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都的清晨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城头的旌旗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守城士兵刚刚完成换岗,正准备开启城门,忽然听见远处传来阵阵车马声。一列浩浩荡荡的车队自南而来,在晨曦中逐渐显露出轮廓。
为首是一辆四驾马车,车身以紫檀木打造,车辕上雕刻着展翅凤凰,车窗悬挂的丝绸帘幕上,用金线绣着繁复的祥云纹样。拉车的四匹白马毛色纯正,步伐整齐划一,显然经过严格训练。车队后方跟随着数十辆满载货物的马车,每辆车厢外侧都插着一面锦旗,深蓝色的旗面上绣着一个醒目的\"沈\"字。
守城什长王勇见状立即警觉起来,挥手示意士兵们列队戒备。他大步上前,在距离车队十步远处停下,抱拳行礼:\"来者止步!请出示通关文牒!\"
马车帘幕被一只纤纤玉手轻轻掀起,露出一张明媚动人的脸庞。少女约莫二八年华,身着鹅黄色绣蝶穿花锦缎裙,外罩一件银狐皮镶边的绯色斗篷。她云鬓高绾,簪着一支累丝金凤步摇,凤嘴里衔着的珍珠流苏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本郡主乃是南境沈王府的沈灵月。\"少女声音清脆如出谷黄莺,手中举起一枚赤金令牌,\"奉父王之命,特来拜会楚将军与苏夫人。\"
王勇定睛一看,那令牌上精雕着蟠龙纹,正中一个\"沈\"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他心头一震,连忙单膝跪地:\"不知小郡主驾到,多有冒犯,还请恕罪!\"
沈灵月微微颔首,目光越过跪地的士兵,望向昭都城内:\"快去通传吧。\"
消息很快传到了将军府。楚宴正在与苏晚商议军务,听闻南境沈王府的小郡主亲至,两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沈王府向来保持中立,此番突然造访,不知是何用意。\"楚宴沉吟道。
苏晚放下手中的军报,微微一笑:\"既然是客,我们当以礼相待。更何况是沈王府的郡主。\"
当楚宴和苏晚来到城门口时,沈灵月已经下了马车。她站在车队前,身后是整整齐齐排列的数十辆货车。见二人到来,她优雅地行了个万福礼:\"灵月见过楚将军、苏夫人。\"
楚宴还了一礼:\"小郡主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不知此番前来昭都,所为何事?\"
沈灵月抬起眼眸,目光在楚宴和苏晚脸上流转片刻,这才正色道:\"实不相瞒,灵月此行是奉父王之命,特来支援将军与夫人。如今大炎王朝昏庸无道,民不聊生,父王虽远在南境,却一直关注着北疆的动静。\"
她转身指向身后的车队,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这些车上装载的是万匹上等绢布,是父王命我带来的军资。除此之外...\"
沈灵月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本厚厚的册子,双手奉上:\"这是灵月的嫁妆清单。其中包括黄金五千两,白银三万两,翡翠明珠十二箱,还有南境三处庄园的地契。灵月愿将这些全部捐献,助将军成就大业。\"
这番话一出,不仅楚宴和苏晚愣住了,连周围的士兵们都惊呆了。万匹绢布已是价值连城,再加上如此丰厚的嫁妆,这份礼实在太重了。
苏晚上前一步,握住沈灵月的手:\"小郡主,这份心意我们心领了。但嫁妆是你的私产,我们怎能接受?\"
沈灵月反握住苏晚的手,眼神坚定:\"夫人有所不知。这些年来,灵月亲眼目睹百姓流离失所,深知大炎气数已尽。与其将这些钱财锁在箱笼中,不如用来做一番事业。父王常说,乱世之中,女子也当有所作为。\"
她转向楚宴,神情肃穆:\"将军,灵月虽为女子,却也读过圣贤书,明白天下兴亡的道理。这些钱财若能助将军早日平定乱世,便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楚宴深深地看着眼前这个年纪虽小却气度不凡的少女,心中感慨万千。他郑重地接过嫁妆清单,沉声道:\"小郡主深明大义,楚某敬佩。这份情谊,北疆上下必将铭记于心。\"
苏晚也被沈灵月的决心打动,柔声道:\"既然如此,我们便收下这份厚礼。不过小郡主请放心,待天下太平之日,我们必当加倍奉还。\"
沈灵月展颜一笑,那笑容明媚如春日阳光:\"夫人言重了。灵月但求能在这昭都住下,亲眼见证将军和夫人如何开创太平盛世。\"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掀起了几辆货车的篷布。围观的百姓们发出一阵惊叹——车上装载的绢布色彩斑斓,在朝阳下流光溢彩。有识货的商人低声议论:\"这可是南境特产的云锦,一匹就值百金啊!\"
楚宴当即下令:\"霍奔,你亲自带人清点物资,妥善入库。红鸾,为小郡主安排住处,就选离将军府最近的那处院落。\"
沈灵月却道:\"将军不必特意安排,灵月既然来了昭都,便与大家一样就好。\"她指了指车队后方几辆装载着行李的马车,\"灵月带了些日常用物,随便找处清净院落便可。\"
苏晚闻言,对这位小郡主又添了几分好感:\"既然如此,就住到将军府的东厢吧,那里清静,也方便我们说话。\"
当日下午,昭都城内便传遍了小郡主以嫁妆助军的佳话。百姓们聚在街头巷尾,纷纷称赞沈灵月的义举。
\"听说那小郡主把整副嫁妆都捐了,真是女中豪杰啊!\"
\"沈王府向来明哲保身,这次竟然公开支持楚将军,看来这天下真的要变了!\"
沈灵月安置妥当后,便主动要求参观昭都。苏晚亲自作陪,带她走访了义仓、匠作坊、练兵场等地。让苏晚惊讶的是,这位看似娇生惯养的小郡主,对所到之处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时提出一些颇有见地的问题。
在义仓,沈灵月看见排队领取救济的百姓,当即取下头上的金簪递给管事:\"这个也拿去换些米粮,能帮一个是一个。\"
在匠作坊,她仔细观看工人们打造兵器,还饶有兴致地向老师傅请教锻造的诀窍。
更令人意外的是,在参观童子军训练时,沈灵月竟然要求阿苦教她射箭。虽然一开始连弓都拉不开,但她毫不气馁,反复练习,直到能射中靶子为止。
\"小郡主为何对这些感兴趣?\"苏晚好奇地问。
沈灵月擦去额角的汗珠,认真地说:\"乱世之中,多学一样本事,就能多一分自保的能力。况且,既然决定留在昭都,灵月也想为这里尽一份力。\"
夜幕降临时,楚宴在将军府设宴为沈灵月接风。席间,沈灵月详细讲述了南境的近况,以及这一路北上的见闻。
\"自从大炎朝廷加重赋税,南境也是民怨沸腾。\"沈灵月轻叹一声,\"父王虽然一直保持中立,但眼见百姓受苦,心中也很是不忍。这次派我前来,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楚宴举杯道:\"请小郡主转告沈王爷,北疆上下必不负所托。\"
宴席结束后,沈灵月站在将军府的回廊下,望着昭都的夜景。城中灯火点点,与天上繁星交相辉映。苏晚走到她身边,递上一杯热茶。
\"昭都的夜晚,与南境很不一样吧?\"
沈灵月接过茶盏,微微一笑:\"南境的夜晚太过精致,反倒失了真趣。这里的夜晚,让灵月感受到了生机。\"
她望向远方的城墙,语气坚定:\"夫人,灵月相信,在这里,一定能看到真正的太平盛世。\"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将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在这个平凡的夜晚,昭都又迎来了一位重要的盟友,而北疆的抗争之路,也因这份意外的支持而更加光明。