地方。“方形应该不错。” 他一边想,一边在纸上画了一个正方形,线条笔直,棱角分明,像用尺子量过一样。“方形方便堆叠,运输和存放都节省空间,就像仓库里的箱子,方形的总能装得更多。” 他在旁边用小楷工整地标注了尺寸:“边长两寸,厚五分。”
为什么是这个尺寸呢?李杰心里盘算着:这个大小既不会太大,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不方便,也不会浪费原料;又不会太小,用不了几天就没了,让人觉得不划算。按照普通人的使用频率,每天洗手洗脸用两次,一块这样的香皂刚好能用半个月,不多不少,很合适。
画完方形,他又想到了手感。有些人可能不喜欢方形的棱角,觉得硌手,尤其是小孩子和老人。“那就再来个圆形的。” 他又画了一个圆形,圆溜溜的,像十五的月亮,看起来很圆润。“圆形手感圆润,握在手里舒服,适合那些喜欢温和触感的人,就像手里攥着一个光滑的鹅卵石。” 同样,他也标注了尺寸:“直径两寸,厚五分。”
接着,他又考虑到不同人的使用习惯,有些人可能觉得圆形不好抓握,容易从手里滑掉。“长条形应该适合握在手里。” 他画了一个长条形,长度三寸,宽度一寸,厚度还是五分,像一块小小的长方体。“这个形状握着顺手,手指能自然地握住两端,搓洗的时候也方便,不容易打滑。”
这三个基础款,各有各的优势,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就像三种不同款式的鞋子,总有一款适合自己。李杰看着纸上的三个图案,满意地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又在旁边详细标注了每个模具的内部结构:“内壁必须光滑,不能有毛刺,不然会影响香皂的表面光滑度,摸起来不舒服;模具底部要平整,保证香皂厚度均匀,不会一边厚一边薄;模具要有一定的深度,刚好能容纳香皂的厚度,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
画完图纸,已经是中午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宣纸上,照亮了上面的线条和文字,像给图纸镀上了一层金边。李杰把图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一个特制的木盒里,生怕被弄脏或弄皱。他心里充满了期待,仿佛看到了用这些模具做出来的香皂,整齐美观地摆放在铺着红色丝绸的盒子里,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受到达官贵人、平民百姓的喜爱,大家争相购买,赞不绝口。
他立刻让人把皂坊的管事叫来,管事是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姓王,做事干练利落,把皂坊管理得井井有条。李杰将图纸递给她:“王管事,你看,这是我设计的香皂模具图纸,按照这个样子做出来,以后咱们的香皂就能有整齐美观的形状了。”
王管事接过图纸,展开铺在桌上,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看,眼睛越睁越大,惊讶地说:“大人,这想法太好了!以前咱们的香皂切得乱七八糟,看着就不上档次,摆在铺子里都觉得寒酸。有了这模具,做出来的香皂肯定好看多了,像模像样的,也能卖出更好的价钱,说不定宫里的娘娘们都会喜欢。”
李杰笑着说:“不仅要好看,还要实用。你让人尽快找工匠,按照图纸制作模具,材质要选好的,不能马虎,这关系到香皂的品质和咱们皂坊的名声。”
“是,大人,我这就去办,保证找最好的工匠来做。” 王管事拿着图纸,像捧着宝贝一样,兴冲冲地走了,脚步都比平时快了几分。
李杰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生机勃勃的景象,院子里的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几只麻雀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充满了活力。他心里充满了信心,知道从随意切块到用模具制作,这不仅是香皂外形的转变,更是香皂品质提升的开始,也是他在大唐推广香皂的重要一步,就像给一件璞玉打磨出了精美的轮廓。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